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食症状及消食方法
宝宝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
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同时,还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等症状。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
(1)饮食疗法
如果宝宝太小,可将3~5个鸡内金焙干,研成粉末,熬水或熬粥喝2---3天/次。情况严重者可适当增加数次。
1)对付积食的偏方:
1、 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2、 山药米粥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3、 白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4、取3克白蔻,用保温杯泡水饮服,可治吃生冷果品引起的伤食。
5、吃生冷果品引起伤食时,还可取2克丁香、15克神曲,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
6、用1把干稻草煎浓汤饮服,可治吃牛肉过多而引起的伤食。
7、因吃谷类食物过多引起厌食、腹部胀痛者,可取10克麦芽、30克神曲、10克炒萝卜子加水煎服,每日2次。
8、吃面食品引起的伤食,可将12克萝卜子炒熟捣烂后煎水饮服,即可逐渐治愈。
9、当吃面食品引起伤食时,还可取20克麦芽煎水饮服,每日1剂,分3次服。
2)助消化食品
1、 荸荠萝卜助消化:取20只生荸荠、250克萝卜,捣烂挤汁热服,能帮助消化。
2、 槟榔焦三仙消食:取10克槟榔,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合称“焦三仙”)各15克,加水煎汁饮服,消食效果好。
3、 蚕豆皮助消化:炒焦蚕豆皮泡水代茶饮用,能促进消化,健胃止渴。
4、 儿童饭前饮水助消化:饭前1小时左右让孩子饮1杯水,可以及时补充到全身各细胞组织,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有益于食物的溶解、消化和吸收。
5、 高粱治小儿消化不良:取高粱米第二遍糠,炒至褐黄色、有香味,除掉上面多余的壳,每日服4次,每次1.5~3克,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6、 锅巴消食:常食少量锅巴能消积食、止泄泻、治脾胃虚寒。中医以锅巴为主药配制的“锅焦丸”就专治小儿消化不良。
7、 胡椒大枣助消化:10粒胡椒捣成粉状,与10枚去核大枣、5片生姜一起煎汤服,有助于消化。
8、 胡萝卜治小儿消化不良:取150克胡萝卜,切片煎服,每日数次,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9、 黄瓜豆腐治小儿消化不良:将250克黄瓜与500克豆腐一同加水煮熟,适量饮汤吃瓜,每日多次,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10、 桔皮生姜消食:取7克左右的桔皮,加1块生姜与适量的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可治消化不良、
11、 柠檬治消化不良:用适量腌柠檬,送服稀粥。早晚各1次,可治消化不良。
12、 山楂麦芽消食法:取9克生山楂、9克炒麦芽,加水煎服,可治积食及消化不良。
13、其实醋也是一宝,鸡蛋伤食的宝宝,可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吃了太多油腻的食物,宝宝觉得恶心时,可喝几口醋,小口、慢咽会觉得舒服些。
(2)按捏疗法
1、 捏脊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 揉中脘
3、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4、 摩涌泉
5、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登30-50下,每日两次。
6、如果宝宝一岁以上,还可以选择一下药物治疗:
(3)药物疗法
1、 小儿化食丸
当宝宝贪食受凉后,引起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舌苔黄厚、大便干燥时,可服用小儿化食丸。
包装:每丸1.5g。
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于1岁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2、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当宝宝因积食引起咳嗽、喉痰鸣、腹胀如鼓,不思饮食、口中有酸臭气味时,可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包装:每支10ml。
用法:
小于1岁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1-2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2-4岁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
5岁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小提示:温开水送服,二岁以上的宝宝可直接饮服。
(4)推拿治疗
1、清大肠经
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治疗便秘、食积等症。
时间:3分钟
2、揉板门
位置:板门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时间:5分钟
3、顺运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手法:以图中黑点为起点,做顺时针作画圆,运的感觉为接触皮肤,又不产生压力,又像是悬空,想象八卦那种柔和感
作用:形滞销食,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
时间:5分钟
4、推四横纹
位置:四横纹位于四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之一。
时间:3分钟
5、掐四横缝
位置:四横纹在手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注:“指间关节”即指骨与指骨之间形成的关节)。
作用:理中行气,化积消胀,退热除烦。四缝也为消化类的常用穴位之一。
时间:5分钟
6、下推七节骨
位置:该穴位于腰骶正中,第4腰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手法:用一手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外侧缘自上而下直推,约100-300次。
作用: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时间:3分钟
7、分腹阴阳
位置:腹阴阳即两肋弓下缘(也可以说是自中脘到脐)
手法:用双手拇指自剑突下分别沿肋弓下缘或中脘到脐,向两旁分推。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烦躁不安、夜啼等症。
时间:5分钟
8、摩腹
手法: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
时间:5分钟
9、揉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该穴。
作用:足三里为人体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对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不化有调理作用。
时间:5分钟
10、捏脊
位置: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至长强成一条直线。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处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捏脊可以促进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肠胃积食。
时间:3-5遍
11、清天河水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直推,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天河可清热解表,泻心火等,为常用小儿推拿穴位之一。
时间:3分钟
注意事项:1、推拿最好一天一次(重症推拿两次),推拿只做小孩左手,推拿力度为带动皮下组织,推拿介质用爽身粉或婴儿油。 2、小孩年龄不同,组方中各穴位相同时间下的推拿次数会不一样,须注意。 3、厌食的小孩重点是揉足三里与揉腹,每天早晚坚持揉5分钟,长期坚持必能改变小孩脾胃状况。 4、如果通用方使用后,症状仍得不到缓解,请及时到有经验的小儿推拿调理师或正规医疗渠道治疗,切莫在家独自折腾耽误孩子病情。 5、如果孩子内热较重、或者因积食而发烧,可加推清胃经、清补脾经、退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