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忽冷忽热,孩子怎么穿衣才不会生病?

作者:医学界儿科频道 04-17阅读:879次

孩子穿衣注意3大原则、4个要点!

来源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乘坐天气“过山车”的旅客们

最近的体验可还酸爽?

本月我们已为大家呈现了

“高温烧烤”(32℃高温)

“恒温湿焖”(阴雨绵绵)

温馨提醒各位爹妈们

小伢的衣服要穿好

不然可能会像下边这位麻麻一样为难哦!

↓ ↓ ↓ ↓ ↓ ↓

昨日,刘女士抱着发烧的两岁儿子强强(化名)匆匆来到省妇幼儿内呼吸科就诊。

主任医师黄洋看到孩子穿着羽绒服,呼吸急促、小脸通红,便赶紧要刘女士把衣服解开,谁知孩子身上穿得也是鼓鼓囊囊,黄主任连听诊器都塞不进去。一层层脱掉身上的衣服后才发现,强强被捂得大汗淋漓,后背早已湿透。

原来,最近武汉气温骤降15℃,刘女士怕孩子受凉,不仅给他穿上了厚的秋衣秋裤,还在毛衣外加了件背心,穿上外套后强强已经像个气泡鱼一样了。

如此厚重的衣物让强强活动一下就后背出汗,刘女士又没有及时给孩子擦干身体,于是风一吹就发烧了。

都说345月乱穿衣

在这种天气的影响下

美女们千万么以为热了几天就可以

把凉鞋穿起丝袜套起雪糕吃起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伢

“捂”一下还是应该滴!

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暖衣保护,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已适应了当前的平衡。

如果过早地脱去冬衣,将自己暴露在稍微转暖却并不稳定的气温下,体温调节机制还来不及建立新的平衡,这样就特别容易造成人体寒热失调,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进而受到疾病侵袭。

所以春季不应着急脱去厚衣服,适当“捂一捂”也是好的。但是,穿太多了也可能生病,比如在室内穿了过多的衣服,出门后被冷风一吹,反而更容易受凉。

但素!

你要是以为这会儿的天气

是一招“春捂秋冻”就能对付的

那可就太天真啦!

因为......

哪有春秋撒!

从来都是一秒变夏/冬天滴啊!

儿童穿衣三原则 1下厚上薄

由于人体下身血液循环比上身差,孩子的脚和腿容易受到寒凉的侵袭。

孩子一旦着凉后,容易引发腹痛、腹泻等;而且腿和脚着凉后,孩子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会收缩,造成抵抗力下降,易诱发感冒、气管炎等。

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在气温骤降的时候,给孩子穿上挡风的裤子,注意保暖孩子的腹部和腿脚。在天气良好、气温适宜的时候,家长不要给孩子上身捂得太多,避免造成孩子头昏脑涨、身体不适。

2先脱后捂

孩子运动、玩耍后容易大量出汗,此时家长应该是用干毛巾或纸巾把孩子额头、脸颊、脖子等部位的汗擦干,安静休息一会儿,并给孩子穿上外衣,避免因受凉而患上感冒。

如果家长带孩子准备做大运动量的游戏或到气温较高的地方时,应事先给孩子适当减少衣物,选择透气好、宽松、吸汗的衣服换上。

此外,孩子在运动游戏后,可能会闹“热”,想喝冷饮或吃冷食。这时家长一定不要依着孩子,避免引起感冒、腹痛等。

3随时增减

面对阴晴不定、忽冷忽热的天气,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合理增减衣物。对于体质较弱的孩子,不宜减衣太快,而要循序渐进,让孩子逐步适应气温的变化。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连续多日保持相对平稳,就不要“捂”孩子了。

此外,家长可以通过摸摸脖子和背部来判断孩子是否热了。

颈部温热,后背温暖无汗时,说明体感舒适;一旦后背出汗,就说明孩子热了;后背发凉,则说明孩子需要加点儿衣服。

儿童穿衣四要点 1 衣着:洋葱式穿衣

内层穿排汗吸湿的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寒防风。这样洋葱式穿衣法既保暖又方便穿脱。

头部

头部血管非常丰富,如果在倒春寒时,没有给孩子做好头部保暖措施,就很容易受寒生病。

腹部

腹部是胃、脾、肠的聚集地,腹部暖和了不仅能预防拉肚子,还可以促进消化与吸收。

脚部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部神经末梢丰富,对外界寒气极为敏感,如果孩子的脚部总是冰冰凉,就会使抗病能力下降,容易生病。

时机:冷空气来前未雨绸缪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最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

因此,给孩子“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

建议家长一定要养成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在气温发生改变前一两天,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温度:15℃的临界值

春季气温忽高忽低,孩子容易在一冷一热中诱发疾病。当白天气温保持在15℃以上,且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时就可以不用捂了。但若昼夜温差大于8℃时,则最好保持原来的衣着或适当地“捂一捂”。

穿衣服的技巧都在这咯!

天气再任性几天

就要真正进入夏季啦!

孩子们准备好迎接

持续高温烹煮模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