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健康|3岁前宝宝的这些毛病,家长千万别管!

作者:Poepoepets 08-15阅读:2389次

自打孩子出生,妈妈这颗心就一直悬在半空中。孩子的一切吃、喝、拉、撒,管!管!!管!!!而且,还时不时会担心,会不会没做对?孩子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对孩子今后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吃手

可以这么说,不爱啃自己手指头的宝宝不是好宝宝!

有的宝宝,白天啃,晚上睡觉接着啃!如果给Ta拿出来,哭的稀里哗啦,绝对的伤心!

当然了,对待吃手,妈妈们也是绝招无数,打手、强拉、呵斥、戴手套、甚至抹辣椒......

其实,宝宝吃手是正常反应,是Ta们在自我寻找最舒适、最安全的动作。

过早断奶、与妈妈分离等,都会让宝宝感到不安,甚至害怕,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于是,宝宝选择了这一让自己感到安全的行为。

如果妈妈强行对宝宝吃手进行打骂、呵斥制止,反而会让宝宝把手上的瘾,变成心里的瘾,增加长大后“咬指甲、啃铅笔、贪吃”的几率。

如果妈妈觉得宝宝吃手实在脏,可以用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法,如,陪宝宝多做游戏、一起玩,或者玩玩具,宝宝自然就没时间吃手啦。

爱哭

1岁前宝宝的哭闹,不是因为吃喝拉撒睡,就是由于生病导致身体不舒服。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大脑慢慢发育,Ta才慢慢会有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脾气,被忽视、被否定、心里有想法却因表达能力有限,嘴里说不出来,哭到崩溃。

这个阶段的宝宝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所以,爸爸妈妈不要只是说“别哭了”、或者“不许哭”,这样可能让宝宝越哭越凶,或者只是暂时性吓住孩子不哭了,但也再也不愿把情绪暴露给父母。

爸爸妈妈最好的做法是让宝宝宣泄一下,给Ta一个情绪的缓冲期。

然后安定孩子,给宝宝一个拥抱,说“妈妈知道你很难受/委屈......”等理解孩子的话,让Ta知道爸妈不是Ta的对立面,自然,孩子就会慢慢平静下来。

等孩子情绪稍微平复后,妈妈还可以试着问宝宝“你能跟妈妈说你遇到什么问题了吗”,进一步深入了解孩子哭的原因。

当然了,妈妈还可以用别的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最好是在充分理解孩子哭的缘由之后。

认生

大部分宝宝7-8个月开始认生,12个月大的时候会好一些,但有的宝宝认生会持续到3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宝宝,脑袋中并没有礼貌和交际的概念,所以,不用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要求孩子,如果强行要求,反而会破坏宝宝刚建立的安全感。

当然,爸爸妈妈还可以多带宝宝外出,让宝宝多见世面,鼓励Ta多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

从熟悉的人开始,逐渐扩大孩子的接触范围。

在培养宝宝从小养成与人打招呼的习惯过程中,父母自己也可以多做榜样,帮助孩子度过认生期,让Ta变得越来越有礼貌。

撕纸

6、7个月的宝宝,手眼动作逐渐协调。

当Ta发现可以通过自己的小手改变纸张的形状,以及听到撕纸时发出的声响时,孩子会感到非常惊喜和快乐,并且,乐此不疲。

所以说,宝宝撕纸,实际是孩子精细动作能力发展的表现,有助于孩子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宝宝小肌肉的发育,是个非常好的游戏。

妈妈甚至可以给孩子准备不同材质的纸(皱纹纸、餐巾纸、硬纸壳等),让宝宝有更丰富的触觉体验。

不过,一定要避免带油墨的纸张,如报纸,因为这类纸含铅,如果宝宝撕完纸再吃手就危险了。

另外,注意看护宝宝,避免宝宝撕纸后误食。

Poepoe有话说:其实,育儿过程中,宝贝的有些“坏”行为/问题,是不用妈妈操心去管的。它们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就会好的,妈妈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