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独处,不爱说话,自闭......对于自闭症,大家或许也是这样的印象。其实早在1930年代的维也纳和1940年代的巴尔的摩,奥地利的阿斯伯格(H.Asperger)医生与美国的坎纳(L. Kanner)医生,就发现了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仿佛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不喜欢和别人交流,人们称之为“星星的孩子”。
这些孩子会做些重复的刻板动作,不喜欢说话或者是语言模式古怪,缺乏沟通和语言交流,他们给这种病起名为自闭症。距离自闭症被发现的半个多世纪,医生还发现自闭症儿童除了这些典型症状外,其中少数人还有超强的机械记忆力,在数学和音乐等方面上也有特殊的才能。但是天才还是极为少数的,更多的自闭症患者并没有那么荣幸。
现代医学对自闭症的解释是神经系统失调导致发育障碍,它又称为孤独症。其主要的症状表现是社交能力缺失、行为刻板和兴趣狭窄等。
自闭症是天生的吗?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自责,总觉得是自己在教养孩子的方式上犯了什么错,才导致孩子不爱理人,自闭,脾气暴躁等。
在最早研究自闭症的时候,医生也认为,这种疾病可能跟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冷漠有关。可实际上,自闭症可能与“神经—基因”异常有关,这是由于大脑某些区域的神经连通过度或是不足,无法发挥正常功能,因此导致自闭症人士神经系统信息处理能力终身受到障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研究者发现,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那么其它孩子患自闭症的几率也大;家族里如果有自闭症患者,那么家族其它成员患自闭症的几率也大。可以看出,自闭症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孩子3岁之前,有这些症状要警惕!
其实一些自闭症患者在3岁之前就有显现,可是很多家长无法在孩子3岁之前就观察得到他们的异常表现。自闭症孩子早期的症状表现有这些,家长们要留意。
自闭症的宝宝不爱注视妈妈的脸,也不爱对人微笑;当妈妈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其身体也不会太贴近妈妈;妈妈抱宝宝时,宝宝也不会做出迎接的姿势,眼睛也不会正视,对别人的逗弄也没有亲近的反应;宝宝对父母没有依恋之感。父母来了走了都无所谓;不粘人,很少哭,看起来比别人家的宝宝要“乖”。
患有自闭症的宝宝,喜欢独来独往,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不爱跟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懂得玩玩具,只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玩耍,还可能表现得对一些不是玩具的物件感兴趣;喜欢做单调、重复的动作,不爱任何形式的变化,对物品摆放位置很敏感;而且有人试图改变他,他也会有烦躁之感;有时候想跟小朋友交流,但并不懂得交流的技巧等等。
自闭症孩子对父母没有什么依恋感,和陌生人相处也不畏缩,也不懂得怎么主动跟人交流,身体不舒服和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表现得无动于衷或者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寻求帮助。
作为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疾病,自闭症早期预防很关键,3岁之前是最佳治疗时期,如果宝宝出现了异常,家长们还是要多加注意,早发现早治疗,不要轻易放弃。
自闭症尚不能被治愈,最好遵循个体化治疗
自闭症治疗比较复杂,科学家还未找到诱发自闭症的根本原因,所以也谈不上治愈。目前的治疗方法多以干预为主。例如比较主流的有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TEACCH)训练、人际关系训练法等。这类方法主要是帮助孩子语言发育,掌握基本生活、学习技能,提高社交能力。不过在治疗选择上,最好遵循个体化。
除了教育、训练等干预方法,还有一些药物治疗方法,虽然目前这些药物还无法改变患者的病程,但能改善他们的一些情绪和行为症状,例如情绪不稳、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行为、攻击行为、自伤和自杀行为、抽动和强迫症状以及精神病性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中枢兴奋药物,例如哌醋甲酯,适用于合并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患者;抗精神病药物,这类药物应该小剂量,短期使用,常用的有利培酮、氟哌啶醇,以及阿立哌唑、奎硫平、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还有抗抑郁药物,改善情绪问题,减轻重复刻板行为、强迫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