生孩子越来越难,高龄产妇生出畸形儿,风险有多大?

作者:育儿常识 06-06阅读:677次

生育是人类延续所必需的生命本能,到了近代居然成了很多人的心病,因为从各种渠道综合出来的信息表明,生不出孩子的人越来越多,年轻的夫妻们在怀孕上的压力要比父辈大得多。

很多专家也认为不孕者越来越多,他们有的从环境污染和食品污染的角度,有的从工业化生产和加工食品的角度,还有的从社会压力和职场压力的角度进行了解释,认为这是现代化所不可避免的事情,还有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青壮年男子的精子总数下降到了影响受精的程度。

我认识一位北京某医院这方面的专家,她接诊的不孕不育者越来越多,她认为现代的年轻人不孕的比例起码在25%以上,甚至更高。很多的中国的医生根据他们的经验和信息,都支持这种说法。美国的医生也有很多人支持这种看法,我的一位朋友是儿科医生,她的病人有不少是试管婴儿,根据这个情况,她认为生育问题很严重。

从电线杆子上的广告,到遍地开花的治疗不孕不育的医院诊所,使得女人的肚子变得越来越经不起推敲。

我周围也有怀孕困难的例子,这些个例以及这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有统计数字支持吗?

下面是两组数据,首先看看人类的生育率。

近代来人类的生育率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50-1955年的每年每千人37.2到2010-2015年的19.4。美国2013年生育率再创新低,从1909年15岁到44岁的妇女每千人生129胎到2013年的63胎,降低了整整一半。

全球范围每位女人的生育数也呈现同样的趋势,从1950-1955年每位4.95胎下降到2010-2015年的2.36胎。美国则从1955年的3.7胎下降到2013年的1.9胎。发达国家每位妇女要生2.1个孩子才能保持现有的人口基数,西方国家都低于这个数值,如果没有移民的话,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是会不断减少的。发展中国家每位妇女要生2.33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数量,全球平均生育率已经接近这个数值,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尽管部分地区人口会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全球将会出现人口负增长。

这就是反对计划生育的理论根据。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严重的挑战,计划生育是政治家们给出的处方,由于人口增长最快的是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科学家们试图通过口服避孕药来控制第三世界国家的生育率,其实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有自己的对策和解决方法,人口爆炸的问题将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孕不育者的比例越来越高,导致整体生育率下降,二是整体的生育水平下降。按很多人的看法,应该是第一种可能。

让我们看看不孕不育比例变化的统计资料。

2013年8月,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发布了《全国家庭成长调查报告》,这是过去三十年美国生育能力的统计数字,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证据。

过去三十年,美国人整体健康状态恶化,仅就体重超重和肥胖症来说,两者加起来已经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只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体重过重或者体重过轻会影响怀孕已被证明,仅此一点,就可以推断美国人的不孕和生育缺陷的比例应该大幅度升高。

理论和推断未必能够反映真实的情况,必须有统计数据支持,然而美国《全国家庭成长调查报告》的数据不仅不支持这种推断,反而给出了相反的结果。

1962年美国15岁到44岁已结婚的妇女中11.2%人不孕,到1982年下降到8.5%,2006年到2010年之间则只有6%。同龄男子的不育率为9%,在2002年到2010年之间没有显著变化。

1982年美国10.8%的已结婚的妇女有生育缺陷,2002年上升为15.1%,2006年到2010年之间下降到12.1%。从整体上看,维持在12%到13%之间,没有显著改变。

表1. 1965年到2010年美国人不孕百分比(红线)和生殖缺陷百分比(蓝线)

表1. 1965年到2010年美国人不孕百分比(红线)和生殖缺陷百分比(蓝线)

全球的情况也一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妇女不孕率在1990年到2010年这二十年间没有变化。

上述数字和专家们的说法以及推理正好相反,起码可以肯定地说过去几十年,人类的生育功能没有变化,变化的是生育能力,也就是说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对于只生一胎或者两胎的中国家庭来说,这种量的变化是用不着考虑的,现在的年轻人和中年人与他们的父母辈相比,生育功能没有什么区别,用不着怀疑女人的肚子。

这份报告确实证实了另外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就是女人年纪大了,其生育功能会下降。

这个年龄大的坎是哪儿?35岁。

表2.按年龄百分比,从左到右依次为全体女人生殖缺陷、结婚女人生殖缺陷、结婚女人不孕

表2.按年龄百分比,从左到右依次为全体女人生殖缺陷、结婚女人生殖缺陷、结婚女人不孕

对于从未生育过的结婚育龄妇女的统计,不孕率在15岁到24岁之间为7%,25岁到34岁之间为9%,35岁到39岁跃升到25%,40岁到44岁达到30%。

如果统计全体从未生育过的妇女的话,生育缺陷在15岁到24岁之间为6%,25岁到29岁之间为14%,3岁到34岁之间为17%,35岁到39岁跃升到27%,40岁到44岁达到30%。如果只统计已经结婚的妇女的话,在15岁到29岁之间为11%,3岁到34岁之间为14%,35岁到39岁跃升到39%,40岁到44岁达到47%。

