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学生遮挡共享单车号牌,家庭教育vs社会教育,谁的锅?

作者:家长必读宝典 08-04阅读:2347次

近日,共享单车号牌被考研学生遮挡事被刷屏。

把一件没有公共道德的事说得让人同情也没谁了,还敢理直气壮说这是是自己辛苦骑过来的。

把这个问题归结为“素质低”确实没错。明明是服务公众的设施,却被刻意破坏,私自占有,这些人的素质真是够低的。我们必须批评,必须抵制,必须予以纠正。

然而,这仅仅只是素质问题吗?

近几年来,类似的问题并不少见,其原因我相信是很多方面的,但是首要的问题肯定是教育的。

当然教育的问题也是有很多方面的,今天就单说,家族教育与教育方面的。

家族教育 vs 社会教育

今天我们说的是公开道德问题,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说法来表述社会教育,是公共意识。

就这件事来说,我们看一下网友的说法

就从网友反应来说,觉得社会的公共意识大部人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也不是说社会教育就完全没有问题,但笔者却应该这更多的问题是出在家族教育上。

家族教育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没有家教,是如今孩子典型的特征之一。突出在没有基本的文明礼貌。不懂得谦让。凡事以我为中心,根本不考虑他人的看法。我昨天给单位的一个退休职工办了点事情,走在路上遇到了那家的孩子,都上高中了,两眼空洞,面无表情。连个基本的招呼都不打一下,让我特别无语。我当时心底就在想:“这是个什么孩子啊!冷血一个。”

孔子提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层次。一是“入则孝,出则悌。”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尊重长辈;二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为谨慎,遵守诺言,对大众有普爱之心。三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要接受一定的文化知识。这三个层次分别指向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知识教育。而且,次序不能颠倒,否则就没有了效果。先要成人,才能成才。先得修德行,其后是在社会中锻炼,接受思想教育,只有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完善个人的道德良知、行为习惯、价值养成等,才能为今后的求学奠定牢固的基础。现在我们的根基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本末倒置,门风没有建好,就跳过前面两个层次,直接奔向知识灌输、应试技巧的培训,满脑子都是学问,却没有任何的教养。能够说出流利的ABC,能够知道天文地理常识,能够快速掌握速算的口诀,但就是没有做人的教养!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底层的根基夯实不牢固,怎么会让孩子健康地发展下去呢?

家教不严厉,起码的规矩意识没有,这些都是重大的隐患,会危机孩子的一生。看到一则事例,有家公司招聘员工,到了面试的环节。这些入围者到了休息室后,大家都坐在原地闲聊,说说笑笑。只有一个男孩把休息室座位下的一些小纸团捡了起来,让后丢弃到垃圾筐里。过了几分钟后,主考官走了出来,告诉所有的应聘者“面试已经结束了。”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谓。孰料,录取者正是那位主动捡起垃圾的男子。原来,地上的纸团正是主管官们精心设计的一道面试题,用来测试应聘者是否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

什么是素质?爱因斯坦说“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知识都忘掉,剩下来的就是素质。“”这从另外一个层面证明了家教的重要性。我们身上的良知、行为、思维模式等综合在一起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个人素质。知识永远没有内在的修养重要。

古代教育子女,每家都有严格的规矩,而且都是从小孩子时期抓起得。起床,穿衣,吃饭,请安,到底要怎么做,家里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违反,就要家法伺候,进行严格的惩罚。要么是杖打,要么是罚跪,要么是面壁思过,必须要有一定的惩戒措施。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一旦定性了,纠正起来就特别困难。可是,我们现如今,却没有如此的理念。孩子犯了错误,也不怎么深究,大人们总认为还是个孩子,人小不懂事。在如此想法的驱使下,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连续犯错,他还会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把个人的过失推出去。最后,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大问题变成了顽疾毒瘤,病入膏肓,孩子彻底弄出了祸端,悔之晚矣。就像某明星的儿子,虽然才艺双全,但是道德败坏,家庭教育不到位,他依仗着家庭厚实、父母们的娇宠,做出了违法乱纪的事情,最终深陷囹圄。

这位明星孩子的悲剧不是个例,孩子的家庭教育绝对是头等的大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孩子在家里呆得时间多与学校,受父母影响最为深刻。而且在他们的启蒙阶段,最早的教育都来自家庭。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让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家庭教育理应重视并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