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海拔5300米上的温暖故事!温州6名B超医师为近3万藏族同胞筛查包虫病

作者:文明温州 09-23阅读:5848次

从左至右分别是:温州市中医院 施霖;苍南县人民医院 杨崇泽;温州市中心医院 白莉莉;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戴淼磊;永嘉县中医医院 林穆静;温州市人民医院 夏建克。

西藏那曲地区,海拔高氧气稀薄,被称为生命的禁区。今年7月底,来自温州6家医院的6名B超医师前往那曲,作为浙江省第二批援藏筛查包虫病工作30位专家中的一分子,他们的任务是为那曲地区嘉黎县的全县近3万人开展包虫病筛查。

9月21日,6名医师结束此次援藏任务回到温州,说起这两个月的经历,医疗队队长、温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夏建克说:“艰苦,难忘,很有意义。”

高原反应下

有队员感冒两个月未好

平均海拔460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那曲自古以来是西藏最艰苦的三个地方之一。除了气候条件差,那里的群众还深受包虫病困扰。包虫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患者染病后,可导致肝、肺、脑及骨骼等器官和组织的损害,丧失劳动能力,是农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来自我市6家医院的6名B超医师,分别是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夏建克、温州市中心医院的白莉莉、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戴淼磊、温州市中医院的施霖、苍南县人民医院的杨崇泽、永嘉县中医医院的林穆静,他们组成了温州地区医疗队,6人中有4人是80后,最年轻的戴淼磊出生于1987年。

7月28日,支援小组先抵达拉萨。7月31日起,给那曲地区部分机关单位做肝脏包虫病筛查。与高原反应第一次“正面相遇”,令部分人出现了缺氧不适、胸闷心慌、鼻子出血等症状。有人一天要吃十来种药,治鼻塞的、化痰的、胸闷的、止痛的、降火的等等。戴淼磊更是全程感冒,吃了30多颗泰诺,一直没好。夏建克因鼻炎鼻塞比较严重,靠嘴呼吸,一天嘴唇脱一层皮,10多天后才好转。

深入每个乡镇

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8月6日起,温州的6名医师与台州6名医师组成联合医疗队,抵达那曲地区的嘉黎县,12人要深入到嘉黎县的10个乡、镇、村,最高去过海拔5300米的高原,走得快就会喘,所以随身都带着氧气瓶。

从面积来说,温州陆域面积12065平方公里,嘉黎县总面积13238平方公里,比温州还要大,但是只有3万多人口,相邻的乡和乡之间距离很远,最远的坐车要两个多小时。

夏建克说,医疗队每天奔波在嘉黎县的各个乡镇,如果与在温州类比的话,相当于今天去泰顺,明天要去永嘉,而且藏区的公路高高低低、坑坑洼洼是常态,“去到远的村,只能住当地的招待所,当地招待所经常没水、没电,晚上需要靠发电机提供几小时电;如果没有招待所,队员们就要在筛查点和住宿地之间来回,每天车程约需4个小时。”

就这样,医生们人手一台便携式B超机,走遍嘉黎县的每一个乡镇。按照计划,他们每天为120人做筛查,多时甚至要查两三百人。他们不仅给嘉黎县每个村民做肝脏的包虫病筛查,还全面地查了胆、胰、脾、肾,为村民们建立起第一本健康档案。

两个月来,医疗队克服了当地环境恶劣、工作压力大、语言障碍等重重困难,为95%以上的当地群众开展包虫病筛查,共完成筛查近3万人次。“援藏行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尽自己所能为藏族同胞的健康出力。”夏建克说,这次体验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难得机会,必须好好珍惜。

来源:温州晚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