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的O型腿都是出生后造成的,宝妈没做好三件事,娃易成受害者

作者:母婴参考 12-07阅读:2524次

文 | 幸孕姐

腿型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很多人面容姣好,却因为腿型不好被人嘲笑,尤其是女生,如果是O型腿,给人的印象分可能会大打折扣,据儿科医生多年临床研究发现,92%以上的孩子的O型腿都是因为后天因素造成的,下面一起看看医师们的解答。

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一、如何判断?

医生上将O型腿成为“罗圈腿”,属于一种腿部发育畸形疾病,主要判断方式如下:

2岁以内的宝宝,骨骼尚未定型,所以判断起来会稍微困难一点,父母可以让宝宝平躺下来,握住其双脚,然后慢慢向后拉,观察他们的膝盖能否自然并拢;

2岁以上的宝宝,骨骼基本定型,可直接用肉眼看出,让宝宝双脚对齐时,观察膝盖的状态,如果无法自然并拢,则为O型腿,反之,则不是。

遗传学研究证明,O型腿的遗传取决于染色体携带的基因,但除非是罕见遗传病,例如软骨发育不全会被遗传到严重的O型腿,其他基因都不会,由此可得O型腿受先天遗传基因的影响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后天造成的。

二、危害及建议

在医学上,其实O型腿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具体的分辨方法如下:

1、若膝盖之间的距离小于3厘米,说明是轻度,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宝妈不必过于担心。

建议:可以通过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才改善,可多吃牛奶、虾皮、木耳等食物。

2、若膝盖之间的距离在3~10厘米之间,则为中度,因其股骨和胫骨的位置无法维持平衡,宝宝走路时容易将身体重心集中在膝盖的外侧,长期如此可能会给膝关节造成损伤,出现膝关节疼痛或者关节炎。此外,中度的O型腿还会影响美观,宝宝未来可能存在自卑心理。

建议:需要及时干预治疗,可采用注射维生素D2、D3的方式改善,此外要注意加强户外运动,调整饮食结构。

3、若双膝距离大于10厘米则为重度畸形,可能会使得膝关节内侧软骨面磨损,诱发骨性关节炎,在中年时候可能还会影响到正常的行走,脚底板经常疼痛难忍,且无法根治,日常生活苦不堪言。

建议: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矫正,且还要定期检查,以免复发。

三、父母这些疏忽,易造成宝宝O型腿

1、缺乏维生素D

这种营养物质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宝宝骨骼及牙齿的健康都离不开它,一旦缺乏可能会干扰婴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和成长,从而出现O型腿,严重时甚至会诱发佝偻病。建议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摄入10微克的维生素D,1岁以上的每天摄入15微克。

2、过早站立或者行走

宝宝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宝妈可能比较着急,所以过早让宝宝学着站立或行走,殊不知他们的腿骨还未定型,且其中的钙质沉淀少,长时间的站立容易让其压迫变形,将来出现O型腿或X型腿。

3、经常绑腿

这是很多地方的习俗,因为新生儿的腿看起来不直,所以把他们从上到下包裹严实,并捆绑成蜡烛的形状,俗称“蜡烛包”,以为这样可以让腿变直。事实上,新生儿腿不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大约需要到1岁半左右才会慢慢变直,到 5岁半才会定型。经常绑腿反而会限制其骨骼发育,将来更易出现O型腿或X型腿。

除此以外,经常坐学步车也可能导致宝宝的腿部骨骼发育畸形,出现O型腿。(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