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个孩子真的是九死一生!顺产?剖腹产?宝妈真的别难为自己!

作者:宝宝研究所 02-22阅读:833次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东莞康华医院因某产妇患者腹中胎儿危急,在毫无麻醉的情况下,将一产妇以剖腹产手术进行分娩。

一溜烟的官方媒体们都大肆呼吁大家为这样的母亲传播正能量。

新闻中说:

产妇不是紧急情况住院!已经因为胎膜早破入院观察。

产妇不是不想剖腹产!是家属想“继续观察看看”。

产妇不是不可以等到麻药生效!只是等到麻药生效后,可能宝宝会随时死亡。

而且按照医院的解释,此例无麻醉的剖宫手术,产妇死亡的概率远远大于肚中小孩。

也就是在这个手术签字的那一刻,无论家属还是产妇,大家都知道,产妇将面临什么样的痛苦,大家都知道产妇在这个手术中随时会死去。

我已经想不说这样的妈妈究竟经历了什么,究竟有多无奈,或者在术后得知这样的情况心里会有怎样的波澜。

我只想说说作为一个宝妈,第一次生孩子,这件事有多恐怖。

相信大家都知道分娩的疼痛是人类所有疼痛指数中最高的:十二级。很多实验中、包括医院的模拟体验中,男人是承受不了这样的疼痛的。所以大家说母爱伟大,是因为在爱的时候承受了极致的痛苦。

我当初在孕妇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新手宝妈听到老师讲这些,并没有觉得有多难以承受。因为,哪个女生不生孩子啊?但是很多生产过的宝妈就特别认真的告诉我们:那种疼,过后都不愿意再回想。

之前我也有写过,我生我家小朋友的时候,已经过了预产期一星期。为了保险起见,医生也要求我住院观察,我家那位很谨慎,直接同意了。虽然只是在医院定时听胎心做监护。我刚住院的时候,还各种跑出去吃吃喝喝,真是挺着大肚子也不消停。

那会我们一致目标就是顺产,因为各种检查情况都很好,而且我是疤痕体质,加轻微贫血。虽说顺产对孩子好,通过产道挤压分娩,据说对孩子发育好。可是经过了使用催产素,宫口迟迟不开全,破水超过24小时,医生就和我们沟通说,剖腹产吧,孩子和大人都要平安。最后手术中证明选择剖腹产是对的,孩子虽然头已经向下了,但是整个身体是倾斜的,体重也超过预期。

后来我也想过,顺产真的是不疼么?导致大家只想顺产,甚至不顾安危?剖腹产真的有那么吓人么?

其实顺产虽然好处多,但是带给女性私处的疼痛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胎儿过大,胎位尴尬,妈妈的私处还面临着撕裂的风险,有时医生也需要进行会阴侧切术来助产。所以,妈妈们最为神秘而脆弱的地段,在顺产时都要遭受暴风雨式的袭击。

顺产生产完之后虽然无需尿管,但是自然排尿更是痛的很,何况顺产产程中,为了产妇体力着想,还要鼓励进食。产后为了健康起见,医生不鼓励产妇憋尿,然而克服剧痛排尿排便,绝对是新妈妈们面临的一道难关。

顺产完大部分的产妇在产后会有子宫收缩疼痛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产后痛”。产后痛的原理和生产时的子宫阵痛一样,都是子宫间歇性的收缩引起的。产后子宫收缩的目的在于帮助子宫止血,并且将子宫内部残余的血块排出,以促进子宫的恢复。产后子宫收缩导致的疼痛力度很大,有时需要医生的按摩或热敷法才能减轻一些疼痛感。而且让妈妈们泪奔的是,止痛药这种东西对付宫缩痛几乎无效!

剖腹产时需要切开子宫,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听说:这个过程如果操作者用力过大,或者产妇的子宫壁过薄,就有可能会伤及母体内的其他部位,甚至出现产后大出血。手术过程中也有可能引起伤口的感染。

但是早在2007年到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总剖宫产率为46.5%,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设置的15%警戒线,位列世界第一。很多产妇甚至没有手术指征,只是因为怕疼就选择了剖腹产。

那么究竟什么情况需要且必须采取剖腹产呢?

孕妇方面:

头盆不称如骨盆明显狭窄或畸形,或骨盆无明显狭窄而胎儿较大,相对头盆不称,经严密观察试产失败;

子宫先兆破裂;软产道异常如盆腔有肿瘤阻碍先露下降,或宫颈水肿、坚硬不易扩张;

宫缩乏力经处理无效,伴有产程延长;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不能经阴道分娩;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有剖腹产史者,若前次剖腹产指征依然存在,或估计原先子宫切口愈合欠佳,或切口在宫体部;

曾做过较大的子宫肌瘤剜除术;产妇年龄在35岁以上,多年不孕或多次流产;

肝内胆汁瘀积症;严重心、肺、肝、肾疾患或子痫产妇不能承受分娩的体力负担。

胎儿方面:

巨大胎儿,体重超过4000克;

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快、慢或不规则,羊水中混胎粪),或孕母有严重胎盘功能减退;

脐带脱垂,胎心尚好,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经阴道分娩。珍贵胎儿如高龄初产、婚后多年不孕或不孕经治疗后才妊娠等。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准妈们不要仅仅因为恐惧自然分娩而盲目选择剖腹产,也不能因为他人的意愿在胎儿或自身情况危急时选择坚持顺产。选择生产方式是每个宝妈的权利,也应结合自身的孕情及医生的建议作出明智的选择!

只有真正爱自己的宝妈才能更好的给宝宝做榜样,亲爱的宝妈们,你一定可以更美!加油~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