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中国传统的育儿理念是这样的,不少妈妈仍秉持着:一岁内尽量少出门的观念,认为这个阶段,只要管好吃喝拉撒、健康安全就够了,等孩子3岁上幼儿园了,自然有的是机会适应社会。
这和国外的理念正好相反,妈妈可能在月子里就已经带宝宝去参加party,商场里、博物馆里,也经常看到小婴儿的身影。不少中国妈妈吐槽,是因为她们身体比较好,但其实有更深层原因!
她们认为,孩子从一出生,就成为了“社会人”。带婴儿去美术馆、商场不是去看画、买衣服,而是带TA们去尽早感受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
0-6个月,那么小的宝宝怎么社会化?
1.妈妈和宝宝的关系,决定了未来ta和别人的关系
出生后几个月的宝宝,就开始对人有“反应”了。熟悉的人走近宝宝身边,ta就会高兴;周围没人,ta可能就会哭闹。这就是宝宝最初的社会化需求,而这时,妈妈是ta最早的互动对象。如果妈妈能够及时满足宝宝的各种需求,ta就会信任全世界、信任所有人;反之,ta对周围一切都持怀疑态度。所以,妈妈和宝宝的关系决定了未来ta和别人的关系。
建议妈妈:
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包括饿了要吃、困了要睡、无聊了要陪伴等。即使没办法马上满足,也要尽快回应宝宝的呼唤,比如快点出现在宝宝视线内,跟宝宝说:“妈妈在,……”
2.满月后,坚持每天带宝宝外出
满月后,妈妈的身体恢复了很多,宝宝的身体也结实了一些,确保每天能带宝宝外出走走看看很重要。如果这段时期,能够带宝宝多出门,接触和家里不一样的环境和人,就为宝宝提供了多一种“社会感受”。这样的宝宝将来会更少出现社交问题。
建议妈妈:
先从家附近适宜带宝宝出行的地方开始,可以是小区花园,然后是离家近的商场超市,再到美术馆。可以选择不是非常嘈杂、复杂的环境。停留的时间可以由短逐渐变长,带宝宝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场景。
6-12个月,怎么让认生的宝宝对周围一切“有好感”
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宝宝最爱妈妈的声音、妈妈的脸、妈妈的怀抱……当有陌生人想要抱抱宝宝的时候,有些宝宝会“认生”,用哭闹来反抗。这个阶段宝宝在努力确认自己是安全的、周围是友好、可信任的。妈妈就是要让宝宝对周围一切“有好感”。
建议妈妈:
① 不强迫孩子接受ta不喜欢的人的亲近。
② 平时让爸爸或老人也多陪宝宝玩,让宝宝不是只认妈妈一人。
③ 仍旧要多带宝宝外出,公园、超市、走亲访友都可以,让宝宝有机会见到、接触到、感受到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
12-18个月,分离焦虑到顶峰,顺利度过才会带着自信和爱去交往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会非常依恋妈妈,甚至妈妈上个厕所都不让,只要是离开视线,宝宝都会大哭,吵闹着要找妈妈。所以,这段时间,如果妈妈怕孩子哭就偷偷走,或生硬离开。宝宝会觉得“我是不是不够好,妈妈才会离开”。带着对自己和最亲近人的怀疑成长,宝宝将很难学会自信和有爱的去和别人打交道。
建议妈妈:
和宝宝玩藏猫猫的游戏,比如用手绢挡住自己的脸,再从不同方位探出脸逗宝宝;或藏在窗帘后,让宝宝听声音来找妈妈,帮助孩子理解“客体永恒性”(不在眼前的≠消失不见)
18-24个月,怎么让“不友好”的宝宝学会交往
当宝宝开始蹒跚学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ta 的活动范围比原来大了很多,接触到别人的机会也多了很多。这个阶段,你可能会发现宝宝的一些“恶习”,比如打人、抢玩具等。但这都再正常不过,宝宝正在摸索尝试着“社交”。打人可能并无恶意,只是打个招呼;抢玩具只是因为在这个年龄宝宝还不能清楚的分辨出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
建议妈妈:
接纳宝宝的这些行为,适度引导。现在是宝宝与人打交道的萌芽期,不要因为对宝宝的某些“不友好”行为的过度惩罚,让宝宝惧怕和人交往。
24-30个月,希望宝宝将来适应社会要给宝宝立规矩
想要适应社会生存法则,就要遵守各种规则,宝宝也要从小树立规则意识,这样ta才能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2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进入一个发展高峰,喜欢说“不”,这恰恰是给孩子建立规则的好时机。小时候懂得遵守必要规则的孩子,长大后更能适应社会中的大规则,才能适者生存下去。
建议妈妈:
① 既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又要建立必要的规则,比如几点起床、玩、动别人的东西要经过主人同意等。
② 父母给孩子立的规矩,自己首先要能执行,比如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至少要做到不在孩子面前玩,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是关键。
30-36个月,怎么让“自私”的宝宝愿意分享
你可能会发现,这之前,你逗宝宝想要吃ta的好吃的,ta可能很乐意和你分享。但到了这个阶段,“手紧”可能是多数孩子的表现。跟同龄人或不太熟悉的人,更会表现出不乐意分享、小气、自私等。但这正是孩子的“物权意识”逐渐形成的时候,只有宝宝的“物权意识”被充分尊重,ta才会在获得掌控感,不会被别人随便抢走的基础上学会大方、愿意分享。
建议妈妈:
①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不强迫孩子分享,ta的玩具等物品不妨允许ta自己支配。
② 通过讲故事、读绘本等方式,温和的启动宝宝的分享意识,促使孩子体会到分享中的快乐。
3岁后一定要上幼儿园,让ta体会真正的“社会”
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庭跨入社会的第一个小群体。孩子只有在和同龄人在一起游戏玩耍的时候,彼此才是完全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既互相吸引又能相互模仿、有彼此竞争和对抗的交往,才能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和交往能力。所以必须把适龄(3岁左右)的孩子送入幼儿园,走进ta的第一个“社会群体”,体验真正的“社会交往”。
文章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优贝乐诚意推荐。
优贝乐全美最具影响力的创造性思维课程体系
及全美最热的性格管理GRIT教育体系,
为孩子量身定制思维及性格培养方案,
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帮助妈妈成为孩子的第一任好老师~
微信回复: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城市
优贝乐国际儿童教育中心等你来哦~
孩子自律性不好,做事没有规则,胆小害怕,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的,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儿童性格管理微课堂,让育儿专家告诉你应该怎样做~
小助手微信号youbeilexiaozhushou
扫码进群,儿童性格管理微课堂
优贝乐官方微信平台,每日精品系列推荐,帮助家长成为孩子的第一任好老师,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这里你可以和专家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还等什么~扫一扫进行关
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