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别人家的孩子真的很好吗?

作者:向艺葵APP 07-21阅读:2155次

湖南卫视最近有个节目比较火——《少年说》,这个节目是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心理释放表述节目。该节目精心挑选来自全国各地的12所特色院校的学生,站上天台,倾诉自己的心声,或是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给自己的朋友等等,看上去像是各种吐槽,其实很多学生的心声都折射出了当代中国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中有一期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个女生吐槽她的妈妈每次都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跟她作比较,这个孩子可能是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甚至是全校第一。女生哭着喊道为什么自己的妈妈总是看不到她的闪光点,每次考试成绩出来都是问最差的。在节目现场的妈妈很理智地说到:我觉得你的性格需要打击一下,要不然你会飘。她说,她希望通过这样说可以让女生能去找到事半功倍的办法,女生说,她不适合激将法,她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妈妈从始至终坚持着她自己的观点,最后女生无奈落寞含泪离开了天台。

很多网友说,看到这一幕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从小都是听着自己父母表扬别人家的孩子长大的。不可否认,家长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通过激将法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但是家长真的有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吗?家长有关心孩子是否真正适合激将法吗?或者说这种激将法反而会对有些孩子起负面作用?中国家长很多时候都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一直都是打着“都是为你好”的幌子,不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久而久之,孩子和家长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可能因为在家长心中,成绩优异的孩子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她看不到自己孩子跟自己相比的进步,就算看到了也不会说出来,因为怕她骄傲,怕她会落后,所以必须要一直鞭策她,听起来挺让人心疼的。

难道孩子真的只是家长们相互攀比成绩的工具而已吗?这应该是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了。

从小在批评式教育家中长大的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自我否定,因为家长只看到了孩子的缺点,所以孩子会认为可能只有缺点吧,因为家长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孩子会怀疑可能我没有闪光点吧,这就是应试教育和中国传统式教育导致的悲哀。反之,在鼓励教育长大的孩子,内心是十分自信和阳光的,因为她对自己充满肯定,如果自己都不肯定自己的话,你凭什么要让别人来肯定你呢?

当然不并不是说家长不要批评孩子,而是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没有把鼓励和批评这把称拿好,批评和指责的大石压在孩子的身上压得喘不过气来,家长都无动于衷。我想可能是中国自古的棍棒教育,让普遍家长觉得只有把孩子们的缺点全部暴露出来才会让孩子成长吧,然而家长们却忘了,孩子也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有自尊心的。

反观外国人的家庭教育,比如说,德国提倡“孩子与大人争辩”,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真正做到了和孩子们是处在平等的位置,进行交流与沟通,而不是以家长和孩子的身份。还有英国鼓励“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他们会给他再提供一次机会,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批评。对比中国家长,从来都是用“教育”的说辞来和孩子交流,从来都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击自己的孩子。

在这里,我不是说如何贬低中国的家庭教育,夸大外国人的家庭教育,而是我们现在的家长应该越来越需要意识到传统式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要去改变现状。因为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并对他形成或好或坏的影响,影响他的一生!

我能体会现在有些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谁都想让自己的儿女变成最优秀的那一个,但是家长们是否用对了方法就不得而知了。近些年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在幼儿园阶段就提前学习到小学的课本知识,其实这样很大程度地剥夺了孩子的天性和快乐,导致孩子还未正式入学就厌学,以及遏制了孩子智力的全面发展,不能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素质。对此,今日中国教育部就这种现象发布了“有关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这是国家政策的整改,说明中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

不仅仅是国家政策方面,目前鼓励教育现在已经在社会慢慢传播实现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鼓励教育应该是从小要做起,养成习惯。比如说,小孩子走路跌倒了,一般的家长要么会帮助孩子站起来,要么会指责孩子为什么会跌倒。鼓励教育便是鼓励孩子慢慢爬起来,一是会让孩子养成跌倒了就爬起来的习惯,而不是等人来扶,二是会让孩子清楚自己是有能力爬起来的。因此鼓励教育,从娃娃抓起,势在必行!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励孩子去实际行动

——爱因斯坦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太容易的;而小孩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

——陈鹤琴

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以爱心和热情去努力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要鼓励和赏识他,而不是一味地用责备和打击逼迫他们去“听话”,因为在威逼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只能变成怯弱和虚伪的人。

——铃木镇一

想要聆听孩子们心声很简单,关键是家长们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去思考,大人的道理固然没错,但是需要适当的给孩子们一些话语权,他们也希望变成像别人一样优秀的人,但是他们可能并不想要通过比较和打击来成长。家长有没有想过,当你要求孩子的同时,你自己有没有做到像别人家的父母一样优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孩子的相处之道也是给家长上的一堂必修课,家长们要在这堂课中慢慢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理解孩子的想法。成长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只有比较和指责,恰好的鼓励和理解会让孩子们的内心充满爱和阳光!

给孩子一些发表自己想法和意见的机会吧,和孩子们作为朋友一样面对面的交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存在,进步和成长从来都是和自身相比才会真正认识自己的不足和欠缺,多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总活在别人家小孩的阴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