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严厉的父母越无能,还会伤害孩子的重要能力

作者:互联网 03-06阅读:2319次

为了让孩子做好一点小事,很多家庭每天都要经历一番“鸡飞狗跳”:比如你只是想让他自己好好刷个牙,结果他就是不听;生气的你威逼利诱之下,他终于妥协了。但下一次,“不听话”又开始上演了。

唉,为什么孩子总是“屡教不改”呢?要是我们说什么他就能积极的去做、甚至不需要我们开口,就能主动把事情做好,那该多好啊!

1

父母尊重在先,才有孩子听话在后

这么“幸运”的妈妈,现实生活里还真有——

比如《我最想学的双语亲子课》作者刘莉,她的女儿小柯柯,就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

越严厉的父母越无能,还会伤害孩子的重要能力

小柯柯在家会乖乖吃饭,在幼儿园会大声和老师打招呼。最让妈妈们羡慕的是,遇到事情时,她不会任性地哭闹,小小年纪就会用沟通的方式——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愿意体谅妈妈的感受。

你一定要感叹,遇上一个天使宝宝,都是靠天生的运气吧?

其实并不是,小柯柯的高情商,其实还要归功于妈妈。

比如小柯柯刚学会走路时,每天都要翻抽屉,无数遍地把东西拿出来摆在地上。当妈的一定秒懂这意味着啥。

但刘莉并没有因此责备孩子。相反,她把这当作是小柯柯的“成长宣言”。

每天,刘莉都尽量跟在小柯柯身后,看着她翻抽屉。等小柯柯把东西都拿出来后,刘莉就抱一下小柯柯,并祝贺她,“呀,我们做到了!”之后,再平静地把东西收回抽屉里。

越严厉的父母越无能,还会伤害孩子的重要能力

两周后的一天,小柯柯突然明白了妈妈的意思:原来抽屉里的东西应该待在抽屉里。

从那天起,小柯柯再也没有翻过抽屉,摆过“地摊”。就算好奇打开抽屉,也会在玩好后,把东西放回原处。

正如刘莉在书中所说:“沟通不是把我的规则强加给你,或者无条件地接受你的规则,而是尝试能不能找到一条让我们都开心的中间道路。”

刘莉的耐心和等待,换来了小柯柯的听话与配合,更教会了她尊重与沟通的意义。

所以没有什么天生就听话的孩子。只有愿意尊重孩子的家长,和学着大人,同样回以尊重的孩子。

2

做个安静的观察者,竟能让孩子变听话

老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养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呢?

因为凑得太近,所以看自己的孩子时,总是这也不好,那也不对。看别人家的孩子,毛病就少多了,横竖比自己的孩子强。

越严厉的父母越无能,还会伤害孩子的重要能力

难怪有人说,让孩子听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和邻居换一下孩子。

虽然只是句玩笑话,倒也可以给我们些启发:

养孩子的时候,不要做劳心劳力的指导者,而是尝试退一步,当个安静的观察者。不仅家长省心,孩子也会变听话。

比如最近,每次洗完澡,2岁半的儿子都只顾着玩水,三催四请不肯起来。要是强行把他抱起,他一定会声嘶力竭地哭给我们看。

想到小柯柯的故事,我决定试试给他多一点的时间,让他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结束洗澡。

因为儿子最近迷上了数数,我便对他说,“妈妈从1数到10,你就起来好吗?然后妈妈陪你玩别的游戏。”

我慢慢的从1数到了10。果然,他专注地玩水,完全没有要起来的意思。

接着,我又数了两遍,他还是自顾自的玩水,头都没有抬一下。

越严厉的父母越无能,还会伤害孩子的重要能力

就在我准备数第四遍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儿子突然放下手里的玩具,自己从1数到10,然后一下站了起来。

那一刻,我愣住了。

原来除了“我”喊停,“我”把他抱出来,还可以改变一下方式,变成“儿子”喊停、“儿子”自己站起来。

原本以为,要找到那条“能让我们都开心的中间道路”,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耐心。但当我真的放下管教的主动权,甘心做一个观察者时,只是数几遍数字的时间,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

3

愿意等一等,孩子才来得及听你的话

也许你会说,这种等待,难道不是溺爱吗。

但很多时候,我们把急于立刻让孩子服从,当成了“立规矩”。唯恐不够严厉,失了威信,将来更难管教。

但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分强调当下的服从,孩子反而会失去自律、自重的机会。

如果能退后一步等一等,用观察的视角看一看,给孩子思考、决定和管理自己的机会,他们反而会体谅我们,尊重我们,用对大家都好的方式来回应我们。

越严厉的父母越无能,还会伤害孩子的重要能力

日本临床心理学家奥田健次曾在书中做过这样的比较:

A家庭经常给孩子提要求,立规矩(比如洗碗、叠被子),孩子做不到时就批评他。长此以往,孩子会为了不挨骂而勉强做事。

B家庭不常给孩子提要求,但会在孩子偶然做到时表扬和感谢他。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自觉主动。因为被感谢、被赞赏的感觉很棒。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听话、省心。但你是愿意每天跟在孩子后面不停地催催催,还是愿意用尊重和等待的方式,先辛苦一下,最终培养出自觉主动、懂事体贴的孩子呢?

相信这一刻,你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