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妈原创)坑爹的开口茶(三):开奶茶、七星茶、六神丸

作者:梧桐妈妈大小宝 09-16阅读:4526次

原创作者:梧桐妈妈大小宝

梧桐妈妈大小宝是一位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的妈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任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师从孙时进教授,主攻儿童心理学。著《夏娃的困惑》丛书。希望接地气地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及切身养育体会,让妈妈们真正感到育儿的乐趣和幸福。史上最为来势汹汹的育儿谣言粉碎机,誓当育儿界的方舟子,宝宝健康的卫道士!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水印未删,如有侵权,请告知更改!深表感谢和歉意!

简要介绍一些中成药“开口茶”

限于篇幅,梧桐妈妈简要介绍一些民间常用的开口茶方子,里面有哪些重要成分,可能存在哪些方面弊端,供您参考。

1

著名的香港“老字号”——“开奶茶”、“七星茶”

梧桐妈妈的大宝刚出生不久,一家人还在医院的时候,就有亲戚送来昂贵的开奶茶、七星茶。她神秘地说,“这是香港老字号,绝对没有副作用的。我听说宝宝要出生,前一段时间特地从香港扛回来的!听说吃了这个,宝宝‘胎毒’很快就排干净了,身体好,胃口好,小脑袋瓜可灵活了,特别好带。我家XX亲戚的孩子就吃的这个。”自家老人自然是千恩万谢,心心念着早点儿给孩子灌下去。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著名的“老字号”,看到两个花花绿绿的盒子。

香港的药品监督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妈妈们自然多了一层信赖。“梧桐妈妈,你看,香港的药监局都通过审核了,香港的妈妈们都在喝,这下可放心了吧?”

近几年,开奶茶、七星茶声名鹊起,大伙儿跟风赴港,把这些药品跟着奶粉一同抢购回来。还有不少内地妈妈打听到,在网上“求代购”。

其实,个人感觉,这只是一场成功的营销而已。这些茶,严格意义上并不算“老字号”,这家公司1996年成立,2004年思忖着卖老年保健品,由于竞争对手太多,2006年盯准了婴幼儿市场,一炮而红。老板在被记者采访时得意地侃侃而谈,“小孩出生以后,父母都会被两个最主要的问题困扰,一是小孩不吃饭,二是不睡觉。长期下去,孩子的健康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团队研发了两个产品:‘开奶茶’帮助小孩开胃,消除吃奶粉的燥热;‘七星茶’主要舒眠,让宝宝定惊安睡……孩子应该从出生开始就要用温和的方式来调理身体,不要等到生病才去亡羊补牢……香港对中成药的监督管理非常严格,光资格验证就花费了几千万元……”

注意,关键词是“自主研发”,千万元级别的资格认证(香港药监局HKC中成药通过率很低,大多厂商都扛不过去放弃了。该公司花了很长时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金钱死磕到底,“自主研发”团队还整出些粗糙的文章和使用报告,竟然生生地把这个硬骨头啃了下来。当然,后续带来的利益也是惊人的。不过,能通过HKC的资格验证,有关微生物、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质量把关,还是很靠谱的)。标榜让孩子好吃、好睡、身体健壮预防疾病,多么迎合新妈妈的心理啊!盒子上印着几排字“BB好瞓啲,父母安心啲(宝宝睡得好,父母更安心)”,“儿科至尊,本草世家”,啧啧,让人看了就想买。团队还开发了一个观念——“药食同源”,标榜自己是良心企业,给宝宝吃的是有益的、有药效的食物,而不是药材,安全又有效,可以长时间服用,从而“调理”宝宝身体。

梧桐妈妈就纳了闷了。吃和睡,是宝宝生存本能。如果吃睡不好,不从根源上找找原因,而是塞药,这是什么逻辑?大伙儿怕孩子吃睡不好,还要买药预防、“调理”,又是什么逻辑?正常孩子不吃药,就会生病?把孩子正常现象当病治,不去多多了解他,却一心想着控制他,好让大人自个儿从繁重的育儿工作中脱身出来,做得到吗?这么做合适吗?

