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新闻,一位女博士经过多年努力,留学美国,最终在那边定居了下来,找了个洋老公,还拿到了绿卡。
女博士生了孩子之后,远在北京的老母亲,决定卖了自己住的房子,远赴美国照顾女儿。原本相依为命的母女俩,这次想着终于可以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了。
没成想老母亲到了美国之后,语言不通,无法跟其他人交流,每天除了照顾孩子,几乎很少有时间休息,女儿女婿休息的时候,从来没想过带她逛逛。每天累死累活,没人体贴不说,还经常被女儿指责,这儿也没做好,那里也不会,跑过来还不够给他们添乱的!
老母亲一气之下,一个人跑到了飞机场,身上没钱也没有证件,在那里滞留了两天,被值班警察发现的时候,整个人已经萎靡不振了。
许多人看到这篇新闻的时候,大骂这个女儿怎么那么不孝顺,一点都不懂得心疼自己的妈妈,难道良心被狗吃了吗?
小时候,妈妈是怎样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现在又把自己唯一的房子都给卖了,就因为你生孩子了,想要照顾你,你怎么能够这样对自己的妈妈?
难道你就一点都不懂得心疼,一点都不知道体贴她?
哎,这个妈妈太倒霉了,竟然养出了这样一个无情无义、自私自利的女儿。
02
这样自私,丝毫不懂得体谅父母的孩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所有成年人的行为,都能从她成长过程中找到蛛丝马迹。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长是核爆炸的过程,小时候的教养方式,就是核爆炸的内核,内核散发出的细微的力量,衍生到成年以后,都是一场巨大的核变。
小时候我们是怎么教养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他们就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常常以为,孩子还小,父母是为孩子好,也是在爱孩子,父母怎么做都没关系。
但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不知道在哪一天,你的哪一个行为,孩子一下子就记心里了。并且在孩子小时候,你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对待他方式,你跟他说话的语气,甚至你潜意识在表达的语言,没有一个会逃脱他的法眼。
一个自私自利、丝毫不体贴父母的女儿,往往在小时候就已经在被父母这样驯化了。
女儿现在一岁多了,特爱喝酸奶。每次姑姑拿回来一箱酸奶,很快都会被喝光,因为我们两个大人也很爱喝,常常没过几天,奶奶又想给女儿拿酸奶的时候,发现已经被我们俩给喝光了。
后来,奶奶下令,以后你们俩不许喝,全部留给女儿一个人喝。我就跟老太太讲,这样对孩子不好,以后长大了她容易吃独食。爷爷听到了,笑呵呵地说:她还小,什么都不懂呢。
其实我说她长大了容易吃独食,并不是在说孩子容易吃独食,而是在说我们大人给她从小创造了一个吃独食的环境。
这个环境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一件事,两件事,三件事,慢慢孩子从这些琐碎的事情上,解读到了这样一个信息:好东西是我一个人的,别人都不能碰,包括父母。
那我们就可以想想,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懂得分享,怎么跟别人相处?
大人如何做,或许当时小孩子不懂,但大人知道怎么回事,大人如果觉得这样一件小事可以这样做,就会有意无意的做同样的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
慢慢的,在大人日以继夜的催化下,孩子就变成了大人最初预设的样子。
最初大人出于爱,而对孩子区别化对待,结果孩子因为区别化对待,而发展成一种特权,一种自我中心,成为那种忽视别人,只顾自己的人,有怪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