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孩子秩序敏感期,赶紧培养这些好习惯

作者:涵涵妈001 08-10阅读:4412次

◆ ◆ ◆文 | 涵涵妈

前几天在涵涵游泳班,见到一个小男孩,就算妈妈催着回家了,也非得把积木按原来的顺序摆好,不然就是不走。

那位妈妈说:“哎,我们家孩子是个典型的处女座,在家里,爸爸的手机妈妈不能拿,妈妈的枕头爸爸不能枕,吃饭的时候大家有一次没按固定的顺序坐,就大哭了起来。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有强迫症啊。 ”

其实这不是强迫症,而是秩序敏感期。

还有的孩子表现为,必须由妈妈来冲奶,回家的路线不能随意改变,就得走每天一直走的那条路等。

孩子从出生几个月一直到6岁,秩序的敏感期是呈螺旋状发展的。

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曾写道:

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

第二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第三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在这一时期,他们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遭到破坏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

因为这个时期程序和秩序给孩子能够带来安全感,如果秩序被打乱,会给孩子带来不安甚至痛苦。

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宝宝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宝宝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此逐步建构。

如何应对秩序敏感期?

如果孩子的“执拗”是合理的,或者是不触犯公共道德标准、不危害他人的,那就尽量满足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敏感期。

如果孩子对物品所有权有严格要求,不愿意分享,那就不要强迫孩子。之前涵涵不爱分享,爷爷奶奶总说她小气。可等她过了那一时期渐渐就好了。

现在就算自己新买的包包,或者玩具,她也会毫不吝啬地给我小侄女,有什么好吃的,就算只剩一块,也要分给妹妹一半。

如果宝宝要求重来一次,实在没办法实现,那要接纳宝宝的情绪,不要谴责他无理取闹,而是要尊重宝宝发展的心理特点。

如何利用“秩序敏感期”培养宝宝的好习惯?

1. 培养宝宝爱整理的好习惯秩序敏感期内的宝宝,最喜欢就是物归原位,见不得跟之前摆放的不一样。

那么我们可以趁机培养宝宝爱整理的好习惯,引导孩子整理玩具等。

当然,有时候宝宝不收拾玩具,并不是因为他懒,而是“好大一片”,他觉得自己没能力完成。

试着想一想,当你刚搬家,面对一大堆的东西要收拾,是不是也压力山大。

孩子也是一样,我们可以趁机跟宝宝一起收拾,培养他做事情的条理性。以及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

2. 引导宝宝遵守规则之前跟涵涵一起去杭州玩,恰逢“宁波老虎吃人”事件刚刚发生。我们在一起过马路的时候,涵涵问我说:“妈妈,为什么那位阿姨不等绿灯就过去了呢?”

我就趁机告诉她,过马路需要遵守的规则。

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看手机的时候不要把声音放太大影响他人,不能随便摘公园里的花等等。总之,孩子秩序敏感期内,都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好时机。

3. 培养孩子的生活规律比如9:00上床睡觉,等等睡眠规律,以及进餐规律等,孩子都喜欢有秩序的环境,这能带给他们安全感。

还有就是亲子阅读也能养成规律,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长期坚持亲子阅读的家长,肯定会发现,睡前讲故事,仿佛就是一道必须进行的程序,不然孩子再困也不睡,非得把程序走完,哪怕讲一本故事也行。

还有外出后,进门先换拖鞋,然后洗手换衣服等,这类生活程序,也可以借这个时机,培养成好习惯。

4. 促进智力发育秩序敏感期是为孩子智力打造基础的最好时机,能初步的帮助他进行思考和逻辑因果的推演。

比如,之前我们住的房子没暖气,我就告诉涵涵,冬天天冷,晚上睡觉的时候,先脱裤子,最后脱上衣。早上起床时,先穿上衣,然后穿裤子。

涵涵问我为什么呀?我就告诉她为什么这么做的因果逻辑。

现在她也经常自己去推理,去思考,虽然有时推的并不一定对,但爱思考,主动思考这确实是一个好习惯。

所以,先别怪孩子无理取闹,也别怀疑孩子是否有强迫症,可能娃只是在经历秩序敏感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涵涵妈聊绘本专注儿童心理和亲子阅读。爱看书爱研究的妈妈。推崇接地气儿的育儿理念,分享最实用的育儿方法。育儿路上我们携手同行,让更多妈妈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