该公司老大从我国这一特有的育儿习俗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既然大家都喜欢往孩子,特别是新生儿嘴里塞点儿啥,那就由我们来设计一款安全又有效的玩意,来满足大伙儿的愿望吧。”在食品问题突出的今天有HKC保驾,又迎合了大伙儿崇拜老字号、想解决吃奶粉“上火”问题的心理和塞药的习俗,该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我们再来看看,成分表中都有些啥。七星茶含麦芽、鸡内金、薏苡仁、山药、赤小豆、淡竹叶、甘草。孩子第一口喝的开奶茶,还要多几种成分,茯苓、白扁豆、葛根、陈皮,少了赤小豆,每种药的比例有些差别。

我们难以一一检测所有的成分,也无法说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新生儿,限于伦理学原因,根本没办法去做有效性和副反应研究。跟其他药品一样,这也是一个“糊涂药”。不过呢,大部分都是比较常吃的食物,比如鸡内金是鸡肫里面研磨食物的那一层粘膜,茯苓是一种长在松树上的蘑菇,还有麦、豆、山药、干橘子皮之类,听上去的确比那些朱砂、蟾酥、蝉蜕之类的,好很多了。

不过,曾有文献提出,长期大量吃薏苡仁,有胸腺萎缩的风险。动物实验证实,薏苡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但这些作用仅限于动物实验数据,基于人的研究还没有病例报道(正面、负面的研究报道大都很粗糙,当然,没做和没法做的研究更多)。倘若事实真是如此,我们是否可以理解,这些茶中起药理作用的成分是存在的,能影响重要的免疫器官,收缩子宫肌肉,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影响也极可能是有的?小宝贝身体更为娇嫩,扛得住吗?

而且,咱们别忘了一些原则性问题。本书喂水章节多次提到,孩子在6个月以前,除了奶,什么也不喂,是WHO、AAP等权威机构经过大量研究提出来的。世界上也只有咱们这一个物种,会给新生儿喂除了奶以外的水和食物。咱们在这儿给新生孩子喂麦、豆、蘑菇、鸡肫、橘子皮,已经算提前添加辅食了,有极高的过敏风险,又违反了国际上主流的辅食添加原则——6个月以上再添加,一样样谨慎添加,没有任何不舒服,再添加下一样。如果HKC仔细研究这些国际条文,估计说什么也不会批准这种给婴幼儿,乃至新生儿吃的药品上市了(不知道为什么HKC没有考虑这些国际通例)。

那这些药,标榜让孩子“吃得香、睡得好”,是怎样通过有效性检测这一关的呢?

梧桐妈妈真不知道。那种肥皂垃圾文献,很多是在商家支持下做的,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和消费导向性。该公司花了几千万做这些事,搞出点儿什么“成果”,还是很有可能的。这种事,不仅国内有,国外也有,比如一些含糖饮料商家,迄今仍然在标榜“吃糖好”、“吃糖无害”、“吃糖对运动有益”、“吃糖脑子反应快”、“科学吃糖不长胖”之类让人啼笑皆非的“科学”知识。婴儿床制作商家,就会不断地强调同床共枕的妈妈会压死、憋死孩子这些可怕的研究结论。这些研究的严谨性,我想你也就呵呵呵了。

我是没想明白,这些过早添加的“辅食”,是怎样让胃肠还没发育完善的孩子吃得好,睡得香的。这时孩子肠绞痛发病几率那么高,几乎随便喂点儿啥都哭闹不休,奶粉吃得不舒服的几率特别高,甚至哺乳妈妈吃了点儿什么孩子不舒服的东西,都能闹个没完。能通过HKC这一关,甘草里面的镇静成分,估计也不会多得离谱。兴许孩子吃奶粉不舒服,添点儿这个那个能稍好点儿;也有孩子肚子疼得厉害,过一会儿反而陷入较深的睡眠,抵御不舒服的感觉的;也有孩子被折腾累了,呼呼大睡;还有孩子被糖水灌得晕晕乎乎的,肚子有胀满感,不想吃东西(那些山药、豆之类,也有胀满感),先昏昏欲睡,过会儿该闹了……当然,一切只是推测,肥皂研究让我们获得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孩子不会说话,真相一直被他藏在肚里,迟钝的我们是无从得知的。

