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苏州疾控提醒你要当心这些易发传染病!

作者:无线苏州free 03-01阅读:2685次

春季,万物复苏

流感等多种传染病也有抬头之势

不过大家也不用惊慌

只要提早预防,这些传染病并不可怕

下面小编就带您一起正确认识

春季易发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关注度:★★★★☆

描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潜伏期一般1-7天,多为2-4天。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而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能会威胁生命。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经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过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发病,暴发或流行具有一定季节性,常见于冬、春季。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场所。

主要表现

常由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度,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

注意了!注意了!注意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根据我市流感哨点医院监测结果,目前我市仍处于冬季流感流行期。近期哨点医院报告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比例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流感病原监测表明,我市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共同流行,与全国情况类似,我市也呈现甲型H1N1流感和乙型Yamagata系同为优势毒株,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Victoria系以低水平共同流行的特点。

建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请注意气温变化,添加衣物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注意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该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感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专业防护口罩。

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提醒广大市民:

1.近期学生陆续开学,要格外注意流感,出现发烧等感冒症状建议在家休息,至少烧退2天之后再返校。

2.我市目前处于季节性流感的正常流行期,属于可防可控范围

不存在变异之说

绝大多数的人感染流感后不会引起重症,正常病程为一周左右,属于自限性疾病(可自愈)。

病毒性胃肠炎

关注度:★★★☆☆

描述

病毒性胃肠炎又称病毒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病程短,病死率低。主要通过人传人,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

冬季节为病毒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其中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不同基因型之间会频繁发生基因重组,从而导致全球每隔2-3年就会有大流行,该病毒对传统清洁消毒液如酒精等高度抵抗,想要控制其传播相对困难。患者、隐性感染者以及可能存在的健康携带者均可以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诺如病毒胃肠炎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引起暴发。

诺如病毒潜伏期较短,通常是12-48小时,粪便中的平均排毒可长达4周,排毒高峰期为感染后的2-5天。感染病毒后通常1-2天发病,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急,先是恶心呕吐,紧接着腹泻,约1/3的患儿会发烧,病程持续1-3天较多见。成人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24小时内大便4-8次,水样便。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因此诺如病毒感染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

轮状病毒肠炎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6月龄~2岁婴幼儿,以9~12月龄发病率最高,6月龄以下少见,发病高峰在秋冬季(10月-次年2月),故又名婴幼儿秋季腹泻。

孩子患轮状病毒性胃肠炎会发热、呕吐,大便呈稀水样,也可形容为“蛋花汤”样。成人轮状病毒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主要在青壮年中造成流行。人群普遍易感,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成人感染后多无症状或呈轻症表现。

建议:

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

对病人呕吐物、粪便应消毒处理。

治疗是没有特效药的,只能是对症处理,注意休息、补充水分、预防并发症,小于5岁患儿和合并头痛、肌肉痛等症状的,要及时就医,以防重症发生。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

注意水源及食物卫生,膳食健康,餐具消毒。

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

对病人呕吐物、粪便应消毒处理。

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以提高婴儿免疫力。

风疹

关注度:★★★☆☆

描述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风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为多,在集体单位易引起暴发流行。由于儿童免疫规划实施,近年来,风疹发病以20岁以上成人为主

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虽然临床症状轻微,但病毒可通过胎血屏障感染胎儿,不论发生显性或不显性感染,均可导致以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如先天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因此,风疹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极为重要。目前没有特异性方法治疗风疹,但是可通过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母亲的抗体可保护6个月前婴儿不发病。

建议:

各托幼机构、学校、工厂和企业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注意室内通风,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及时就医。

有条件地区加强育龄妇女孕前风疹IgG筛查和麻腮风疫苗推广接种。

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如无接种禁忌,适龄儿童应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

小编最后提醒大家

只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就能有效降低疾病感染危害

祝大家都能有一副健康的好身体~

来源:苏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