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作者:漫说健康 04-06阅读:589次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中国家庭的大多数悲剧,

都来源于这样一句话:“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家讲的是爱。

是啊,我们很少有人能够分得清、理得清家务事,更别说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家人。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电视剧《都挺好》大结局就有这样一个片段,让很多人鼻酸眼热,父亲苏大强老年痴呆后,一直深受冷落的女儿苏明月最终负责照顾他。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在大年三十晚上,苏大强走丢了,苏明玉着急寻找一个晚上,最终在苏家老宅里找到了他,才发现苏大强买给苏明玉一本初三习题册,“我好不容易攒够了钱,我就要给她买这本书啊。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但事实上,早已经不需要习题集考高中的苏明玉已经泪流满面,那些早已被冷漠的陈年往事没想到父亲一直还记着。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虽然我不愿意承认苏大强是否有洗白的嫌疑,但不得不说这片段带来更多的温暖。

不过看了整个电视剧,我才知道:一个温柔的原生家庭真的太重要了。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父母的爱,到底有多重要?

或许对于被原生家庭影响的我们,只有“回过家”,才能更好继续往前走自己的路。

而明玉也是如此,从小到大受尽了家人冷落的她,此刻在老年痴呆的父亲身上,得到了家人的关爱,找到了“回家的路”。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曾经心理学家哈洛就做过一项实验,他给刚出生的小猴子做了两个妈妈,一个是铁丝猴妈妈,冷冰冰但有奶瓶;而另一个是绒布猴妈妈,没有奶水,只不过多了一点柔软。

起初的猜测,小猴子会更喜欢有奶水的铁丝妈妈,但在实验过程却发现所有的小猴子最终选择了毛绒妈妈,因为这个妈妈可以给他们提供温暖的怀抱,让他们得到充分依恋,感受到了温暖。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比起物质条件,父母的爱更重要

我见过不少的父母,他们都认为只要自己努力赚钱,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但这种设法却并不成立,就像实验中给的猴子,只有它们饿的不行了才会去铁丝妈妈怀里喝一口奶水,然后又马上钻进了绒布妈妈怀里。

在它们意识当中,妈妈的爱比填饱肚子还更为重要。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孩子也是如此,他们在出生以后会有一段爬行时期,那个时候孩子看见什么都想摸,因为他们要充分地熟悉这个世界,才能适应这个世界。

此时他们就需要一个像妈妈怀抱这样特别熟悉的地方,通过怀抱让孩子与大人感到亲近,并且拥有人际交往的安全感。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而电视剧中明玉就是如此,从小到大缺爱的她,在经历了失去母亲、被亲哥哥大骂,然后工作不顺。

人的心理此时处于极度缺乏安全感与失落感,在没人可倾诉的情况下选择一个容量小,紧紧包裹住自己浴缸作为临时的港湾。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养育者长时间无法接纳它们的情绪,甚至反过来向他们投诉更强烈的痛苦,那么孩子会感到加倍的痛苦与困惑,时间一长就会陷入一种莫名的恐惧,既不知道这些感受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

最可惜,这样情况,一旦发生,这一生都难以摆脱,只能改善。

因此,当小康医生看到苏明玉的时候,我却为这个姑娘感到委屈,即便与这个世界交手,即便她能表现兴致盎然。

但她心里永远有一块弥补不了的创伤,对,一辈子都弥补不了。

《都挺好》:毁掉孩子未来的,可能就是父母这种最失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