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学3大效应, 孩子会更优秀!

作者:亲子早教分享 05-23阅读:1004次

在教育孩子程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争执和对峙。

面对这种情况,想必各位宝爸宝妈的心情都很无奈。

如果咱将有意思并有哲理的心理效应运用到教育中,又会有怎样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贴标签效应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训练和动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亲人写一封信。内容主要叙述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

专家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表现得相比正规军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拼搏。

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

启示

平日里,我们总爱给孩子贴上“磨蹭”“爱看电视”“注意力不集中”等标签,结果也往往是不管你费劲心思想要让孩子改掉这些坏习惯,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建议

如果父母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要从小的细节中挖掘孩子优点,并以身作则,引导孩子从点滴做起。具体到位的表扬孩子也必不可少,并要让孩子感受到这句表扬不是空话。

2、德西效应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这个寓言告诉咱们:老人成功地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的快乐而玩——转化为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通过弱化“美分”这个外部因素,就削弱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也就实现了操作孩子行为的目标。

启示

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妈妈们会拿物质奖励促进孩子学习,比如:“你这次考到年级前十,周末就去游乐园玩!”。但结果往往是打消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建议

物质奖励可以,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学习方面,以增进孩子学习兴趣为主,奖励可选择学习器具:书本、笔等。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好,在《小别离》中,朵朵因写小说遭到妈妈阻止,却也因小说走进了国外的高中进行学习。

3、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一则寓言故事,大意是:

国王外出远行前,把三个仆人叫到跟前,每人给了一锭银子,让他们保管。

过了一段时间,国王回来了,召见三个仆人,第一个仆人说:“我用您给的一锭银子去做生意,又赚了10锭,现在都给您!”

国王一高兴,把10锭银子都赏给了第一个仆人;第二个仆人说:“我也赚到了一些,不过只有5锭而已。”国王还算满意,也把5锭银子赏了第二个仆人。

轮到第三个仆人了,他说:“主人,您不在的日子,我把一锭银子妥善保管,现在完好奉还您1锭银子。”

国王听了很生气,认为第三个仆人真是又懒惰、又不思进取,就把这一锭银子夺过来,赏给了第一个仆人。

启示:

做人不能固步自封,好的会越来越好,坏的会越来越坏。作为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其实有的人比你更努力!而不是总将自己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较。

建议:

在孩子接受并尝试新鲜事物的时候,父母也要提前告知:成功并不是一次次失败后重新再来,而是在失败中不断总结和思考。

同时,不需试图将所有事情都做好,但要确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