我们花大价钱,千里迢迢去香港人肉背回的,费尽心思代购的,很可能只是我们自身的一个心理安慰吧。

某种程度上,这些HKC认可的药物,让大人放心,让孩子免于吃那些乱七八糟的朱砂、甘草、黄连、蟾酥、蚯蚓……也能避免微生物、重金属、农药等污染,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事实上我们观察身边的家庭,只要有了“孩子可以随便喂,喂不坏的,好像没坏处,可能有好处,有事都能用药物解决,没事也需要吃药调理,连香港人和外国人都认为能吃,抢着吃……”这些意识,打开乱喂孩子的闸门,他嘴里塞的,可就不只这一种药了,辅食添加过程也经常异常混乱。宝宝身体难受心里苦,有口说不出,这还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反而经年累月地发生;我们自己呢?对孩子的感受毫不知情,只是单方面地陶醉在自己的爱、付出、小聪明里。细细想来,宝宝实在是太可怜了。

2

五花八门的“六神丸”

有些地方会在宝宝刚出生,还没开始吃奶的时候,喂一粒“六神丸”,说是能让宝宝少生疮痱(少长疹子)。

六神丸是何方神圣?梧桐妈妈仔细找了找方子。这不找不打紧,一找可真给弄糊涂了——这配方少说得有几十种!而且每个方子不仅仅是几味药的差别,其药品组成、声称的疗效,可以说是千差万别。

最著名的方子,由牛黄、珍珠、冰片、蟾酥、雄黄、麝香六味药配伍而成。民间喂给新生儿的也多是这种。传说300余年前明末清初时有不少瘟病,于是诞生了这么个方子,师傅传徒弟,代代保密,得以流传至今。日本人对该药方觊觎已久,日军侵华的时候曾千方百计试图攫获,然而中医人士严防死守,才使得秘方没有外传,一时成为佳谈。

这几位药,在中医看来都能起到“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作用,一开始用来治瘟疫,后来也多用来治疗感染性疾病,可以理解为古代的抗生素。儿童是感染性疾病的大户,而且只要是感染,一言不合就出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这药后来常用于儿童,而且主要针对长疖肿、痒疹、疮、疡等感染性皮肤疾病的宝宝了。再后来,这药开始走预防路线,对一些高出疹倾向的宝宝,比如有皮肤疼痛、瘙痒等症状的宝宝,就能预先拿来吃。

几乎每个婴儿,出生后都有生理性出疹。这是宝宝从妈妈体内带出来的雌激素闹的——宝宝出生后失去雌激素的供给而产生激素波动,小疹子就这样发生了。古人一看,这可不得了,“胎毒”啊!估计给新生儿预先吃六神丸的习俗,就是为了早早地“解毒”,防治出疹而来的。

然而这六种单药,对孩子都可能有影响!限于篇幅,梧桐妈妈给你简单地说说:

i. 牛黄:详见上述;

ii. 珍珠:详见下述,主要是刺激肠胃、重金属污染风险;

iii.冰片:又称龙脑香。它的成分比较单一,研究得相对清楚些。市面上多用的是合成龙脑,是松节油、樟脑等经过一系列化学方法合成的。一种天然冰片(右旋龙脑,又称梅片)是樟科植物龙脑樟的新鲜枝叶中提取出来的,另一种天然冰片(左旋龙脑,又称艾片)是菊科植物艾纳香的新鲜茎叶中提取出来的。它由肝肾消除较快,不易蓄积,因此中毒剂量相对大一些。值得注意的是,这东西经粘膜、皮下组织容易吸收,还容易通过血脑屏障,给药5分钟就能进入脑组织,且在中枢神经有较高浓度和较长停留时间,所以中医说的“开窍”作用,可能指的是这个。科学工作者认为它与樟脑性状接近,作用相似,有毒,尤其对婴幼儿害处更大。目前已知的副作用是肝毒性,神经系统副作用目前暂时不得而知,但我们不希望婴幼儿快速发育期的大脑受到药物影响。这个药目前在美国是禁用的。

iv. 蟾酥:由蟾蜍科两栖爬行动物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物经加工而成,主要成分为蟾蜍毒素,为一种强心苷,又称强心甙或强心配糖体,可作用于迷走神经及心肌,有毒性。临床上与它同类、常用的药物有洋地黄甙,地高辛等,多用来治疗心功能不全,有时也能治疗一些心律失常性疾病。这些药的安全范围很小,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差不大,用量掌握不当即易引起中毒乃至死亡。近年来,不少研究对强心苷的疗效提出质疑,认为它对危重患者不仅不能降低死亡率,反而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v. 雄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砒霜听说过吧?它是三氧化二砷。硫化砷氧化后,就能轻轻松松秒变砒霜!砒霜有多毒,咱们看过《水浒传》,知道潘金莲毒死武大郎的桥段,就该有所了解了。它会导致砷中毒,损害神经、血管,引起身体多个器官急慢性损害,比如肝、肾、脾、心肌等,还可引起脂肪变性和坏死,并有致癌风险。

