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文祖中心幼儿园:凭什么吸引了电视台的目光

作者:幸福教育 07-03阅读:4523次

近一段时间,文祖中心幼儿园客流如潮。先是全章丘区的幼儿园纷纷参观,学习办园特色;接着是6月19日上午,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明带领的省级示范幼儿园验收专家团进行达标验收;再就是6月30日上午济南电视台教育频道、少儿频道来园拍摄幼儿教育专题片,遴选小演员、主持人。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的赞叹,有的感慨。一所山区的幼儿园,到底有什么样的特色吸引了这么多人呢?

指尖播种,心头收获

走进文祖中心幼儿园,最让人眼花缭乱的就是由师生,甚至家长共同参与完成的手工制作品。林林总总的各色手工制作“土特品”,将走廊装点得像博物馆,在教室排列的像超市。

园长宫沛沛介绍说,制作这些手工制品的原材料特别易得,都是秫秸杆、玉米皮、山鸡翎等各种庄家“副产品”;萝卜、辣椒、土豆等农村最普遍的作物,在庄稼人眼里是视如敝屣的“不起眼物件”,还有从小商贩那儿得来的蛋托、水果网套等“边缘垃圾”,经过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独具慧眼的创意和巧夺天工的手工,变成了一件件带着孩子们智慧和情感的“艺术品”。要把这些“垃圾”变成“艺术品”,单靠孩子自己是不可能独立完成的。大部分时间是我们老师带领这孩子一起做,老师做主导,孩子们参与进来。有时候我们也会搞亲子活动,把创意形成图片,在教室的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学生和家长照着样子去完成。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按照自己的创意和特长,完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这种做法既加固了孩子和家庭之间的感情,也让孩子安稳了下来,不哭不闹了,安全也保障了。最愿意看到的是作品成型后孩子们的高兴劲儿,对作品的珍惜劲儿,动手动脑的目的达到了,情感态度的目标也实现了。

模拟生活,作用现实

“过家家”是幼儿最喜欢、最专注的游戏,也是培养幼儿生活意识、责任意识、家庭观念、动手能力最合适的游戏。在文祖中心幼儿园的教室里,就划分了不同的区域,根据孩子的偏好进行不同的“过家家”游戏。有“农家小院”、“超市”、“我要盖大楼”等不同的游戏区域,孩子们三五成群,各自分工,忙忙碌碌,“生活”的丰富多彩,而又井井有条。

园长说,有一天一个孩子的家长送孩子进园的时候,找到老师,给老师讲了个故事。说晚上和孩子出去吃烧烤的时候,孩子突然找到烧烤店的老板,对老板说你们的烧烤还缺一个大机器,有了这个机器烧烤的时候就不会冒出很多的烟,我们老师说过,冒烟多了对身体不好。我们教室里也有烧烤,但是从不冒烟。再冒烟我们就不来吃了。原来,在幼儿园的教室中有的是模拟的烧烤,是供孩子们做游戏的时候使用的。

在幼儿教育中,环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成长。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有谁能不说,这样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的环保种子,将来不会长成一棵金光灿灿的大树?

动作不大,意义非凡

在文祖中心幼儿园的校园文化装饰中,他们确定了以“山文化”、“水文化”、“齐鲁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走廊文化。都是从本地特色开始认识,然后推及开来,逐步认识全国的名山大川和灿烂古文明。也许,这些文化在幼儿的心目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多少意识。但是,这些承载着博大文化和凝聚着他们师生汗水和智慧的制作品,却得到了专家们的盛赞。

专家们说,任何产业化的商品玩具都没有这样由师生共同制作的作品好。这些带有民间色彩的艺术,有着浓厚乡土气息,聚集着民众智慧,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它是民间艺术中历史最久、流传最广、特色最浓、价值最大的本原艺术体系。它的功能既能实用,又能教化,它能形象、直接、全面地体现民间和民族文化,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娱乐价值,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这种赋游戏以生活之意,融劳动于游戏之中的教学方式,就是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景观。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

俗话说,心灵手巧。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有利于肌肉的发展,促进大脑的发育。利用本土丰富的自然资源,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许多幼儿在进行手工制作时发挥他们的想象空间,制作出许多具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其实更重要的是在幼小的懵懂中,会在大脑中植根一种观念,那就是环境与生活概念的最初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