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阅读为什么如此重要
▊ 1、阅读能力是整个学习能力的核心
很多的老师很多的家长有这样的观点: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不就是在学习阅读吗?他读语文教材不就是在学习阅读吗?
我想说不是这样的,语文教材的学习不能代替整个儿童阅读,光靠语文教材,每个学期一本薄薄的语文教材,三五万字,是没有办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的。
所以三年级之前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的兴趣,要鼓励孩子读课外书,多看原版书。
苏联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叫苏霍姆林斯基,他们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 2、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关键能力
在这样的一个知识极度变化的年代,知识还重要吗?
我想说的是,知识仍然非常地重要,但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年代,在人类获取知识如此容易的年代,死记硬背的知识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对于孩子未来要应对的这个时代,可能有的能力更加地重要——比如说合作能力、沟通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内心的强大阳光等等,我们觉得这些是关键的能力
学习阅读和用阅读来学习的关键时期
在国际上,美国的查尔教授在1996年曾经提出来过这样的一个儿童阅读能力与认知发展的这样的一个横轴,从这个横轴我们可以看到,学龄前、幼儿园、小学、中学的阶段和孩子的整个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相匹配的。
9岁以前是儿童阅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叫做学习阅读,learn to read,9岁以后,儿童应该通过阅读来学习,read to learn。
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9岁(在小学的三四年级的时候)是一个阅读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就应该叫做“学习阅读”,就是要初步掌握阅读的这个工具。
孩子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是学习成绩容易分化、容易滑坡的阶段,这个在中外都一样,在美国也是这样,他们有专门就是三年级滑坡这样的一个词汇。为什么会分化呢?
除了课程的难度加大以外,很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的阅读能力没有跟上有关系。
那么9岁以后,“通过阅读学习”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掌握了阅读这个工具以后,就需要通过大量的书本的各种各样的、各种类型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那么到18岁的时候才过渡到功能性的阅读。
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 阅读能力包括哪些
阅读能力有以下要素:
1、认读能力。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一般包括对文字符号的感知与辨识能力、识字量和认读速度。它是以一定的识字量为基础的。
2、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文中重要词语和养分词语的理解能力、文中重要内容的功能的理解、文章结构和表现形式的理解、作者观点、思想的理解。
3、鉴赏能力。文学的鉴赏能力是对文学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朱自清认为这是一种“情感的操练”。
4、评价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征等做出评判的能力。
5、活用能力。是指阅读的迁移能力,是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的能力。
6、阅读技巧。包括朗读技能、默读技能、速读技能、良好的阅读习惯。
▊ 幼儿阅读与成人阅读心理的差异
幼儿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所以他们的阅读心理与成人的阅读心理之间存在许多差异。
这主要表现为:
成人主要是阅读文字材料,而幼儿主要是阅读直观形象的图画材料;
成人阅读注重材料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实际的意义,幼儿阅读则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和画面的生动性;
成人阅读的目的是从材料中获得有用东西,而幼儿阅读的目的是从阅读过程中获得乐趣;
成人在阅读过程中,材料的内容不断地变化,而幼儿更喜欢重复阅读自己已经熟悉了的内容;
成人喜欢阅读能够对自己发展有启发作用的读物,而幼儿喜欢具有人性化、拟人化的童话故事。
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 方法一:提问阅读法+重复阅读法
让孩子带着疑问来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如读《小红帽》时,边读边给孩子指,这就是小红帽,这是小红帽提的蓝子,这是大灰狼。然后,每翻一页书,让孩子指出画面中出现了什么人物。
