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张姐家的宝宝三个月了,壮壮的,特别能吃。宝宝的奶奶觉得奶粉费钱趁张姐上班的时间就给宝宝米糊吃,有一次宝宝吃完一碗意犹未尽的样子,奶奶又给弄一碗。当天宝宝就没睡好,后来一直闹,张姐以为他吃撑了,也没在意,一直没便便,也没在意,只当是便秘了,最后宝宝闹得实在有点凶了,而且吐了!是那种喷出来的吐法,张姐才觉得不对,带着去看医生,肠套叠!而且一段肠子已经坏死,只好手术。那么小的宝宝,被五花大绑起来手术,还好多天留院观察,张姐哭得要死。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就是急腹症的一种,而且是婴儿期最严重的外科急症之一。孩子的肠子异常地逆向蠕动,前段肠子套入后段肠子的管腔中,形成肠阻塞,套入的肠道因缺血发生水肿,肠壁静脉怒张破裂出血,从而出现血便。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导致中毒性肠麻痹、肠坏死、穿孔,甚至休克、死亡。
2个月~2岁为“高危年龄”
发生肠套叠的高危年龄在2个月到2岁之间。在这个时期的宝宝中,他们的胃肠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特别是一些肥胖的小婴儿以及1岁左右的孩子,发生一些急腹症的几率会更高一些。因此,这个时期的宝宝在出现腹痛症状时,家长得警惕。
肠套叠的病因
孩子在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相对来讲消化道发育尚不成熟,功能较差,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父母不了解这个特点,有的随便给孩子吃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会使肠道负荷更重,诱发肠蠕动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
五大症状早期判断
腹痛、哭闹——宝宝肚子痛时最初表现出症状,在出现这个症状时,宝宝会有阵发性地哭闹,有时候宝宝还会缩住双腿,或者用手抓腹部位置,脸色发白;
呕吐——宝宝在哭闹时伴有呕吐;
便秘——肠套叠时,宝宝的肠子堵住了,就会发生便秘的情况。所以,肚子痛,特别是没有大便的宝宝,父母应提高警惕;
腹部包块——医生可以可以在宝宝的右肋缘下面或肋上摸到包块,父母也可以试试;
血便——在8~12小时后,宝宝就会出现便血症状,会拉带血的便便,此时父母应及时送孩子就医。
家长想要给宝宝分享美食,可是也要了解小宝宝的辅食添加原则哦,下面宝宝辅食添加的3大误区,妈妈们赶快来看看吧。
误区一: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
4~6月龄是辅食引入的关键期,不能早于4月龄,也不宜迟于8月龄。至于是4个月添加还是6月要看宝宝具体发育情况。但目前WHO推荐正常足月儿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
对于尚未具备添加辅食的宝宝,过早添加辅食由于消化功能不完善,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而过晚添加会因营养摄入不足而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宝宝会出现拒绝吃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食物的情况。
误区二:辅食添加过多,忽视了奶的摄入量
在6~12月龄,母乳(或配方奶)仍是宝宝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是首选食物。按照我国《婴幼儿喂养建议》提示,6~12月龄的宝宝应保证每天摄入的总奶量在800毫升左右,这一点一定不能忽视。
另外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初生后4个月从妈妈体内给宝宝的铁剂已经消耗,此时宝宝需要通过食物来补充铁营养。首先给5克米粉(相当于一平汤勺),用温水调成稀糊状喂食宝宝,如果宝宝消化较好,大便正常,间隔3-5天可以增加米粉量到10克,以此类推。
误区三:不知道辅食添加的基本顺序
结合国内外婴儿辅食添加指南,基本的食物引入顺序是:
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动物性食物(如畜肉泥、鱼,禽、蛋羹,等)→蔬菜泥和水果泥。
建议动物性食物添加的顺序为:
肉泥→鱼泥(剔净骨和刺)→肉末→蛋黄,最好1岁以后吃全蛋,如蒸全蛋。
6~12月龄辅食添加指南
(1)食物种类
6月龄:强化铁的谷类食物(米粉)、肉泥、根茎类和瓜豆类蔬菜泥、果泥、鱼泥等;
7~9月龄:烂面、碎菜、碎水果、蛋黄、肉末、鱼末、豆制品等;
10月~12月龄:碎馒头、软饭、碎肉、馄饨、水果块(条)。
(2)食物的形状
6月龄:强泥糊状食物;
7~9月龄:末状食物;
10月~12月龄:碎状食物。
(3)量
6月龄:由1~2勺增至1餐;
7~9月龄:1~2餐;
10月~12月龄:2~3餐。
1岁以内的宝宝的食物中不用添加食盐,还应少糖、少油。
另外,稀粥、菜汤、肉汤,含水量大,但能量密度低,而且还增加了肠胃负担,不宜经常食用。喝了过量的汤水还会影响母乳(配方奶)的摄入,这正是影响宝宝奶量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