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四个错宝妈犯一个,宝宝都会用这种病来埋单!

作者:母婴参考 01-07阅读:2332次

文 | 幸孕姐

肾结石原本是成人易得的病,如今却频频出现在儿童、幼儿身上。据调查,近十年来,我国10岁以下儿童患肾结石的人数不断增多,目前大约占到结石病人的10%,在患病儿童中,男童约为女童的1.43倍。调查发现,儿童肾结石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婴儿期和8岁左右。那么造成肾结石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一、什么是肾结石

由于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结石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绞痛、血尿等症状。如果婴幼儿患病,常伴有哭闹、呕吐、低热、面色苍白、生长发育迟滞等情况。

二、儿童患肾结石的原因

1、辅食添加不当

宝爸宝妈们在添加辅食时,为了让宝宝吸收更多的营养,往往会在辅食中添加大量蔬菜(如菠菜、甜菜、芹菜等),或将煮熟的蔬菜和米粉拌在一起给孩子吃,然而菠菜等蔬菜中含有大量草酸,无法被完全吸收,久而久之就会在肾脏内形成结石。

2、冲调奶粉方法不对

有的新手爸妈担心宝宝吃不饱,尤其是在睡前最后一餐,会在冲奶粉时多加一两勺,但是宝宝的肠胃还比较弱,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太多的营养物质无法吸收,时间久了,也会增加患结石的几率。

3、饮用水水质较硬

有些家长在给婴儿冲调奶粉时常常使用矿泉水,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发育所需的矿物质完全可以从配方奶粉中摄入充足,不需要额外添加,因此使用矿泉水往往会弄巧成拙,加重幼儿的肠胃负担,最终导致肾结石发生。另外,有的地区自来水水质较硬,长期饮用,也会诱发肾结石。

4、过度补钙

这是儿童患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以后长成大高个儿,从婴儿期就开始盲目给孩子补钙,等到了4~6岁的身高猛涨期,更是牛奶、钙片齐上阵。然而钙质并不是越多越好,补充过量,加重了肾脏负担,就容易引起结石。

三、如何正确补钙

钙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能够维持细胞增殖、体内酸碱平衡,还能促进骨骼发育,参与到人体整个生命进程中。专家建议,正确补钙要兼顾“两头儿和一个中段期”。

1、两头儿——0~2岁和11岁以后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宝宝的每日钙适宜摄入量依次为:

6个月前:每日需要300mg钙,主要从母乳中获得;

6个月—12个月:每日需要400mg钙,主要从母乳、配方奶粉和辅食中获得;

1岁—3岁:每日需要600mg钙,主要从母乳、配方奶粉、食物中获得;

4岁以后:每日需要800mg钙,主要从食物(比如牛奶、虾皮、海带、大豆、奶酪等)中获得;

11岁以后:每日需要1000mg钙,主要从食物(比如蛋类、肉类、紫菜、芝麻、奶酪等)中获得,可适当通过钙片补充。

0~2岁的宝宝补钙,主要通过母乳和辅食即可,这个时期,他们的肠胃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吸收能力有限,补充太多钙质反而会增加肠胃负担。而11岁以上的孩子正处于发育的高峰期,对钙的需求量较大,日常膳食无法满足的话,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适量钙片。

2、中段期——妊娠期和哺乳期

如果胎儿在孕期得不到充足的钙,出生后容易出现颅骨软化、前囟门闭合异常、漏斗脑、鸡胸、佝偻病等,因此孕妈在妊娠期补钙就至关重要。在哺乳期时,钙质会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因此哺乳期孕妈也要坚持补钙。(c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