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是女性常见病,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因乳房疾病到门诊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那么,常见的乳腺疾病有哪些呢?
一、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多数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女性,以初产妇多见。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
病因:
常常继发于乳头皲裂、乳房过度充盈、乳腺管阻塞。
1.乳头皲裂:由于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未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口内,且固定于一侧的哺乳时间过长所致;
2.乳腺管阻塞:不完全吸空乳房、经常不规律性哺乳及乳房局部受压;
3.细菌入侵;
4.乳汁淤积:初产妇哺乳无经验,乳汁多,婴儿往往不能把乳汁吸尽,致使有多余的乳汁淤积在腺小叶中,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临床表现:
病人常感觉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等。伴随炎症的进展,患者可有寒颤、高热、脉搏加快,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发病早期,患侧乳房表现为蜂窝织炎样,数天后可形成脓肿,脓肿可以是单房或者多房。
诊断与治疗:
上述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血常规及彩超,基本上可以明确诊断。
1.脓肿形成之前:
(1)早期仅有乳汁淤积的产妇全身症状轻,可继续哺乳,采取积极措施促使乳汁排出通畅,减轻淤积。用绷带或乳托将乳房托起,乳汁淤积期患者可继续哺乳。
(2)对乳房肿胀明显或有肿块形成者,局部热敷有利于炎症的消散,每次热敷20~30分钟,3次/天,严重者可用25%硫酸镁湿敷。
(3)抗生素使用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抗生素,根据病情或口服或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
2.脓肿已形成:
根据脓肿的位置,选择合适的脓肿引流方式。
患者可不停止哺乳,因停止哺乳不仅影响婴儿喂养,且提供了乳汁淤积的机会。但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以吸乳器排空乳汁。若感染严重或形成脓肿,应停止哺乳。
预防:
1.保持乳头清洁,经常用温肥皂水洗净,如有乳头内陷者更应注意清洁,不要用乙醇擦洗;
2.养成良好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将乳汁吸尽,如吸不尽时要挤出且不让婴儿含乳头睡觉;
3.如有乳头破损要停止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在伤口愈合后再行哺乳。
二、乳腺囊性增生症
也称乳腺病、乳腺小叶增生症、乳腺结构不良症、乳腺纤维囊乳腺病等。本病是女性常见多发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本病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女性高2~4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相混。
病因:
本病系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部分乳腺实质成分中女性激素的质和量异常,使乳房各部的增生程度参差不齐。
临床表现:
1.乳房胀痛:常见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大多数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点,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
2.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外上象限多见;且大小、质地亦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月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扪查时可触及肿块呈节结构,大小不一,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多有触痛,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此外,尚有病程长、发展缓慢、有时可有乳头溢液等表现。乳房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实质上是一些囊状扩张的大、小乳管,乳头溢液即来自这些囊肿,呈黄绿色、棕色或血性,偶为无色浆液性。
诊断与治疗:
根据以上的临床表现,基本可明确诊断。但要注意本病与乳腺癌同时存在的可能,因此需要每隔3-6月复查。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可口服中成药治疗。对于局限性乳腺囊性增生症来讲,月经结束后5天左右复查,若肿块无明显消退或在观察过程中,对局部病灶有恶性病变可能者,应予以切除并作快速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三、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可分为生理性溢液及病理性溢液。生理性溢液是指妊娠和哺乳期的泌乳现象、口服避孕药或镇静药引起的双侧乳头溢液及绝经后妇女单侧或双侧少量溢液等。病理性溢液是指非生理情况下,一侧或双侧来自一个或多个导管的间断性、持续性,从数月到数年的乳头溢液。
病因:
临床表现:
如果出现的乳头溢液是单乳头溢液,多与以下几种乳房疾病有关:
1.乳腺导管扩张症
患有此病的部分患者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溢液的颜色多为棕色,少数为血性。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发生溢液的乳晕区有与皮肤粘连的肿块,直径常小于3厘米,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质软、有触痛。
2.乳管内乳头状瘤
此病以40~50岁者多见,瘤体多发生在邻近乳头的部位,瘤体很小,带蒂并有绒毛,还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触诊患者乳房,有时可发现乳晕下有樱桃大的肿块,质软、光滑、活动。
3.乳房囊性增生
育龄妇女多见。部分患者乳头溢液为黄绿色、棕色、血性或无色浆液样。此病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好发或加重于月经前期。二是乳房肿块常为多发,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肿块呈结节状且大小不一,质韧不硬,与皮肤无粘连,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在月经后可有缩小。
4.乳腺癌
部分乳腺癌患者有鲜红或暗红色的乳头溢液,有时会产生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迹。45岁~49岁、60岁~64岁为此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患者在无意中可发现乳房肿块,多位于内上限或外上限,无痛,渐大。晚期病变部位出现橘皮样皮肤改变及卫星结节。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随病程进展彼此融合成团。
治疗:
肿瘤性溢液:常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导管内乳头状癌所引起。需行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根据术中快速病理而定。
非肿瘤性溢液:常为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等引起,可行中药治疗或手术治疗。
三、乳房肿块
乳腺肿块是乳房疾病的常见体征。良性肿块以纤维腺瘤为最多,约占良性肿瘤的3/4。恶性肿块的绝大多数是乳腺癌(98%),乳腺肉瘤少见(2%)。
临床表现:
1.乳腺纤维腺瘤:
乳房无痛性肿块,很少伴有乳房疼痛或乳头溢液。肿块往往是无意中、洗澡时,或体检中被发现。单发肿块居多,亦可多发,也可两侧乳房同时或先后触及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常为1~3cm,亦有更小或更大者,偶可见巨大者。境界清楚,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无压痛,活动度较大,与皮肤无粘连。
2.乳腺癌:
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若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若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
患侧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下面有一个形象的图来表现乳腺癌的症状:
3.乳房肉瘤
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50岁以上的妇女,表现为乳房肿块,体积可较大,但有明显分界,皮肤表面可见扩张静脉。除肿块侵犯胸肌时较固定外,通常与皮肤无粘连而可以推动,腋窝淋巴结转移少见,而以肺、纵膈和骨转移为主。
辅助检查:
目前,X线钼靶、超声、MRI被称为乳腺疾病诊断的“黄金三组合”。其中钼靶X线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可达85%-90%,因其放射量低,诊断率高,已成为目前临床诊断和普查的一项主要诊断方法。
空心针穿刺活检:在影像学引导下行空心针穿刺活检,行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治疗:
1.随访观察:对于影像学评估考虑良性、肿块较小的肿块可以选择随访观察。
2.手术:对于影像学评估怀疑恶性、肿块较大而影响外观或者患者有强烈手术意愿的病灶可选择手术治疗。对于最终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需根据病理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一分钟乳房健康检测
聆听医学故事了解健康知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微信号nydyf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