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商培养就在生活的点滴之中,陪伴孩子最久的妈妈更是责任重大。
作者:米勒.Li
有一个两岁小朋友的玩具被同伴抢了,哭着来找妈妈。这位妈妈心疼孩子,尝试引导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尝试了多次,都不奏效,咋办呢?
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先处理大人的感受。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的感受是什么?处理完自己的感受,才能客观地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和这个事情。如果带着焦虑和孩子沟通时,我们难以梳理事实,孩子也会敏感捕捉我们的情绪状态,增加他的压力。
第二,共情。共情是为了帮助孩子释放他的情绪,也能让我们分辨清楚孩子的内在感受。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他的感受什么样?共情,也叫同理心,这是个什么东东?这是个好东东,如果你希望孩子有一天跟您说:“妈妈,这个世界上,你最懂我了。”那就先学学如何共情吧。怎么共情?教育书籍中很多这方面的介绍。
第三,帮助孩子客观认知该事件。完成上述两个步骤之后,孩子的情绪稳定了之后,我们再跟孩子分析这个事情。从天性来说,这两位小朋友的行为都正常。如果妈妈这时候不理解两孩子的情绪,而是跟孩子说:哭什么哭;不要紧的,没事啊;妈妈重新给你买吧;不想给就抢回来吧……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就算不哭了,他也不会从这个事件中得到成长,反而因为成人的解释,让他对这个事情产生了扭曲的认知。
这个时候,用孩子听得懂的话特别重要:
一、东西被抢,有情绪是正常的,妈妈接纳你的情绪;
二、小哥哥的行为不当,为什么小哥哥会有这样的行为?分析之后,引导孩子理解哥哥的行为。
第四,帮助孩子发展出处理该事件的方向与方法。
一、你希望自己怎么做,让自己舒服?
二、你希望哥哥怎么做,让你舒服?
三、如何做让双方都能接受?
上述四个步骤,笔者认为缺一不可,当然,该何时介入,介入的程度,需要看当时孩子的需求和情况;第二,共情应该贯穿于整个过程。直接跳到第四步,而没有前述三个步骤,往往孩子是接受不了的,也就自然没有效果了。
听到过一句话:智商低的人,让自己和别人都不舒服;智商高的人,让自己舒服;情商高的人,让自己和对方都舒服。
如果从小可以培养孩子的情商,我们就为孩子的幸福,多开了一扇窗。
作者:米勒.Li,管理学学士。多年来致力于学习亲密育儿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并一直探索两者的良好结合,尊重孩子的天性,科学有爱的陪伴孩子成长。
品读“亲子沟通如何说”头条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一起探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