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爷深山种了30亩野菜,卖到城市5元公斤,每年收入20万元!

作者:互联网 10-09阅读:1301次

野菜是现在农家乐餐桌上的一道特别美味,野菜无污染、营养丰富、清新可口,是绝佳的食材之一。现在不少的人都瞅准了野菜的商机,将这些山野的自然馈赠卖到了大城市中。

农村大爷深山种了30亩野菜,卖到城市5元公斤,每年收入20万元!

野焦蒿

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野菜品种,比如说野焦蒿,这是新疆天山北坡山区地带生长的一种野菜,味麻、性热,它的用途非常多,可以凉拌、炒羊肉、炒鸡蛋、包饺子、做鱼,也可在做汤饭时调味,还可以腌成咸菜或晒干了冬季泡开食用。不过,既然是野菜,它们的产量肯定不会太大。供小于求,所以野菜的价格自然也就比较高。新疆吉木萨尔县红畦村62岁的马金福老人看到了野菜的致富之道,他用十多年的功夫,在野菜开发上玩出了新花样,不仅让自己和周边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更是靠着花样多变的野焦蒿走红大西北。

马金福瞄准野菜商机尝试自己种植野焦蒿

马金福老人是新疆吉木萨尔县红畦村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维持生活、供3个孩子上学,马金福和老伴两个人在打理好自家庄稼地同时,利用城郊村的便利,一直在县城贩运蔬菜。2006年,他看到大家都喜欢吃野焦蒿,便尝试着去山里收购野焦蒿,结果刚一摆放到市场上,就被大家抢购一空。

农村大爷深山种了30亩野菜,卖到城市5元公斤,每年收入20万元!

大爷卖野菜

但野焦蒿生长在荒草丛中,量又非常小,采摘十分麻烦。收不到野焦蒿的马金福闷闷不乐。马金福的老伴一边修建家里种植的花,一边开导马金福。老伴儿修剪枝叶的动作让马金福灵光一现,野焦蒿产量那么低,自己能不能试着栽培野焦蒿呢?第二天一大早,马金福带着铁锹进了山,挖了一株苗壮叶茂的野焦蒿回来,把老伴栽种的月季花拔掉来了一棵,小心翼翼的栽了进去。不一会,离开大山沃土的野焦蒿叶子就卷了起来,枝干也开始发软,马金福老人一会过来浇点水,一会又给野焦蒿挪个窝,怕太阳太毒把焦蒿晒死。但奇迹发生了,马金福移植的野焦蒿活了过来!马金福高兴得合不拢嘴。

马金福:“当时高兴的呀,因为野焦蒿要是能在花盆里栽活,就证明这个东西它可以移植,能移植就能大面积种植。第二年春天,我就上山挖了一个多星期的焦蒿,把菜园子里,房前屋后的地里都种上了,焦蒿卖的特别快,第三年开始我就把山上的焦蒿挖下来,基本上把我的二十多亩地里面种满了,栽满以后天天绑着把把子,后头我们地也不种了,菜也不贩了,专门卖焦蒿,吃的人也多。”

野焦蒿因移植而变种马金福毅然搬家到深山

2009年,正当马金福信心百倍准备把焦蒿种植面积再翻一翻时,他发现自己种植的焦蒿枝干越长越粗,根也越来越大,叶子却越来越小,再尝一尝,发现今年的焦蒿味道少了一分往日的芳香,却多了一分苦涩的味道,在市场上。马金福整日皱着眉头,天天跑上跑下,终于找到原因。马金福:“野焦蒿这个东西,它不像小麦,它对温度、湿度要求都高的很,条件达不到,连续种上一两年,它就变种了,变的不好吃了。”

摸着门道的马金福老人,索性和老伴把家搬进了40公里外的山里,在山里承包了一大片土地专门种植野焦蒿,规模越来越大,前来收购的人越来越多。他的野焦蒿也从刚开始的5毛钱一把,卖到了现在5块钱一公斤;他种植的30多亩地的野焦蒿每年出4茬,每亩地每年纯收入也达到了8000元左右。老两口每年仅种植野焦蒿,收入都在20万元左右,也吸引了附近不少农民也前来学习种植野焦蒿。

农村大爷深山种了30亩野菜,卖到城市5元公斤,每年收入20万元!

大妈看野菜

野焦蒿种植效果好订单络绎不绝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因为马金福的野焦蒿远近闻名,吉木萨尔县就有三家食品加工企业与马金福签订了年供应野焦蒿30吨的订单合同,并根据马金福的野焦蒿,开发了这些食品加工企业开发野焦蒿干、野焦蒿酱菜、野焦蒿辣酱等七八个食品系列。马金福表示,由于椒蒿系列产品广受欢迎,明年他决定种植产量还得翻一番。

农村大爷深山种了30亩野菜,卖到城市5元公斤,每年收入20万元!

小朋友挖野菜

马金福为什么会成功?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饭桌上的菜品越来越多,一些“传说”中的野菜也慢慢回到了大家的餐桌上。因为很多人认为野菜是纯天然的,口感好,营养高。不过马金福的成功还是依靠他对商机敏锐的观察力,还得将想法付诸于实践。野菜长时间移植,口感还是会发生改变,马金福直接把家搬到了40公里外的山里,这般行动力与魄力非同一般。一切的付出和努力都是有回报的,要想创业就不能怕辛苦,也希望这些经验能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的农人致富故事,更实用的农技知识,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