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猫比狗更依恋主人,与人类婴儿更相近

作者:萌犬萌宠 10-04阅读:2768次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宠物。对于上班族来说,宠物的陪伴让人减少了许多独处的孤独感。挑选宠物时,猫和狗是大部分人的首要选择。很多人认为狗是忠诚的,需要主人陪伴的;而猫是高冷的,自己也可以玩得自在开心。但一项最新的研究,可能要让人们改变一下印象中的“刻板偏见”——猫与狗一样,和主人有着深厚的依赖关系。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人与动物互动实验室的动物学家 Kristyn Vitale 和她的同事们着手去了解家养猫科动物和它们主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直到现在仍被忽视的研究领域。Kristyn 表示,人们对狗与人之间的依恋关系进行过多项研究,但对猫与人之间的依恋关系则研究甚少。

研究人员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发表了这项研究。其结论认为,猫和狗一样,在与人类的关系上表现出很好的社会灵活性。同时,大多数猫咪都习惯安全地依附于它们的主人,并把它们的主人作为一个新环境中的安全来源。

所以,广大的“铲屎官”们不必再自怨自艾,不管你的小猫看向你的眼神有多么不屑,它心中还是爱你的。

当然,对于长期和猫生活在一起的人来说,这个发现或许并不会让他们感到惊讶。但该研究至少表明了两件重要的事情——首先,我们似乎在概念上低估了猫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此外,它还表明,狗在与人类建立安全的社会关系方面并没有形成垄断。

猫咪依恋“铲屎官”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是从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起来的,其认为,人们在生命早期形成的依恋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安全型依恋;以及三种缺乏安全感的类型,包括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人会因为“看守者或监护人”的存在而感到安慰;焦虑型的人通常会有粘人并且过度依赖的倾向;回避型的人似乎是表现最为冷淡的;而矛盾型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各种纠结矛盾的行为,主动寻求关注,然后又抗拒关注。

安全型依恋已经在婴幼儿领域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许多相关研究都被认为这种依恋关系对于婴儿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给婴儿提供舒适、安全和自信等心态的来源,让他们敢于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冒险。

而之前对狗的测试,表明在一个安全依恋关系中,当一条狗处于陌生环境时,它只有在与主人相聚后,才会放松下来,进而继续探索新环境。另一方面,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则会让狗持续性地表现出压力行为,要么过度依赖人类,要么尽可能地回避人类。

为了探索小猫和成年猫与它们的主人之间的关系,Kristyn Vitale 和她的同事对 79 只小猫和 38 只成年猫进行了这两种依恋类型的测试。

首先,他们将测试的猫和它们的主人同时放在一个房间里,它们的主人坐在一个有标记的圆圈里,如果猫走进这个圆圈,主人就可以和它互动。持续两分钟后,主人离开房间,留下猫自己独处。再过两分钟,主人返回到房间里,重新坐到那个圆圈中。

整个测试过程都被拍摄下来,随后科学家们分析这段视频,将猫咪的依恋类型进行分类。

成年家猫只参与了一次测试,但小猫们接受了两次测试——第一次;以及在两个月后,39 只小猫都接受过为期 6 周的训练和社交课程,又进行的一次测试。另外的 31 只小猫则作为实验的对照组。

通过观察,Kristyn Vitale 团队发现猫与婴儿、狗一样,有着不同的依恋类型——安全依恋、不安全的矛盾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也就是说,当猫与主人重新相聚时,安全型依恋的猫会向主人打招呼,然后回到放松的探索中(安全的基础效应),而不安全型依恋的猫则会表现出过度粘人或者回避它们的主人。

在这群小猫中,有 9 只始终无法进行归类,应该都是猫中特立独行的“人物”了。但是对于另外的 70 只,有 64.3% 的小猫被归类为安全型依恋,剩下 35.7% 的小猫被归类为不安全型依恋。而且,是否受过训练与安全型依恋没有任何关系。一旦其中一种依恋类型被建立起来,它似乎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对于成年猫来说,结果也十分相近——有 65.8% 的成年猫表现出安全型依恋关系,另 34.2% 的成年猫表现出不安全型依恋关系。

猫的社会认知能力被低估

更为有趣的是,小猫和成年猫的这些比例(64.3%和65.8%)与人类婴儿的 65% 安全型依恋关系比例非常接近。与狗进行对比,猫的安全依恋比例略高于 2018 年发表的一项针对 59 只宠物狗的测试——这些狗中有 61% 是安全型依恋的,39% 是不安全型依恋的。

这种和人类婴儿相近的安全型依恋关系比例,不管在成年猫还是小猫身上都得到了验证,而且在小猫成长过程中接受了社会化干预之后,其结果仍然存在。这表明,这种安全型依恋关系在成年后是稳定存在的。

Kristyn Vitale 对猫的依恋行为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依恋行为一直被认为与生物学有关。

“这意味着一些行为有助于提高依赖个体生存的可能性,”她说。“在人类社会中,依恋行为,比如哭泣会得到一些安慰,或者待在他们的看护人附近,以免受到伤害等。而对于宠物猫来说,它们生活在一种依赖的状态中,主人为它们提供所有的食物和照顾。所以看到它们对人类主人有依恋行为并不奇怪。”

但让 Kristyn Vitale 感到惊讶的事情是,这种依恋关系的比例与婴幼儿的依恋关系是如此相似,这证实了研究人员此前的猜测,即猫的社会认知能力到目前为止一直被人们所低估。

她表示:“尽管人们对猫的社交行为有许多‘刻板印象’,比如它们都很冷漠或者不依赖主人。但这项研究表明,大多数猫都是很安全地依附于自己主人的,并且在有外界压力时,把主人当作自己安全的来源。”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心理学家在争论诸如“安全依恋关系”这样的测试究竟意味着什么,但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它们有助于显示出个体之间的关系。目前,大多数类似的测试都是在人类身上进行的,尚不清楚不同的人际关系类型会如何影响人们的后半生。

对于未来计划,Kristyn Vitale 表示她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对猫的行为和动物福利产生影响。下一步,她们计划对数千只猫进行跟踪调查,深入探究社会化和培育机会是否会影响依恋的安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