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护理小知识(新生儿呕吐的预防,什么样的呕吐情况需要就医)

作者:享福妈妈 05-15阅读:2558次

新生儿本身吃的就少,如果再经常呕吐,那么很可能会有营养跟不上的情况,为此家长会非常担心。那么新生儿呕吐的护理方式有哪些?应该如何去预防新生儿呕吐?另外,什么样的呕吐情况需要就医呢?享福妈妈专家来一一进行解答。

一、新生儿呕吐的护理

1.提倡抱起喂奶,必须卧位哺乳时,采用头高脚低位。

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次哺乳前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并以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的妈妈每次哺乳前,用开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满奶头后再哺乳,乳头孔不要过大。哺乳后直立抱起宝宝并拍背,使吞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不宜短时间内抬起下肢更换尿布。

2.对经常呕吐的婴幼儿如果排除了器质病变、消化道炎症,那么大多是胃食道返流。

可选择头高脚低侧卧位,以头部抬高15℃为宜,对胃食管返流患儿可取头侧俯卧位,每次20分钟,每日2—4次。

3.再发性呕吐和神经性呕吐。

爸妈要合理安排宝宝的生活,包括饮食制度,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加生理睡眠时间。保持环境清洁,宝宝的呕吐物及时处理,污染的衣服、床单、被子及时更换,以免继续刺激患儿。

4.对于容易呕吐的孩子尤其是感冒后或者咳嗽后呕吐的。

应当在平时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或者给宝宝服用牛初乳、转移因子以预防感冒,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太饱。

5.婴儿服药时也容易引起呕吐者。

在喂药液时,药液不要太热,太冷;难喂呕吐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胃和肠管的逆蠕动,同时伴腹肌和膈肌的强烈痉挛收缩,迫使食管和胃肠道内容物从口中涌出的一种症状。

 二、新生儿呕吐的预防

1.合理喂养。

若采用母乳喂养,那么每次喂奶前要用温水来擦一擦乳头,用四只手指托住乳房,把拇指放在乳晕处轻压,让乳汁减慢流速;若给孩子喂配方奶粉,那么每次喂奶前要把奶具用开水冲洗干净,让奶水盈满奶嘴,奶嘴孔要适中。喂奶后将孩子直立抱起,轻轻拍打背部,排出突入的空气,喂奶后短时间内不要给孩子换尿布。

2.选择正确姿势。

若孩子经常呕吐,排除器质病变等可能性后,多是因为胃食管反流所致,那么可以让孩子采用侧卧的姿势。头部比脚部要高,一般高出十五度左右。每次侧卧时间为二十分钟,每天两到四次。

3.生活健康合理。

孩子生活合理,饮食健康、卫生,增加孩子锻炼和睡眠时间。保持环境清洁,同时要预防孩子感冒。若孩子需要服药,那么药液温度要适宜。

4.预防感染。

皮肤黏膜脐部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预防消化道感染、败血症之类的病症。

5.治疗疾病。

根据病因不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并发症。

 三、什么样的呕吐情况需要就医

孩子呕吐可能因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如果孩子呕吐,同时还有下述任何一种症状,那么都需要去医院检查。

1.腹部肿胀、疼痛。

表明孩子肠胃中有气体或液体堆积,也可能是因为肠道阻塞或消化道障碍。

2.抽搐(惊厥)。

因患病引起,比如高烧、癫痫或重度感染。

3.病情反复,持续时间长。

呕吐反复,且病情严重,或持续超过一天。若呕吐症状严重,且无其他症状,可能患了癫痫。如果孩子因为遇见某人或在某地呕吐,表明孩子因受到人或场所的压力而呕吐。

4.脱水。

尿液变少(每天尿湿的尿布少于五到六块),嘴唇和口腔都发干,哭闹不休但没有眼泪(出生后两三周才会流泪),眼睛下陷,精神不济,前卤门凹陷等。

5.呕吐物中有血或胆汁。

如果呕吐物中含血不多就不用担心。食物产生冲力,造成食管壁血管损坏,造成出血。如果孩子在过去的六个小时内把嘴里或者鼻子里的血吞了回去,呕吐物中也会有血。若呕吐物中一直含血,而且不断变多,需要去医院检查。呕吐物中血液呈现红色或咖啡色。医生可能需要检验孩子的呕吐物,所以就医时要带一些。若呕吐物中有胆汁,需要立即就医。

6.食后半小时不停呕吐。

可能是因为孩子幽门较窄,这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几周大的孩子最易得,但是四五个月大的孩子也可能会得。此症因肠胃交界处瓣膜肌肉增多所致,食物无法顺利通过变得狭小的胃肠接连处开口,进而引起呕吐。家长发现后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只需动小手术即可治疗。

7.精神萎靡或非常易怒。

这种情况不常见,一旦出现且伴有呕吐,那么可能是铅中毒,需带孩子就医诊治。

享福妈妈提示:呕吐所致的并发症。

1.窒息与猝死。新生儿呕吐会使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发生窒息,如呕吐物多、没有及时发现可导致猝死。

2.吸入综合征。 呕吐物进入气道可发生吸入性肺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长时间反复吸入可使吸入性肺炎迁延不愈。

3.呼吸暂停。早产儿呕吐可发生呼吸暂停。

4.出血。剧烈呕吐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发生出血,呕吐物呈血性。

5.水电解质紊乱。呕吐较频繁者,因丧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患儿出现脱水、酸中毒、低钠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