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FIT|儿童自卑感从何而来?请帮助他培养一项健康的自尊

作者:互联网 07-07阅读:2993次

ELEFIT|儿童自卑感从何而来?请帮助他培养一项健康的自尊

Hello,我是你们的波点象。很多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孩子这么小为什么就有自卑感,可是回想自己小时候其实也会暗暗和其他的孩子比较,谁都希望自己成为“别人家的小孩”,可是有时候家长一味地打击孩子不鼓励孩子,儿童产生自卑感就不足为奇了。

Child inferiority performance.

儿童自卑的表现

ELEFIT|儿童自卑感从何而来?请帮助他培养一项健康的自尊

NO.1 情绪易低落

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非常敏感,容易被一些小事所触动,然后产生伤感、难过、低落等负面情绪,并且会将情绪藏起来不会抒发,后果严重会导致抑郁。

NO.2 对待批评会反应过度

容易自卑的孩子,往往会伴有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如果有人对其进行批评,往往会呈现出病态的自我保护心理,比如:大哭大闹,极度消极等,归根溯源就是不能正确接受自己。

NO.3 想从别人嘴里获得认同

自卑的孩子容易有一种想法: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可能会以不适宜的方式寻求他人赞扬,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以获取认同。

NO.4 不喜欢比赛,逃避竞争

自卑的孩子其实比其他人更想要胜利,但是又觉得自己能力不行,所以很逃避比赛。

NO.5 对自己有很大的攻击性

很多自卑的孩子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自己反正就不行,努力也没什么用。更加严重的甚至会表现出自虐的行为,如果遭到家长或者老师的责备,他们常以“我本来就不如人”作为挡箭牌。

ELEFIT|儿童自卑感从何而来?请帮助他培养一项健康的自尊

Develop a healthy self-esteem.

培养一份健康的自尊

ELEFIT|儿童自卑感从何而来?请帮助他培养一项健康的自尊

自尊,亦称“自尊心”、“自尊感”,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是人格自我调节结构心理成分。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强则成虚荣心,过弱则变成自卑。那么如何培养一份健康的自尊呢、

一个安全感

你的孩子需要对未来有一个安全感——我能成为什么?

一个归属感

你的孩子需要被人接受和被爱的感觉,从家庭开始,然后扩展到组织如朋友、同学、运动队甚至一个社区或社区。没有这种组织的身份,他可能会抗拒,孤独。

一种目的

你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的目标,以及将自己的能力用于实现和自我表达的途径。 如果他缺乏目标感可能会就感到无聊,没有目标甚至会把他推向不满。

个人的能力和自豪感

你的孩子应该对自己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充满信心。这种个人能力的感觉源于在是否能独立解决问题、创造性和生活经验。家长需要设定适当的期望,不是太低而不是太高对培养能力和信心至关重要。如果你过度保护他,他过于依赖你,或者如果期望很高,他永远不会成功,就可能会感到无能为力。

一种信任

你的孩子需要对家长和他自己感到信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家长应该信守承诺,这才能让孩子对您有信任感。家长同时也要去信任孩子,并孩子视为诚实的人。

一种责任感

让你的孩子有机会展示他的能力,允许他在不经常检查的情况下承担任务。这表明了对你的信任,一种带有信仰感的“放手”。

A sense of making real choices and decisions.

做出真正的选择和决定

当孩子能够制定他认为重要的决定时,他们会感到被赋予权力并掌控事件。这些选择和决定需要适合他们的年龄和能力,以及家庭的价值观。

A sense of encouragement, support and reward.

一个鼓励、支持和奖励

您的孩子不仅需要实现价值,而且还需要积极的反馈和认可。这是需要是一个真实的反馈,表明她做得很好、让别人感到高兴并且“做到了”。为了他的努力,鼓励和赞美孩子,甚至是小幅度的改变和改进。(“我喜欢你的方式”,“好的尝试”,你的努力我都看到了”,“好棒!”)尽快给孩子反馈,以增强他的自尊心。

ELEFIT|儿童自卑感从何而来?请帮助他培养一项健康的自尊

波点象儿童体适能建议家长同样学习接受孩子的犯错和失败。当孩子失败了你需要做的是向他解释“挫折和困难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让他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当家长的支持和有用的建议让孩子不再对失败产生羞耻感,而是产生新的动力和希望那么最基本的自尊就建立起来了,例如,“如果你尝试这种方法,可能会对你有帮助”而不是“你怎么这么笨”或者“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切记不要太心急,就像登山,登顶其实不只是登上的那一刻,而是你有了一个想要登山心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之后经历各种努力和体验,才能一步步到达山顶。英国儿童精神分析师威尼科特曾经在提到什么样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排序时,把心急的父母竟然排在了精神分裂症父母的后面。我们不需要做完美的父母,但要做有觉察力的父母,减少挫败模式的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