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抖音的“宝宝安全宣言”你家孩子必须要学会!!!

作者:宝宝御食 06-27阅读:1638次

陌生人的一颗棒棒糖,一个微笑,一份看似善良的好意背后,都隐藏着什么样不纯的动机?

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小编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那是因为小编看过了太多儿童被伤害、拐卖的新闻案例,心痛的同时,早已暗下决心要写一篇关于孩子安全的文章。

据警方统计,儿童拐卖和出现危险的最多年龄段是2—7岁。

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在看护的同时,也要记得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预防危险。

在短视频迅速崛起的时代,抖音已不可阻挡的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各种各样的歌曲、舞蹈、段子应运大火,但是小编却对这些都报以佛系态度,偶尔娱乐便算了。

就在又一日佛系刷时,我看到了一个视频,它是以儿歌的形式告诉孩子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

短裤和背心

保护的身体

别人要碰不可以

大声的喊不可以

告诉爸比和妈咪

陌生人给的零食和玩具

全部都是坏东西

如果有危险

可以自己先跑

我比玩具更重要

不管谁的小秘密

都要分享给妈咪

坏人也有长得好看的

陌生人我们不要理

这是那首儿歌的歌词,不得不说,这样的方式是非常好的,儿歌不仅教小孩保护身体、拒绝陌生人,并且节奏也很可爱。它是根据《三只小熊》改编的,朗朗上口。

每一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小宝贝,谁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可小孩子总是单纯和天真的,爸爸妈妈们最担忧的就是,虽然想告诉宝宝一些安全知识,但他们却不愿意听,或者听了又记不住。

即使这样,妈妈们对于孩子的安全意识培养也绝对不能懈怠,由于孩子的纯真善良,他们很容易相信坏人们的谎话,如果不信,小编带你看一组实验。

宁波一家幼儿园,给孩子们安排了一场小测试,让四个陌生人到孩子身边‘探家底’。

结果,28个小朋友,24个中招,老师和家长都傻了眼。

这次的小测试,其实是一个名为“不跟陌生人说秘密”的情境安全实验,实验对象是该园中一班的28位小朋友,被分成四组。

其中一组,老师给家长做了预热功课——要提前告诉孩子不可以告诉陌生人家庭信息;其余三组小朋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实验。

当天上午,这四组小朋友被分别带到了四个活动室看书,等待四个“坏人”。

29岁的付小姐就是“坏人”之一,她要“骗”的正是此前已经接受过家长叮嘱的孩子。

“你是谁啊?我们好像没看见过你。”付小姐一走进活动室,就有孩子向付小姐抛去了疑问。

“我可不是坏人,不然我怎么能进幼儿园呢?”付小姐说。

她的回答似乎令孩子们很满意,一些孩子信服地点点头,继续坐下安静看书,不再发问了。

付小姐接着拿出第二样武器——iPad,用外放音量看起了动画片。

这招很灵,所有的小朋友都被吸引过来了。

“你家住哪儿呀?”“把你的电话留给我,我们交个朋友好吗?”……边看动画片边聊天,付小姐就这样要到了大部分孩子的家庭资料。

在另一边的自然实验组,情况更糟糕。

“小朋友们,我在幼儿园门口给你们放了玩具哦,要不要一起出去看看?”“陌生人”笑眯眯一句话,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奔到幼儿园门口领礼物……

30分钟后,实验结果出来了。

全班28个小朋友,24个人“溃败”,被套出了家庭地址和父母电话;其中事先被打过预防针的8个小朋友,也只有两人顶住了诱惑。

事后,老师单独询问了这4个小朋友,发现一个共同点。

几个小朋友都表示:“爸爸妈妈说了,不能要陌生人送的礼物。”

由此可见,即使家长和老师叮嘱了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等,但是在面对坏人的花言巧语,孩子是没有一点把控力的。

我们再看以下几件真实事件:

@新新妈妈324:

我家宝贝1岁多的时候,带出去玩儿,转身给宝拿水杯的功夫,就差点儿被骗子带走。当时吓得我魂不附体,带着孩子就回家了。

@米兔:

真要提高警惕,我也听说一个妈妈在家乐福买东西,小孩在购物车里,扭头就不见了,妈妈迅速报警,并要求家乐福封闭所有出口,后来在厕所找到孩子,衣服换了,头发被剔掉一半。

@小树颖:

昨儿刚听同事说小区附近有人明抢的,专找妈妈带着孩子的,他们谎称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和爸爸,手里拿着药,上来就打孩子的妈妈说孩子病的这么厉害还带出来,边打边抢,妈妈根本没法反抗...太恐怖了...

抖音上的安全宣言效果作用到底多大不得而知,但是,生活中的危险却是无处不在的,让孩子通过儿歌去理解其中的含义也是好的,孰能生巧,多唱几遍也许孩子就记住了。

下面,小编也送各位妈妈们几道‘保命题’,希望各位妈妈多多教孩子,记住孰能生巧。

其实,如果过分强调陌生人的概念,让宝宝拒绝与一切陌生人的接触,那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也是没有益处的,那我们不妨帮孩子明确与陌生人交往的准则。

1 不能跟任何陌生人走,即使是声称是爸妈的朋友,也不能跟着走。

2 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礼貌拒绝。

3 与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让别人过去靠近。

4 不能随便告诉陌生人与家庭相关的信息,不能让任何人碰自己背心、裤衩遮盖的地方。

平日可以与孩子确认好“安全人员”名单,把自己的亲戚、好友与孩子分享,这些人才是能够信赖的。

而名单以外的人员,则不能算是爸爸妈妈的熟人或朋友。

一旦在外,有人搭讪说道自己是家里的朋友,那么可以让孩子向对方提问是否有准确的父母的联系方式,当场打电话,否则绝对不能轻信对方。

陌生人不一定都是坏人,只是对孩子讲的一个形容词,我们要做的,便是让孩子识别哪一些有可能是有坏心的陌生人。

1 向孩子求助的人,一旦遇到有人要带着自己离开去做其他事情时,绝不能跟着走,一定要告诉孩子与其保持安全距离,或者寻找身边的其他大人,帮忙报警。

2 要带孩子去玩的人,平白无故认为孩子十分可爱,没说几句话就要单独带孩子离开的人,那么则有可能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办法。

3 告诉孩子家里有急事的人,也是不能相信的。

4 不认识却能叫出自己名字的人,也不能放松警惕。

待在家里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与孩子进行情景模拟——如果有一个陌生人拿着零食过来了、如果有个人急急忙忙跑过来说爸妈出事情了诸如此类。

只有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验,才能让孩子将安全意识印在心里面,再遇到类似情景能够快速反应。

父母出门前、或者要离开孩子前,一定要确切告诉孩子去哪里、几时回来,叮嘱孩子注意“陌生人”。

带孩子出门时,观察周围有无异样人士,视线尽可能可以都集中在孩子身上。

在公共场合,可以给宝宝穿上颜色较为鲜艳的衣服(但尽量别选红色,否则容易成为犯罪目标),并谨记宝宝的衣着特征。

结语:

我们一方面纠结孩子不敢与陌生人交流,一方面又害怕陌生人的不良动机带来的风险,实在是左右为难。

但其实只要让宝宝学会该怎么辨别真正意义上的“陌生人”,就可以规避许多危险。

我们很难24小时都去盯紧孩子,因此,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多教会孩子如何分辨安全与危险,善意与谎言吧,相信你的孩子可以做到。

点击阅读原文:刷屏抖音的“宝宝安全宣言”你家孩子必须要学会!!!

关注宝宝御食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