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原理】

作者:健康养生屋 05-30阅读:5884次

发病原理

①内在因素神经系统功能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消化能力差。防御感染功能差。因生长发育快,需营养物质多,使消化道负担重。

②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细菌、病毒或肠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感、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引起。

③非感染因素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所引起,如进食过多、过少、过热、过凉,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对牛奶等食物过敏,腹部受凉等,也可由于食物过敏、气候变化、肠道内双糖酶缺乏引起。

【临床表现】

轻型一般情况良好,仅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由于病原体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表现,可为黄绿色蛋花汤样、黄色稀便、黏液脓血便等。中型每日十余次或更多,精神较差,可伴发热、呕吐、食欲减低。重型全身情况差、高热、精神萎靡,并可发生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如四肢冰凉,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说明脱水达到严重程度,发生了休克可危及生命,故应密切观察病情,特别注意四肢温度与小便量;此外,如发现呼吸深快,说明有酸中毒,亦可危及生命。

【中医疗法】

①伤食泻型脘腹胀满,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馊,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苔厚膩。用山楂炭3克,鸡内金3克,炮姜炭3克。共研细末,开水>中服,每次服9克,每日4次。

②风寒泻型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苔白膩。藿香6克,陈皮3克,干姜3克,山药9克,白扁豆6克。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剂。

③湿热泻型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黏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有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膩。葛根、黄芩各6克,黄连3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虚泻型大便稀溏,多见食后泄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质淡红,苔白。茯苓6克,猪苓3克,泽泻2克,白术3克,桂枝2克。上药烘干研细末,分装瓶内。每次服0.3—10克,每日3次。

西医疗法】

病毒性肠炎和非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疗。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可口服复方新诺明、黄连素等若发生菌群失调,立即停用抗生素,口服乳酶生、妈咪爱散剂或丽珠肠乐等治疗。止泻药常用思密达治疗。(本文方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