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需要从根本上着手

作者:互联网 07-18阅读:2402次

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需要从根本上着手

新闻背景: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对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小学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园组织测试等行为,将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三水三心评论:

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顽疾。教育部门多年前就开始进行治理。比如,2011年12月,就发出《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要求各地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小学违规举行入学考试的现象进行督察和整改。

再比如,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39号)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但这么多年过去,幼儿园的小学化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甚至在有些地方,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我所在的区域一所幼儿园,竟然在开设英语课,讲起音标来了!

那么,为何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而“幼儿园的小学化趋势”却越来越严重呢?

第一,依靠行政手段治理,效力有限。

禁止幼儿园小学化,是由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提出要求,这是典型的行政规章,对体制内的幼儿园是有约束作用的,尤其是公办幼儿园,因为,教育部门,管着公办幼儿园的人、财、物,不按照规定办学,人没有,钱没有,物也没有,甚至可能园长的帽子也没有。想想,什么都没有,公办园是不是将寸步难行呢?

但各种私立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不受此限制——他们只按照市场的需求办事——家长有需求,他们就迎合家长的需求,这本质上就是社会力量的商业属性,他们的人财物都是家长给的,家长愿意给,谁管得了呢?

所以,商业属性不能依靠行政规章去约束?再举一例,近年来,教育部门发布了多少“减负令”?我想,没几个人能数得清,可效果如何?越减越重!

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需要从根本上着手

第二,依法查处违规现象,难度太大。

或许有人要说教育部门不作为——既然明令禁止,为什么还与很多机构“顶风作案”呢?本人曾在教育部门工作过一段时间,深知其中之味!以我熟悉的一个县的教育部门为例,总共不到30个人的编制,从学校抽调30余人,共60余人,分成了12个科室,平均每个科室也就3-5人。幼教科还算不错,共有5个工作人员。

辖区内有多少幼儿园和社会机构呢?据不完全统计,公办园20多所,民办幼儿园50多所,各种涉幼培训机构上千个!在、就这5个人,从早跑到晚,能查几个?就是把教育部门所有的人都派出去,又能查几个?

所以,只能采取一种办法,有举报再去查!可家长和民办幼儿园早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攻守同盟”,岂会举报?

你说,这种禁止,没有后续的检查和处理手段,是不是形同虚设,如同废纸一张?

第三,改变人才选拔机制,才是根本。

行政命令不起作用,依法查处又基本不可能,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一是从管理的角度,发现一起,重处一起,形成“以儆效尤”的氛围。

刚才说了,由于管理资源欠缺,只能采取先有举报再有查处的管理方式,那么,就应按照“乱世须用重典,矫枉难免过正”的策略,对一些违规幼儿园和社会机构,从重处理,发现一起,吊销一个办学许可证。

只不过,又会出现一个问题:吊销了办学许可证,这些孩子又到哪里去读书呢??还不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来负责解决!

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需要从根本上着手

二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加强宣传,引导家长,树立争取的教育观念。

改变一种风气是困难的,改变人的思想尤其困难。十多年前,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再起跑线上”,影响了多少人,改变了多少人?而现在,谁敢说“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各种教育教学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对教育基本观念的普及,要让家长意识到,教育不能揠苗助长,要循序渐进,要让家长知道,在幼儿园进行小学阶段的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迄今为止,教育部门发了那么多的“禁令”,自己真搞明白为什么没有?我持怀疑态度)

只要家长不跟风,“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没有市场,没有了市场,谁还会那么干呢?你就是法令要求他“幼儿教育小学化”,他也不干!

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需要从根本上着手

三是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加快升学制度的改革步伐,改变人才选拔机制。

其实,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症结,其实在于人才选拔机制上,也就是说,“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高考指挥棒指挥效力的下移。我现在来捋一捋:好大学可以找到好工作,于是,人们需要尽力考上好大学;好的高中上好大学的比例高,几率大,于是,人们要尽力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初中生如好的高中比例高,几率大,于是,人们要经历进入好的初中;同理,好的小学进入好的初中几率也高一些,于是,要尽力进入好的小学;请注意,重点来了,好的小学不是顺便进的,大多有一个面试的环节——明白了吗?

所以,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象,症结在于“唯分数论”的人才选拔机制!

可事实上,“唯分数论”是目前唯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在社会治理上,选择科学还是选择公平,一直是一个难题,对外、与我们这个人口基数极大的国家来说,可能公平是最有限的选择吧!

所以,我最终的结论是,这个“禁令”,或轰轰烈烈从上传到下,各地会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传达文件精神,但最终,无疾而终——因为,你想要改变,有没说清楚为什么要改变,家长不认同,市场不认同,人才选拔机制也不认同,成为一张废纸,就成为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