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一年无病”靠谱吗?权威答案看这里!

作者:爱幼科学说 03-27阅读:3246次

北京这两天的气温,让小编一度觉得自己是一个假北方人,竟然比南方还要热。不知道各位宝妈所在的城市天气是不是也是如此反常,神秘的春天总是这样来去无影。

在乍暖还寒时,为了适应春季气候变化的特点,民间流传着“春捂秋冻”的习俗,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问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性?宝妈沫沫就是其中一员,她说道:"常听老人念叨春捂秋冻,其实这‘捂’和‘冻’说来简单,做来不易。‘捂’得到位,‘冻’得有度,就有道理,‘捂’、‘冻’不能恰到好处,就不科学。"

这位宝妈说的真的很有道理。没错,由于现在环境的变化,许多地区的四季变成了“两季”,过完冬天就是夏天,春秋的过渡非常短暂。因此,“春捂秋冻”一说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了。

春季科学穿衣原则

一. 15℃临界温度

由于初春时宝宝的身体仍处于冬天的模式,当春天的环境气温在10℃以内时,宝宝的身体调节模式仍不会改变,要到环境气温15℃以上后方会出现新的调节模式,即逐渐转换成春天的身体调节模式。因此环境温度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1~2周,就可以不捂了。

二.日夜温差大于8℃

面对“变脸”似的春天,有时高温很高,低温又很低,这么大的温差让家长很头疼。其实,当日夜温差大于8℃时,就不要给宝宝减衣太多,要适当捂一捂。

三.洋葱式穿衣法

什么是“洋葱式穿衣法”?简单来说就是:多穿几层、薄一点、易穿脱。

内层可以以轻薄透气为主,保证贴身衣服的舒适度;中层以保暖为主,最外层根据气温的高低选择不同厚度的外套。这样就可以根据场合和宝宝的活动情况,随时增减衣物了。

四.背、腹、足底是重点

背部保持适当温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机会。保持腹部温暖对保护宝宝的脾胃很重要。“寒从脚起”,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也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尽相同,有些宝宝天生爱出汗,也有些宝宝比较怕冷。爱出汗的宝宝穿多了衣服,出汗后再脱衣反而容易感冒,而怕冷的宝宝可能要捂得更久一点,因此,无论气温如何变化,判断宝宝是冷是热才是最关键的。

1.一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因为新生儿体内的脂肪比较薄,抗寒能力差,同时睡眠较多,活动产热较少。所以当室温低于 24~26 ℃,就要多穿点,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比大人多穿一件。

2.一岁以下的小宝宝:两个字——摸汗。一 岁以下的小宝宝:末梢神经发育不完全,手脚凉也是很正常的,通过摸后背的温度来判断最佳。

3.一岁以上的大宝宝:大人用温暖的手,摸摸孩子的手心和后背;如果手心和后背都是暖和的(不是发烫),也不出汗,就说明衣服穿得比较合适。

另外,在宝宝户外活动时,活动的适宜度应以宝宝舒适为准,宝宝面部潮红、微汗即可。

家长观察宝宝玩耍,当宝宝身体已经产热尚未出汗时,脱掉一件衣服再让宝宝继续玩耍。但如果宝宝已经玩耍导致衣服汗湿了,要避免立即脱掉衣服,而是要先用干毛巾给宝宝擦汗,等汗自然干一会,如果还想玩,再脱掉一件衣服,否则宝宝容易受凉感冒。玩耍后等宝宝体温降下来就要及时穿上衣服。

亲爱的宝爸宝妈,宝宝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你们的悉心呵护,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春天,让孩子快乐成长~

如果你有更好的穿衣心得,请在下方评论处分享给更多的宝妈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