这三组资料,涨幅最大的都是在35岁。

统计数字告诉我们,无论是环境变化、或者全球工业化、或者健康问题的角度,过去二、三十年的巨大的变化并没有在整体上影响人类的生殖能力,证明人类的繁衍能力对生态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当代妇女的肚子和她们的母亲的肚子一样争气,也和她们的母亲一样,头胎怀孕的唯一危机是35岁这个坎。只要别等到35岁以后再要孩子,就用不着担心自己的肚子。

既然不担心自己的肚子,就应该关心优生,做好孕前准备,补充叶酸,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减肥等等,然后再怀孕,保证胎儿的健康从零做起,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

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超过35岁怀孕,无论是孕产妇还是胎儿,各方面风险都明显增高。比如前置胎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因为胎盘附着位置的异常,很容易出现孕期或者产后的大出血。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开放二胎后的“再生育”,和普通的生二胎还是有所区别的。

一般的生二胎,通常在生第一胎的时候就已经有所打算了;而“再生育”,则很多是本来已经放弃生育的女性,对于生育计划的再次规划。因此,这样的“再生育”,给第二胎的孕产过程带来更大的风险。

如剖宫产的影响,主要是在产妇身上,而且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更多影响是远期的,就是说是对下一次生育的影响,比方说疤痕子宫的破裂、前置胎盘、疤痕妊娠等等。

在一胎政策的影响下,每个家庭对于这个唯一的宝宝都很看重,很多妈妈都是抱着宁可我受苦,也要宝宝好的心态来生孩子的,觉得我肚子上挨一刀没事,万一生的时候孩子缺氧就麻烦了;而且反正就生一个,下一胎的不良影响就根本不用考虑了。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很多人铁了心要剖宫产,根本听不进医生的劝告,也就很好理解了。

2014年最新的国内剖宫产率是54%,就是有超过一半的女性,生孩子的方式是剖宫产,部分地区达到了72%。这其中,全国范围内因为产妇要求而进行的无指征剖宫产占了25%,最高的医院达到了50%。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没有生二胎的打算。现在,政策放开了,重新规划了,我们将要面临什么?

高龄孕妇的危险

非独夫妇的年龄结构明显偏大,集中在35-45岁之间。这是一个可怕的年龄结构。

在医学上,超过35岁的孕妇,被称为高龄孕妇。无论你的身体多么健康,只要年龄超过35这么一条,就可以被划分到高危孕产妇的行列!

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超过35岁怀孕,无论是孕产妇还是胎儿,各方面风险都明显增高。高龄对胎儿的影响

不孕

据统计,35岁女性的生育能力只有25岁女性的一半,而40岁时又只有35岁时的一半。因此,可以想见,当这批重新进行生育规划的高龄女性准备怀孕时,她们最先遇到的可能就是不孕的问题。

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超过35岁怀孕,无论是孕产妇还是胎儿,各方面风险都明显增高。比如前置胎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因为胎盘附着位置的异常,很容易出现孕期或者产后的大出血。

胎儿畸形

除了不孕,还有胎儿畸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这是最常见的几种染色体异常发病率和年龄的关系,你会发现,大约在35岁的时候,斜率陡然升高。据统计,仅仅21三体综合症这一种畸形,45岁女性怀孕的发病率就达到了5%。

所以,当你穿上防辐射服,精心挑选各种绿色食品,尽可能避免各种药物的时候,可能没有注意到,你的年龄已经使你的胎儿畸形率升高了。

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超过35岁怀孕,无论是孕产妇还是胎儿,各方面风险都明显增高。比如前置胎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因为胎盘附着位置的异常,很容易出现孕期或者产后的大出血。

胎儿相关的并发症

除了畸形,还有一些和胎儿相关的并发症风险也会增高。

比如流产、早产、宫内生长受限,甚至宫内死亡。据统计,30-34岁的早产风险大约4.5%,而35-39岁则达到5.6%,超过40岁,早产风险为6.8%。而早产儿,以及宫内发育迟缓的新生儿的出生,其日后发育存在缺陷的风险大大增高。高龄对孕妇的影响除了胎儿的问题,孕产妇相应风险也在升高。

这是孕产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病风险,超过35岁,都是达到最高值。同时,再加上前面提到的之前的高剖宫产率,可以想见,今后一段时期以内,病理产科的发生会显著增高,产后大出血、栓塞、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恐怕将更多的见诸报端。

比如前置胎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因为胎盘附着位置的异常,很容易出现孕期或者产后的大出血。

据统计,前置胎盘孕产妇的死亡率较普通孕产妇增加3倍,因产后出血而死亡的孕妇产妇中,前置胎盘占了17%。而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中,高龄和曾经做过剖宫产手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下图的红色折线就是前置胎盘)