vi. 麝香:为麝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等成熟的雄体腺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最早自东汉时期开始,是作为高级香料使用。如今,野生麝已经十分稀少,成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因此天然麝香非常珍贵。如今,研究发现灵猫科动物小灵猫、大灵猫的香囊中有灵猫香,仓鼠科动物麝香鼠的香囊中也有麝鼠香,与麝香很类似,研究人员希望拿它们代替麝香使用,不过目前尚处在科研开发的过程中。目前也已研发人工化学合成麝香的技术,市面上中成药盒子上标注的,大多属于合成品种(注:人造麝香属于香料,用途不一样,是另外的品种了。有些不法商家开发的产品具有毒性)。也正是基于此,有关麝香成分的药理学研究,相对而言更明晰些。

麝香中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麝香酮(其他还有降麝香酮、麝香醇、麝香吡喃、麝香吡啶、羟基麝香吡啶等成分)。这些物质毒性很小,到现在为止,倒也没发现太大的危害,主要是一些零零星星过敏的报道。麝香酮跟冰片一样,也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小剂量起兴奋作用,大剂量转而起抑制作用。麝香酮跟冰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还挺接近,由于麝香酮脂溶性比冰片好,吸收、分布速度要快一些,通过血脑屏障也比冰片快,只要数分钟时间(“开窍”作用,可能是这么来的)。麝香酮对心脏起抑制作用,不过天然麝香是有强心效果的,推测可能与当中其他物质有关。麝香对血压的影响,因不同的实验动物而异。另有些动物体外研究认为天然麝香有抗炎效果,但麝香酮可能不是主要的抗炎有效成分。麝香能兴奋实验动物的离体子宫,使其收缩增加,高浓度引起痉挛,因此中医认为麝香导致流产、能用来引产或催生的说法,未必是空穴来风,不过如今并没发现人类使用或接触麝香造成流产的报道。

咱们暂时不考虑过敏因素。这种能轻易进入大脑,影响心血管、免疫等多个系统,兴奋平滑肌的药物,对一个小婴儿来说,真的安全吗?

我们再把这六个药放在一起看,由于成分复杂,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开展起来很困难,我们只是大致估摸下这个方子的毒性。最毒的是雄黄,而且这些迟钝的毒物,不容易排出,也并不容易被“君臣佐使”掉,反而有蓄积效应!次毒的是蟾酥,跟洋地黄一样,容易中毒;蟾酥、牛黄、麝香,都有强心效果,并可能影响血压;麝香、冰片、牛黄,都可能影响大脑;冰片有肝毒性;牛黄容易导致严重腹泻;珍珠易被重金属污染……

“六神丸”,怕是“六毒丸”吧?把这东西给一个刚出生,乳房都没舔两口的新生儿吃,预防和治疗所谓的“胎毒”?OMG,照料者心得有多大!

如果我们去图书馆翻翻中医典籍,会发现这六神丸的配方,实在是太多变了!在《医方类聚》中,是“木香、黄连、神曲、川楝子肉、芜荑、麦蘖”,用来治“小儿诸疳”(中医指的是宝宝的肠胃病,实际上多为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喉科心法》中,是“牛黄、朱砂、蟾酥、珍珠、当门子(麝香的一种)、百草霜”,用来治“一切无名肿毒”,给小孩用来治急危重症,比如抽搐、喘息等;《普济方》中,是“芦荟、大槟榔、血竭、使君子、肉豆蔻、京三棱”,也用来给小孩治营养不良的疾病,还有寄生虫疾病。这些是我挑出来,给孩子用的。其他还有各种各样的配方,功效也五花八门,有治早泄、补气血、肚子疼、拉肚子(很像痢疾)、痔疮、跌打内伤、咽喉痛、乳腺炎或乳癌……

这么多“秋香”?“唐伯虎”该点哪个?当心……别给咱孩子喂错药了……

明儿梧桐妈妈跟您介绍,放飞自我,随便给孩子喝的茶。

本文节选自《夏娃的困惑》丛书,作者冯欣源(微信公众号:梧桐妈妈大小宝,wtmmdxb),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版权所有。转载规则请添加公众号后,后台回复“转载”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