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娇娇嫩嫩,爸妈恨不能将全宇宙最好的呵护和祝福都给他们,只要他们健健康康的,可新生儿疾病又是每个家庭都要预防和面对的讨厌鬼。舌头长白霜溃烂、鼻孔被堵得严严实实都出不了气儿、脐带脱落后肚脐的护理……唉,太多麻烦事!今天菌菌就挑7个比较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给大家碎碎念一下,每个都附有简单扼要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相信会对新手爸妈有个提醒作用。
鹅口疮(雪口病、白念菌病)
病因: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其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因此该病常见于口腔不净、营养缺乏的婴幼儿。
发生部位: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治疗方法: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症状严重的宝宝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
预防: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就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揩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肠套叠
病因:一般无明显原因,因而称为自发生肠套叠。6—12月往往是幼儿断奶及改变食物的年龄。
发生部位:大多发生在小肠末端和大肠起始部,也就是说小肠和大肠连接的部位。
治疗方法:采取非手术疗法:空气灌肠复位法、钡剂灌肠复位法。对肠套叠比较严重的宝宝,应采取剖腹复位套叠肠管的手术疗法。
预防:预防婴儿肠套叠主要在于合理喂养宝宝,严格按照辅食添加的原则喂养。
脐疝
病因: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就变成了先天性薄弱处,且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都是脐疝发生的条件。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脐疝的发生。
发生部位:主要表现在脐部有肿物突出,哭闹时肿物增大,皮肤紧张很薄呈微青色,安静平卧或睡眠时肿物缩小消失。
治疗方法:正常情况下生后18个月内,脐环可以继续缩窄,因此,婴幼儿脐疝有自愈的可能,不需要任何治疗绝大多数在2岁内自愈,个别情况严重的,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预防:平时助于观察宝宝的脐部,不用重力和重物压宝宝的脐部,保持脐部的皮肤完整和干净。
贫血
病因: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发生部位:面色苍白,嘴唇、指甲颜色变淡等;呼吸、心率增快;食欲下降、恶心、腹胀、便秘;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
治疗方法: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补充含铁食物,如加铁的婴儿配方奶粉、含铁的米片或含铁的维生素滴剂等。婴幼儿的饮食要合理搭配,按时添加辅食。避免长时间单纯母乳喂养。
预防: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且吸收率高的辅食,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后结扎脐带时间延长,2个月左右即给予铁剂预防。
猝死(摇篮死)
病因:不是某种单纯的疾病,经全面医学调查和法律调查(包括尸体解剖)都无法确定死因的现象。
发生部位:大部分猝死发生在宝宝入睡期间。
治疗方法:属于致死性疾病,无法治疗。
预防:不要让宝宝睡在过软的地方,尽量让宝宝保持仰卧睡觉,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在旁边陪护,不能长时间的离开。
鼻塞
病因:免疫功能不健全、生理构造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鼻内有异物。
发生部位:喘气声重、大口呼吸等等。
治疗方法:宝宝鼻塞可以用温湿毛巾热敷鼻根部,用棉花棒或者吸鼻器清理鼻腔分泌物,也可以给宝宝变换体位如竖直抱起等。如果这些方法尝试后,宝宝还是鼻塞严重,甚至影响宝宝睡眠、吃奶和精神状态时,就要及时就诊。
预防:避免接触病原体,保证宝宝营养,注意宝宝的衣着恰当,多带宝宝出门晒太阳、运动。
婴儿摇晃症
病因: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
发生部位:婴儿颈部较为柔软、脆弱,头部比例约占身长的1/4,头部的重量也约占全身重量的1/4,加上婴幼儿颅底较为平坦,脑部不易固定,颈部欠缺支撑力。
治疗方法:及时送医治疗,避免导致婴幼儿永久性的脑部伤害,产生许多后遗症,甚至死亡。
预防:抱宝宝的时候要注意支撑宝宝的颈部和头部。不使劲摇晃宝宝,做游戏也要适度用力,不要过度依赖摇篮,控制使用的时间与摇晃的程度。
没什么事儿能比孕妈和胎宝的事儿大吧?走过路过别错过十月菌的每条孕期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