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专家陈禾:怎样陪伴自主意识敏感期的宝宝?

作者:陈禾教养智能 08-31阅读:5734次

孩子1岁半了,早就听说2岁宝宝很难侍候的妈妈,不敢不认真求师访友,讨教“应付”的招数。用“招数”来驾驭孩子,当然是走着“管教”的路,于是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态等待着被孩子折腾的到来。而另外一些妈妈,看多了一些教养类专书,这时仍然不慌不忙。这两者的重足屏息就在于后者信者有底,因为教养的招数再精妙,也要“看疗效”才知道,而拥有教养智能的父母,醉的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路,对于孩子可能有的诉求,以及发生的逆反行为,早就心中有数。

我这里不打算比较各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手段孰优孰劣,只是针对一般父母,在面对处在自主意识敏感期宝宝的“抓狂”行为时,应该怎么做?哪些是必须先学会的“本领”?哪些是现场应变需要用上的“招式”?(我这里借用“招式”这个概念,只是投某些家长的“所好”。教养智能其实只有策略,没有招式,教养的手段只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而设计的方式方法。)

以“智慧”来研判父母的应对方式

养育孩子,最简单、也最笼统的说法就是“陪伴孩子成长”,但怎么陪伴?这就取决于父母的智慧。

所谓“智慧”,就是能够把掌握了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实践,并且能够用得恰到好处。是的,智慧来自生活实践,无关学历,也不受身份和年龄所影响,但是却受到学习能力、思维习惯、价值观和个性的制约,所以每个家长在和孩子互动时候表现出来的智慧,就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应对敏感期宝宝的“抓狂”,使自己能够引领孩子共同成长,亲子教育要求每一位父母都在成为家长后,完成两个学习任务,使自己的智慧能够充分发挥,不至于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进退失据。这两个学习任务中,首先必须从亲子关系的理念上建立以下三个认同,你做到了,才会有运用智慧的条件:

1.明确自己的家长定位:

在家庭逐渐社会化的今天,家长再也无法紧握居高临下的威权,孩子也不可能成为父母的附庸。所以,无论你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人格上和孩子都是平等的,你必须接受“孩子是独立个体”这一事实,学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要,学会和孩子平等对话,这样,你才能被孩子接纳,并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父母虽然是宝宝成长的领航员,但同时也是共同前行的合作伙伴。

2.了解并接受自己的特点:

家长对自己的个性特点,生涯规划、价值意识,乃至于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都必须有个客观的“警觉”。不了解,或者虽有所了解却不承认不接受,你就没有学习能力。例如急躁的个性,你承认确实存在,那么,在面对孩子做出不如预期的事件时,你就会有所警惕,不会立刻火冒三丈,做出不理智的回应。再如急功近利的思想,你承认有这倾向,那么在面对孩子拒绝你的指示的时候,你才会警觉,因而就会容许孩子去做并非你设想好的事。

3.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点:

孩子的特点,特别是敏感期的种种特点,就算不能全面了然,至少也要大略掌握。能够知道宝宝想干什么,你就不会认为他“抓狂”,你才能够把握分寸,做出适时适度的回应。能够了解孩子的本性和他想做某件事的原始动机,你就不会埋怨他“总不听话”,你就知道他并非“叛逆”,不是有意和你对着干。这样,你就会随时检讨自己的言行和改去对孩子颐指气使的习性,你才会尽可能地去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愿望。

这三个认同十分重要。能够做到,你就能够拥有一定的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比如入厨做菜,只要你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到超市买来全部的食材,但是食材怎样处理?怎样搭配?怎样烹调?即使你看着菜谱,看着钟表,一边动手操作,也不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为什么?选用什么食材、怎样处理、怎样烹调,这都是知识,学了,记忆了,你就懂得。但懂得未必就有行动能力,有行动能力未必就能够做得恰到好处。行动能力和行动的细节掌握来自经验的积累,能够把经验用于掌控整个操作过程,那是智慧。教育孩子也一样,你学会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只是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去实践,那是智慧。但这智慧的运作是有条件的:你必须知己知彼,能够警觉自己和孩子在互动中可能受到的种种干扰和歧见,你的智慧才能发挥出来,才能适时适性地运用自如。