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超过35岁怀孕,无论是孕产妇还是胎儿,各方面风险都明显增高。比如前置胎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因为胎盘附着位置的异常,很容易出现孕期或者产后的大出血。

高龄女性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将近1%,当这个风险乘以一个庞大的基数,再加上有一半以上经产女性做过剖宫产,我不敢想象将来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因此,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医务人员的压力和风险都明显升高了。

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超过35岁怀孕,无论是孕产妇还是胎儿,各方面风险都明显增高。比如前置胎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因为胎盘附着位置的异常,很容易出现孕期或者产后的大出血。而对产后的新妈妈来说,产后收腹衣能够防止内脏下垂,帮助子宫复旧,也能够对体型的恢复有帮助,一定要使用专业的

虽然现代社会医疗水平比以往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因为一些意外因素的存在,仍然让孕妇们处于危险的边缘。尤其是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年龄越大,就意味着生育的风险越大。年龄上造成的身体原因使高龄产妇面临着以下的危险:

  1. 易流产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的生殖能力逐年下降,免疫力也随之减弱,高龄孕妇的流产率明显增加。正常女性一生中要排出300多个成熟卵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影响卵巢功能的有害因素不断增加,如放射线、病原微生物感染及炎症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女性卵巢功能下降,排出的卵子质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卵子的质量下降会导致受精卵的质量下降,进而埋下流产的祸根。由于年龄的增长,妇科疾病也开始增多,除了子宫本身的炎症外,由于高龄孕妇本身的年龄增大,导致了遗传物质非常容易发生畸变或发生异常,这也是高龄孕妇易发生流产的原因。

  2. 易患妊娠并发症高龄产妇可能面对的还有来自妊娠的并发症,产生怀孕相关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机会比年轻的产妇还高。而高龄产妇在怀孕时,高血压、心脏病或是肾脏病、糖尿病的内科并发症机会也比较多一点。由于年龄大,高龄产妇中有不少人都可能有轻微的糖尿病或者高血压,平时可能觉察不出来,一旦怀孕,身体各项机能和激素水平的变化都会将这些隐性的疾病诱发出来,不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更会给孕妇带来生命危险。

  3. 难受孕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生殖力都会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女人最理想的生育年龄在25~30岁,跨入35岁高龄再怀孕,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偏低等),怀孕几率也会明显下降。大龄女性容易在心理上有恐惧、紧张、焦虑、悲观、怕羞、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卵巢内分泌紊乱,排卵不规律,甚至不排卵,月经也就开始紊乱或闭经。

  4. 易产生“畸儿”、“愚胎”卵细胞是每个女性天生具有的,但自出娘胎,女性体内的卵子就会不断受到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因此,分娩时间越迟,卵子受环境和污染的影响就会越多,卵细胞质量也随之下降,容易发生卵子染色体异常,从而生下畸形儿。“这也是高龄产妇所面对的最大风险。”先天愚型胎儿的发生率,会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而成倍增加,如果说25—29岁的时候大约是0.11%的话,30—35岁就会增加到0.26%,36—40岁将上升到0.56%。

  5. 易难产大出血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产道和会阴、盆骨的关节会变硬,不易扩张,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有的高龄产妇分娩的时候宫口开得慢,甚至开不了,以至于分娩时间延长,容易发生大出血和难产。也正因如此,高龄产妇的剖宫率比一般产妇要高。

  6. 易患乳腺癌高龄生育还可能导致身体出现癌变,据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35岁以上初次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比30岁以前首次生育者大大增加,首次生育年龄越大,乳腺癌的发生率就越高。

  7. 易患抑郁症据中华医学会围产学会北京分会委员赵天卫援引临床医学研究权威机构统计,在9000名接受测试的孕妇中,孕期抑郁症达15%,且以每年9%的速度递增。其中,不自信的高龄孕妇更易患产期抑郁症。症状明显为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易怒,负罪感,头脑不清,思维混乱等等,而自杀倾向则是孕期抑郁症最严重的表现。

  8. 对产后恢复不利年龄大了,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没有30岁以前的快,而女性很关注的身材、皮肤等,同样不如年轻产妇恢复快。 '配合使用束缚品怀孕让身体很多部位的皮肤都受到了拉伸,肚子、大腿和臀部尤其明显。产后形体恢复重点在于收缩子宫与骨盆腔,着重腰骨复原、骨盆腔复旧,子宫呈三角形,子宫腾空,内脏失去支撑,便会自然下垂。不只是说大肚腩不好看,最主要的是内脏下垂是所有妇女疾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一定要使用专业的收复依。因此产后1周后须勤束缚以收缩腹部并防止内脏下垂,而若原本即为内脏下垂体型者,亦可趁坐月子期间可以穿束缚衣来改善。

最后我想说,目前国内助产士缺口至少20万人,再联想到之前的儿科医生的严重缺口,不知道二胎政策放开后,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医务人员去应对,如果医务人员不够,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保障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