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使孩子生长发育快速又健壮?

作者:唯有自己强大 06-10阅读:3763次

在中医看来,小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形与神的同步成长,这个怎么理解呢?所谓的形就是指的外形,就是身体,所谓的神就是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始终是把形体、肉体跟精神合在一起,西方有两个词,肉体叫做body,精神叫做mind,这两个合作一起才是life,才是生命,所以这就是说形神要合一,这样养生才比较好。但是这个形和神发育都有一定的规矩可寻。

生长和发育是有区别的。生长代表着一个形体的发育过程,生长是包括形的变化,就是量的变化,发育代表功能性的变化,比如说脏器、免疫系统,这方面功能性的变化叫做发育,合在一起就是生长发育。按一般的规律来讲,小孩越小,他的生长发育就越快,孩子在生长发育期,大体分为以下这么几个时期:胎儿期:从怀孕一直到生长这段时间。这个时间一般来讲是280天,也就是40周,古人叫做十月怀胎,古人的计月的方法是太阴历,就是用农历来计的,这种计月方法,10个月按照现在的算法可能9个月零10天,用这种方法来计算预产期。婴儿期: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婴儿期已初步适应了外界环境,显示出蓬勃的生机,生长发育特别迅速。1周岁与初生时相比,小儿体重增至3倍,身高增至1.5倍,头围增大1/3左右,脏腑功能也在不断发育完善。这一时期处于乳类喂养并逐渐添加辅食的阶段,机体发育快,营养需求高。但是,婴儿脾胃运化力弱,肺卫娇嫩未固,受之于母体的免疫能力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力尚未健全,容易发生肺系病证、脾系病证及各种传染病。婴幼儿的养生,重点就是小孩的饮食和睡眠,主要就是这两点。孩子一般一岁之内会自动的有一个睡眠规律,只要让他符合这个睡眠规律就行。饮食就是按照添加辅食的原则,配合母乳就会比较好。小孩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应该是容易消化的五谷杂粮、粥、蛋黄、蔬菜泥等等,然后慢慢的把辅食变成主要的饮食来代替母乳。

幼儿期:1周岁后至3周岁为幼儿期。这一时期小儿体格增长较婴儿期减慢,但是,学会了走路,接触周围事物的机会增多,智力发育迅速,语言、思维和感知、运动的能力增强。尽管乳牙渐次出齐,但因断乳后食物品种转换,脾胃功能比较薄弱的孩子,容易发生吐、泻、疳证等脾系病证。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大,户外活动逐渐增多,接触面扩大,故多种小儿传染病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发病率增高。幼儿识别危险、自我保护能力差,故易发生中毒、烫伤等意外事故。因此,这一阶段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期保健工作。

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7周岁为学龄前期,也称幼童期。

学龄前期的小儿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力发育渐趋完善。这一时期已确立了不少抽象的概念,如数字、时间等,能跳跃、登楼梯、唱歌、画图,开始认字并用较复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感情,模仿兴趣高、好奇心强是小儿性格特点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根据该年龄段儿童的智能发育特点开展早期教育。学龄前期儿童容易发生溺水、烫伤、坠床、错服药物以致中毒等危险状况,应注意防护。学龄前期由于自身抗病能力的增强,因而疾病也相对减少,但也要注意加强该年龄段好发疾病的防治。

学龄期:7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孩12岁,男孩13岁)称学龄期。学龄期儿童体格发育仍稳步增长,乳牙脱落,换上恒牙,脑的形态发育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更成熟,自控、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均进一步增强,已能适应学校、社会的环境。对各种流行疾病的抗病能力增强,疾病的种类及表现基本接近成人。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要端正坐、立、行的姿势,注意保护视力。要安排好起居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减少精神行为障碍的发病率。学龄期是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家长应与学校配合,因势利导,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文章作者:冯老中医微信:12479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