父母都不能忽略的“亲子连接”

第二个学习任务是对事对人的“态度”。态度决定了做事的成败。但“态度”这个概念很不好掌握。古人说“诚于中,形于外”,心里想着什么,就会让这种想法带动的情绪表现在行为上,所以“管教模式”中的种种招式,即使你想得十分周到,也会因为心中没底,实行起来,诚意受到质疑,可信度无法换取信任,这当然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父母们要求在教育孩子时胸有成竹、信心满满,他就必须在以下三组修炼上好好用心,修炼出足够的能力。作为基本功的这些能力修炼,永远没有毕业,可以这么说:能练得几分功,就有几分智慧。这三组基本功是:

1. 互动的能力:

就是“轻柔慢”三字诀:说话轻柔、对人柔和、生活节奏放慢。现代社会样样讲求快,但孩子的特性却是慢,你若不在行为上向他靠拢,就不能走入他的世界。

2.内在的反应力:

就是我经常说的“三心两意”,也就是耐心、细心、用心、在意和创意。这五种能力人人都会说,但能够做到的寥寥无几。养育孩子,和孩子互动,没有这五项功底,智慧就会远离,但从事这五项修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3.亲子关系的基石:

这个基石就是“爱与信任”。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发生于内在心灵的感觉,只有让对方亲自感受到的才是爱,现代父母很能说,天天把爱挂在口头,或者大张旗鼓地通过某种物质或行动来向孩子表达爱与关怀,在这种“爱的攻势”下孩子仍然没有感受,那是因为缺乏信任,更直接地说,是缺乏互信。

修习“教养智能”的父母都具备上述这些能力,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只需要做到“有质量的陪伴”,不需要出什么花招来“管教”。

应对敏感期宝宝的“恐龙战略”

走“管教模式”的育儿之路的家长讲求见招拆招,以招式取胜,他们不强调修炼,而大搞培训。所以这类家长一般都会很累,特别是“心累”,经常都为孩子的事寝食难安。他们应对敏感期宝宝的思路其实很简单,或找师傅的家传秘技,或无师自通地发明了许多绝招,或者借鉴了其他家长的“宝贵经验”,或者接受了某些没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万事通专家”的建议,于是我们看到了以下各种策略:

放养:宝宝想怎样就怎样,只要不出乱子,便不加干预。表面上看这是讲求民主和尊重孩子,事实上是在逃避责任、是无作为。宝宝想做什么,危险性该由家长来评估,避开危险的能力该由家长来传授,一次体验的结果能够给他获得什么教育该由家长来帮他总结,遭遇挫折时家长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宽慰,家长既然是宝宝前行的领航员,怎能弃之不顾?特别是现代大脑发展研究告诉我们,孩子大脑神经网络的优化和功能的统合必须在0-3岁完成,错过这个黄金期,就只能追悔了。

斗智斗勇:有些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宝宝善于观颜察色,并且不断地测探家长的底线,一有机会就为所欲为,所以家长应该和宝宝斗智斗勇,迫使宝宝服从。这种主张把宝宝和家长放在对立面,根本违背教育原理,何况宝宝也没这么大的智慧,更不会存心和家长“斗”。如果家长以这种方式来和孩子互动,孩子将渐渐学会只求目的不择手段,变得是非不分,耍赖撒泼,种种负面习性养成以后,就很难教育了。

反向操作:家长违背教育原理,只要求宝宝听话。既然宝宝总是“反对派”,那么就耍点儿“阴谋”,要宝宝向东,就故意要他向西;要宝宝穿鞋,就故意叫他光着脚板。结果宝宝除了是非不分之外,还知道了家长不能信任,渐渐学会独断独行、撒谎,任何事情都不敢和爸爸妈妈说。当然,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个性越来越孤僻。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宝宝,后果长成怎样也就可想而知了。

