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招提升宝宝免疫力,为其健康成长护航!宝宝少生病,妈妈多开心

作者:沫沫的静好岁月 10-06阅读:5064次

图片源自网络

国庆几天假也让人不消停,秋雨下个没完没了,想带着小二宝出去玩一玩都不能成行,心中自然是有些郁闷的。身边的朋友陆陆续续从祖国四面八方发出朋友圈,既晒国富民强大好河山,又晒可爱萌宝四处搞怪,更是让我心惶惶然,这雨何时休?害得我只能窝在家中以大快朵颐来消愁,唉!我不肥谁肥?

不过假日里也不尽是开心玩耍,还有一些小朋友耐不住季节的变化,忽高忽低的温度,人山人海中几乎没有什么新鲜的空气,再加上自身年龄小,纷纷生病。宝宝生病,妈妈揪心,这是自古不变的真理。这不,微信群里闹哄哄你刚问罢我登场,其实如何护理生病的宝宝,作为妈妈懂得道理堪比专家,只是缺少一些心灵的慰藉罢了。

而宝宝生病的原因自是各不相同,不过细数下来还是有共同点的:

90%以上的疾病都与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保护机制,正是因为免疫机制发挥防疫作用,人体才会避免外界病菌的侵袭。相比于成年人,婴幼儿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引发呼吸道感染、腹泻、过敏等症状。换句话说,宝宝更容易生病。

图片源自网络

【人体的免疫系统】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非特异性免疫(即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即后天性免疫)两种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即先天性免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生来就有,并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都是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部分。例如人体表层的皮肤和粘膜能有效阻挡病原体入侵,而且其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也有杀菌作用。

特异性免疫(即后天性免疫)是人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机制,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抗体、免疫球蛋白等)组成。

当病原体侵入身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图片源自网络

【如何正确增强宝宝免疫力】

1、母乳喂养

母乳中所含的营养物质齐全,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合理,且含有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可以抵抗病原的入侵,提升宝宝的抵抗力。母乳是6个月龄之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非常适合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当然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个月龄以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因此,专家建议至少哺乳至宝宝六个月。

2、及时添加辅食

从6个月龄开始就需要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注意,添加辅食并不意味着停止母乳喂养。应继续母乳喂养,最好能喂到2岁。辅食添加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辅食种类,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从6月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月~9月,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10月~12月龄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在宝宝添加辅食后,要注意辅食均衡合理,多给宝宝摄入肉类、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与免疫器官的发育、免疫细胞的形成、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关系密切。

不过添加辅食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宁可少吃不要多吃。这是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与他的免疫系统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摄入食物过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超负荷运转,肾脏、肝脏负担过重。不久就会食积成滞热,留阻体内,防碍正常循环,降低抵抗力,引发疾病。

另外如果宝宝已经断奶则需要补充奶粉,首选适当的幼儿配方奶粉,或者强化铁、维生素A等多种微量营养素的食品。维生素A又称为“抗感染维生素”,可以维持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是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第一道屏障,能够有效抵抗病菌的入侵。一旦缺乏会使皮肤、粘膜的局部免疫力降低,诱发感冒、腹泻等病症。此外,缺铁性贫血也是造成宝宝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3、疾病多发阶段提高警惕

不要因为宝宝自出生以来还未生过病而洋洋自得地认为宝宝的抵抗力很强,也不要以为自已坚持母乳喂养就可以保证宝宝不生病。六个月之前的宝宝,确实还没有到疾病的高发阶段。一旦过了六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彻底耗尽,疾病的高发期从此开始。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抵抗力会相对强一些,但也是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可能是人工喂养,一样得病不多,有些是母乳喂养,反而经常生病。并不能因为这个而怪罪母乳。要相信母乳永远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只是个体差异和护理方法不同而已。

所以,六个月之后的宝宝,要比以往的日常护理提高警惕。以往不会生病的情况,现在可不一定,千万不能大意。尤其到春季、冷热交替的季节,都是感冒及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图片源自网络

4、少穿衣、少盖被

其实在宝宝八个月之后调整的护理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减少他的穿衣、盖被,让他不再始终处于温暖出汗的环境包围中,这才是健康的体温表现。

其实为宝宝减衣减被也需要勇气和正确的判断,妈妈们总是担心宝宝会着凉的。标准就是,减衣减被后,摸摸宝宝的小手或者后背,温温的就是温度适宜。熟睡时,脚也是温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适的温度。宝宝自身的散热和排汗功能还不够完善,穿得多反倒更容易出汗,如果出汗未及时擦干反而更易受凉感冒。

另外宝宝长期穿衣过多,手心经常是热热的,尤其是干热,不出汗,就更不是一件好事。这样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会肺胃蕴热,降低抵抗力,引发呼吸道感染。

5、多喝白开水

添加辅食后的宝宝,一定要每天加水。稍大一点的婴儿,由于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渐接近成人,每天一定要喝水。一般150CC是婴儿的一天需水量。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湿润,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另外喝水也是增强肾脏功能、滤出毒素的重要手段。身体代谢系统功能增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随之良好运转。

注意,要喝白开水,而不是各种含糖饮料。

6、充足睡眠对抗病毒

睡眠与宝宝免疫力也是密切相关。科学研究表明,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得骨髓与淋巴同时发挥功用,而骨髓与淋巴是免疫力机制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宝宝进入睡眠状态后,各种有益于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过程便随即开始。如果宝宝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发育,而免疫力也正是在不停的生长发育中逐步完善的,免疫系统发育不良,势必会导致免疫功能的低下。

专家建议学龄期的孩子每天至少要睡10小时,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够,可以让他白天小睡片刻。

图片源自网络

7、增加宝宝的户外户内活动

多让宝宝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加强户外活动的好处是妈妈们都知道的。户外活动是提高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冬天,在不太恶劣的天气里,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宝宝接触室外冷空气,也是非常必要的。

曾经有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如果宝宝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而运动的类别则以中轻度有氧运动为佳,而且要经常进行,这样不仅能提高免疫力,还能缓和情绪,缓解压力。建议天气适宜的话,周末时带宝宝出门郊游是增强宝宝免疫力不错的选择。

宝宝的活动量大了,身体得到锻炼,不仅食欲和消化好起来,连喝水也会比以前增多。宝宝活动之前,要注意给他减减衣服,即使这样宝宝活动之后也通常会满头大汗,这是非常正常的,这种正常出汗排泄对他的健康是有益的。

8、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培养孩子基本的卫生习惯,尤其在吃饭前和上厕所后把手洗干净,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但也不能过分强调抗菌、干净,这样也无益于健康。这是因为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万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家里总是每天和医院一样消毒、灭菌,孩子相当于在无菌室内生活,就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

9、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当宝宝生病不是很严重时或者仅仅是病毒感染,尽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统得到锻炼。再次遇到相同“敌人”时,训练有素的免疫细胞便会产生出有针对性的免疫力,从而保护宝宝身体安全。

图片源自网络

宝宝多健康,妈妈多开心!用科学的思想,呵护宝宝健康成长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