有些材料的阅读,如儿歌,诗词,经典故事等,可以让孩子多次阅读,能够达到背诵的程度。这样,家长翻开这些书时,读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然后让孩子看图“读”(其实是背)出相关的内容。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主要是让孩子有一种自我实现感,即我也能读书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当孩子正确“读”了书中的内容,家长应及时鼓掌给予表扬。
▊ 方法二:角色扮演法+想象阅读法
当孩子已经熟悉了书中的内容,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阅读故事书。
如读《小红帽》这篇故事时,孩子可以扮演小红帽,妈妈扮演妈妈和奶奶;爸爸则扮演大灰狼。然后根据画面上出现的角色,每个人说出各自角色所说的话。
这样的阅读不仅能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其注意力。
当家长给孩子读了某些故事或内容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将会如何发展。
例如,在读《白雪公主》这篇故事时,最后的结尾是“王子与白雪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而王后变得非常丑陋”。这时可以让孩子从两个方面展开想象。一是让孩子想象王子和白雪公主是如何幸福地生活着;二是让孩子想象王后变丑陋后的生活,并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想象阅读法是培养孩子创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就说过:“想象比思维更重要”。
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 1、为孩子朗读
打开孩子的阅读大门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给孩子朗读开始。
父母为孩子朗读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朗读所提供的语言信息是经过加工提炼的、优美的、规范的书面语言。如果朗读的是韵文,则能使孩子注意到语言中的逻辑停顿和语调中的抑扬顿挫,这有助于孩子对语言美和对作品的理解。
美国已发起一场“运动”——号召母亲们在一天的24小时之内抽出宝贵的20分钟,坚持为孩子朗读,从婴儿起直至中学阶段,以作为对抗电视机、游戏机的有力武器。
用“朗读”这种特殊方式与孩子交流,在中国当今家庭中已不多见了,或者说被多数家庭忽视了,我呼吁我们的读者父母们也应该拿起这个“武器”,坚决向“电视儿童”和“游戏儿童”说“不!”。
▊ 以下是为孩子朗读的4个要点,供父母们参考。
1)朗读的开始:朗读开始的时间宜早不宜迟,可以从新生儿期就开始。
2)朗读的规律:最好是睡前朗读,以养成习惯。“习惯”即为“三定”:定时、定地点、定朗读者。
3)作品的选择:选择好书,不仅儿歌、故事可以朗读,经典著作、名篇佳作都未尝不可。
4)朗读的方式:朗读者一定要有表情地、抑扬顿挫地朗读。
当孩子已进入阅读状态后,仍坚持朗读。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来谈谈,如何把孩子带进阅读天地。
▊ 2、先背诵、后认字
让孩子和文字做游戏
这种方法广泛适用于儿歌,因为儿歌琅琅上口、合辙押韵,容易背。加上字数少,孩子可以一下子把所要学习的内容烂熟于心。
但背不是目的。背诵下来后,我们再把这首儿歌(古诗也可以少量运用)展现在孩子面前,通过以手指字的形式(即在读到某个字时,手指同时也指着这个字。),使字音和字形重合,完成辨字音、认字形的过程,也就实现了正确认读的目的。
或许有些父母会问,为什么一定要“以手指字”呢?根据我长期的教学经验证明,一定要用手指字,才能真正使孩子的阅读和识字过程做到“音、形重合”的成效。
在以上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背”的问题,要背熟,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对整个内容的把握,孩子才能利用上下字、上下句的逻辑联系,对号入座地、甚至无师自通地把这个字读出来。
▊ 3、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什么叫良好的阅读环境,就是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够实现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国内的图书馆很少有能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国内的图书馆大多都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设置的,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置的。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效仿欧美的社区图书馆模式。而目前国内真正做原汁原味的美国社区图书馆的只有英浦的巴布阅读。巴布阅读,原版英文分级阅读一体化解决方案,匹配国内及国际英文分级阅读标准,有着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原版高端的海量分级读物,详尽合理的阅读分级测评,个性多样的阅读指导,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全面立体的阅读报告,不仅解决孩子“没有好书读”的问题,更解决孩子“没有兴趣读书”的问题!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启发阅读批判思维,培养中国孩子成为更适合未来竞争的国际!
实践证明,孩子们在“有兴趣读书”的状态下时,他们显然不认为这是在“学习”,而是在进行一项有趣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