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霸们告诉你,家庭教育的十个成功秘诀

作者:丫哥家族 07-27阅读:5325次

2017年各大高校录取分数线开始放榜,又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那些被985、211高校录取、神一样存在的“别人家的孩子”,让不少家长和孩子羡慕。

通过去年对68个高考状元的采访,小丫发现这些成绩优异的孩子有着共同的成功秘诀——那就是他们的家庭教育惊人地相似。不信,跟小丫一起来看看!

他们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孩子思考。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如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启示:我们无法逼孩子学习,却可以培养孩子对思考的兴趣。

学霸离不开爱的滋养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大多数状元们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启示:有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

爱学习也爱生活

教育在谈到如何面对压力时,所有的状元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自己的小爱好,烦了就画画,累了就听歌,压力大就去跑步……寒窗十年,只有劳逸结合,学习才会成为发自内心的享受。

启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安徽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启示:对孩子说点什么,不如去做点什么。

学会放手

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一名清华学霸在采访中说,是爸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启示:只有在实践和思考中,孩子才能不断长大,独立,超越父母。

因材施教

有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用对了人,并没有遭到孩子的反感。广东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还会有点自满。对此,父亲义不容辞地演起来“严父”的角色。

启示: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必须根据孩子自身特点,灵活运用。

阅读经典,扩宽思维

腹有诗书气自华,小时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在采访中提到的阅读之路。阅读能让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启示: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从小进行亲子阅读好处多多。

错题集是必备武器

大多数状元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集。做题不在量在质,其实题型就那么多,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完全巩固到位就无敌了。

启示:善于总结、找到方法,才是获得高分的金钥匙。

运动是最好的调节方式

学习是场持久战,没有强健的体魄,很难撑过十年寒窗苦读。采访中98%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启示:从小培养孩子规律作息和运动习惯,令孩子受益终生。

比成绩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比如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等。

启示:家长的最终心愿是让孩子拥有幸福人生。

看了以上这么多共同点,相信你一定会有所启发。最后,小丫衷心希望无论孩子是否能成为学霸,都能拥有幸福感满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