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辣妈错误的育娃方式, 你有哪一款?

作者:看萌宝贝 05-15阅读:1355次

明星的家庭和孩子,往往是大家比较爱关注的焦点。在《爸爸去哪儿》热播的时候,多多、森碟、kimi、夏天、诺一、安吉等一波孩子都是牢牢圈住了粉丝的心,不仅萌出新境界,家教也是满满的育儿正能量。而在最近热播的《妈妈是超人》第二季里,却让人看到了很多的吐槽点。

在《妈妈是超人》第二季里,包文婧、马雅舒的一些错误育儿方式,可能大家都忍不住要吐槽几句。

一、 退居二线的甩手父母

父母本该是孩子最亲近的人,而包贝尔包文婧却是将孩子完全丢给老人。在饺子眼里,爸爸妈妈是陌生的。

对于2岁的孩子,先不说爸爸,连妈妈都是可有可无的。

当姥姥千叮咛万嘱咐地离开后,饺子听到要跟妈妈独处时,吓得嚎啕大哭。

看着她哭着呼唤姥姥的声音,真的是心疼饺子。

而跟姥姥在一起时,小饺子非常安心乖巧,拿薯条喂姥姥吃。

看着女儿哭,包文婧不知所措,只能开微信视频,让饺子看姥姥。在看到姥姥的那一刻,饺子情绪崩彻底爆发,嚎啕大哭,泣不成声。

面对饺子情绪失控,束手无策的包文婧内心也跟着沦陷了,两人一起嚎啕大哭。

面对妈妈的哭泣,强忍着对姥姥的不舍,饺子不得不和妈妈好好相处。因为无法描述心里对姥姥的思念而彻夜吵闹、看电视、不愿意睡觉,被妈妈发脾气,不知小饺子心理会是多么的难受。

和妈妈经过这么多的哭泣之后,小饺子开始意识到必须听话、让妈妈不要生气来取得心灵的安慰与稳定。当妈妈问“饺子,这几天跟妈妈在一起开心吗?”饺子知道哄妈妈开心了,先看了看妈妈的眼睛,点了点头。

刚和妈妈相处了没几天,包文婧因为工作需要外出,请来了张歆艺搭手帮忙照顾饺子。妈妈把自己交给一个不认识的阿姨,饺子心理的恐惧感再次来袭,她无法用于语言表达,只能一直抱着妈妈。但是最后分别时,她没有哭,安静地说“好”。

张歆艺在采访时,说出了饺子的心声,她其实是在委屈自己妥协,向姥姥妥协,向妈妈妥协,既然哭闹没有用,只能一个人默默的承受这些孤单、焦虑、压力。

包文婧在采访中说过,自己小时候读书跟妈妈分开的经历。而她可能没有意识到,饺子目前所承受的失落和被抛弃感,正是自己童年时所经历的。

在孩子的前三年,孩子是最需要父母的,父母也应该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特别是妈妈。如果在孩子三岁以前妈妈都脱离了孩子,今后又怎么建立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心成长又怎么能得到保证。

一个2岁的宝宝,妈妈可有可无,又被迫懂事妥协,委屈自己,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看了也好生让人心疼。

二、 过度保护,适得其反

马雅舒有洁癖,只要孩子在,“不行”、“不可以”就从没断过。禁止孩子玩沙子,嫌脏。在母子三人逛菜市场采购时,孩子面对新鲜的食物难免好奇心爆发,而马雅舒则担心食物上的腥味、细菌沾染到孩子手上,每一次看到儿子爱登“出手”,就着急忙慌拉儿子回来。

更让人乍舌的是,因为之前儿子爱登玩耍时受过伤,她就干脆把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搬走了……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就铺一块布,坐在地上吃!

在节目里大家也看到,马雅舒俩孩子从没认真对待过吃饭这件事。

她老公一脸地无奈: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觉得很尴尬……不过,马雅舒说:我也觉得这不像一个家,我也想坐在饭桌上好好吃饭,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但是,为了孩子忍两三年吧!

看起来,马雅舒非常地爱孩子,一片“苦心”!但是,这样的爱并不是正确的啊!过度地保护孩子,一来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再者“规矩”太多,孩子就更容易触犯,这样自己也会更心累。

三、 没有原则,一哭就妥协

马雅舒立的规矩很多,但基本执行不了。归结起来就是溺爱、迁就、一哭就妥协……

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晚饭后,姐弟俩争抢玩具车,米娅推了弟弟一把,并且坚持不道歉。睡觉时间到了还在玩不肯去睡觉,妈妈拉她竟然伸手打妈妈。马雅舒当时看起来挺生气的,要求米娅继续道歉,但米娅继续拒绝。面对批评毫无畏惧,完全没认为自己错了。

马雅舒非常生气,罚站米娅,米娅想要挣脱,妈妈终于没妥协!

当萌妈以为马雅舒终于“狠”一回了,谁知米娅一哭,马雅舒完全心软沦陷,抱起米娅安慰。整个惩罚前后加起来连五分钟也没有。

其实,小孩子最懂察言观色,“哭”已经成了米娅逃脱责备的利器,因为她知道只要哭,妈妈就会妥协。这个招数屡试不爽,其实白天就已经用过了。

四、 指望等老师来教孩子

在餐桌上,米娅任性地叫道:“我不爱吃水果和蔬菜!” 马雅舒各种劝,姐弟俩碰也不碰一点,于是这顿饭也在姐弟俩离开餐桌玩耍中失败。

马雅舒的朋友就说,“我觉得是你给他们吃零食吃太多了,不要给孩子吃零食,他要不吃饭就饿着他,饿了自然吃了”。

但是马雅舒都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吃饭问题,反而来了一句:“你是想给我儿子女儿减点肥是吗?”

马雅舒还表示,可能等孩子上学了,老师教了就好了。

朋友:你别盼着别人教,你得自己教。

马雅舒:自己教下不了手……

看到马雅舒是这种想法,应该很多妈妈都忍不住要喷了吧。萌妈想说的是,孩子三岁之前或者说上学之前,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如果父母都不教育好,又怎么指望学校教好呢?

一心想着把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推给老师,真的是大错特错啊!

孩子从咿呀学语,到进入学校,再进入社会,不管是在生命的最开始、过程还是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培养。教育是一件真正“从小抓起”的事,如果父母不上心或者缺失,孩子才真的是输在起跑线上。

关注:看萌宝贝,可以帮您解答孕期、产后各种疑问、关注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更有全面的二胎知识分享,为您的二胎好孕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