冷处理:先干预、否定宝宝的想法或行为,触发了宝宝的抗拒情绪,在宝宝啼哭或撒泼后,便撒手不管,任由宝宝去发泄。有家庭教育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教育手段,事实上,这种互动方式只能让宝宝的负面情绪不断滋长。宝宝经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总是觉得自己做错事情惹得父母生气,心中充满负疚感,经常处在恐惧与不安中。除了没有安全感之外,还背负着自责的心理枷锁。

胡萝卜和大棒:用奖赏来鼓励宝宝听话,用责罚来警戒宝宝的不听话。表面上看是赏罚分明,很讲原则。但事实上,这等于向宝宝传达一个信息:我说什么,你就得听从;我说做什么,你就不能不做。这种教养方式和传统家庭教育一样,以家长为中心,忽视宝宝的自主需求。其结果除了宝宝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以外,还学会了以讨好父母换取好处,进一步学会了和父母讨价还价,忽略了体验学习的目的和价值意识的培养。

讨好与迎合:和“放养”方式不同,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一味溺爱,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忽视教育的需要,宝宝要什么给什么,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甚至主动提供各种方便,只求宝宝不来烦他。宝宝知道大人对他疼爱,于是养成需索无度,而家长却与取与求,结果养成了宝宝种种的坏习惯,不爱学习、没有动手能力、情绪化、不讲理和依赖性等种种不良后果渐渐形成。

打到你不敢:这种古代的教育模式在今天仍然有人奉行,而且还经常以孩子乖巧来夸耀自己的成就。打这功夫都可以无师自通,但“敢打”确实不是每个都愿意做,能做到的事。“打到不敢”确实能让孩子以后不再烦他或惹他生气,见到他便躲得远远的。

上述这些管教方式方法,其实都只有管,没有教,因为方式方法不合理、不可行,结果当然无效。

有效可行的“双赢策略”

有效而可行的教养模式是亲子双赢的“共同成长”,它没有一定的招式,重点在解决孩子的问题:“孩子不懂,引导他去探索,于是在体验中慢慢就懂得了”。处在自主意识敏感期的孩子所以会有许多怪异,甚至是不合理需求的行为,其实只有一个目的:“我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么,你想办法让孩子在能做可做会做的方式下高高兴兴体验一把,他还会和你“对着干吗”?而作为父母,你的目的不就是在保护孩子安全的需要下去支持、指导或帮助孩子完成探索求知吗?都做到了,那不就是“双赢”?

“双赢”绝不是一场斗智斗勇的竞赛,而是根据教育理念设计的一系列可行有效的教育手段。这套互动教育的秘诀在于,家长充分运用智慧,主动地为满足宝宝的探索热情和追寻自我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并且适当地应用一些谋略,让宝宝在弹性思考和多种选择下,感觉到即使某个要求不是自己原先所期望的,但家长仍然支持他的做法,满足了他的需求。

教养的双盈策略没有太多教条,更没有既定的招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许多培训机构在开班教授“管教”,却没有《教养培训班》的原因。因为教养能力全在智慧,而智慧不是一种技术,是内在的信念、心理素质的表现、观察与思考、分析、综合能力的运作,和实践亲子之间的共同理想及美好愿景的追求过程。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智能”,在现代亲子教育理念下,我们将它统合称为“教养智能”。

有了教养智能,父母与孩子都能够在爱与互信的统合下轻松度过“恐怖的2岁”,步入3岁的璀璨缤纷的童真世界。

陈禾,亲子教育专家,新浪育儿专家问诊微博每日答疑金牌专家,著有《教养智能》。

版权声明

“陈禾教养智能” 公众号发表的文章都是陈禾本人的原创作品,受版权保护。任何人或亲子教育机构、网站、报章杂志或家长群,都欢迎建立连接,若要求转载,必须获得陈禾本人的授权,否则将以侵权处理。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 @陈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