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予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学会与孩子商量、商量、再商量

作者:宝妈育儿微课 12-10阅读:5104次

很多家长喜欢为孩子做决定,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问题在于,他们为孩子做选择、做决定时,并没有考虑孩子的兴趣喜好、性格特征和价值观等,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并强迫孩子服从,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结果,只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痛苦。

(一)

奇奇的父母非常希望“望子成龙”,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背诵唐诗宋词,四岁让他学钢琴。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他父母嫌幼儿园的教育太简单、太慢,索性不送儿子去幼儿园,而是在家里自己教。

当奇奇上小学的时候,他的父母又迫不及待地请老师为儿子教英语、补数学、学作文;周末又带儿子去上艺术班;平时有空余时间也要求奇奇在家里练习琴棋书画,稍有怠懈就怒气冲冲地指责儿子。面对奇奇的反抗和哭诉,父母总是苦口婆心道:“你小还不懂事,不知道社会竞争多么残酷呀,爸爸妈妈是不会害你的,你就乖乖地听话啊,我们不都是为了让你将来能生活得更好吗?”

终于有一天,奇奇趁父母不在家,从6楼跳下去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并留下了一张小纸条:“爸爸妈妈,我一点儿也不喜欢钢琴、画画,也不喜欢学习上课,老师同学们都说我怪,你们也不喜欢我,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们了!”

奇奇的父母悲痛欲绝,却悔之晚矣。

忽略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强行安排孩子学习本不喜欢的课程,对奇奇来说,无异是一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不仅使奇奇失去了童年的快乐,还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最终酿成惨剧。

我们应该吸取奇奇父母的教训,避免用强迫、指责这些极端的方式对待子女,让孩子服从自己。

(二)

杨润的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一直想让女儿学习舞蹈或音乐,所以在5岁的时候就杨润被父母送去舞蹈学校学习芭蕾舞。其实一开始杨润并不喜欢舞蹈,可是又不敢反抗父母的意愿,就学了3年。后来,杨润发现自己对体操很着迷。慢慢地,她开始在练舞时不专心,常常走神,甚至存心和老师、父母对着干。

发现情况不对,老师和杨润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后,爸爸与杨润进行了一次谈心。

杨润:“爸爸,我更喜欢体操,所以我不想学芭蕾舞了。”

爸爸:“但是你已经学了3年舞蹈了,难道你就想这样半途而废吗?”

杨润:“可是,我真正喜欢的是体操,不是舞蹈,舞蹈是你们让我学的。”

爸爸:“既然这样,爸爸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但是你要确定这是你真实的想法,不是一时兴起哦。”

杨润:“爸爸,虽然我对舞蹈也不点儿不舍得,但是我坚信我更喜欢体操。”

相比之下,杨润很幸运,虽然一开始被父母要求学习不喜欢的芭蕾舞,但是终归可以学自己喜爱的体操了。

明智的父母,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锁定在让孩子生活成长得健康、快乐、阳光上,而不是识多少字、会多少种技艺,考上什么重点......不采用批评、警告、责罚等方式强行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而是以平等的姿态,耐心与孩子商量,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和孩子达成共识,然后再决定具体的行动。

当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意思去做时,不妨这样跟他说:

①你没有按妈妈说的做,你一定有更好的点子吧,快妈妈说说。

②你不听爸爸妈妈的话,说明你爱思考,那么请你想一想我们谁更有道理?

③爸爸妈妈说的也不一定全对,你有更好的理由的话,可以不听,但是要说出来,让我们明白怎么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