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幼师的专业素质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这点!
作者:心心妈
上个月,我有机会得以深入考察加拿大最好的私立幼儿园CEFA,除了课程对我早期启蒙的启发之外,有一点对我触动特别大。
那就是CEFA幼儿园的老师非常爱孩子。
在我实地考察的那一个月,我常被老师对孩子的爱感动到,甚至萌生了想成为一名幼师的想法。
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细节:
我注意到:孩子第一次入园分离时,只要孩子在哭,老师一定是抱在手上的。不论是课堂活动,还是户外玩耍,老师会始终和孩子保持着肢体接触,确保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几个孩子同时都哭,就像我们的这次考察活动,一下子带来了三个新入园的小朋友,老师就会”开小灶”——将三个孩子聚在一起,给他们读书,带他们画画,总之做一切他们爱做的事。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爸妈不在身边,老师就成了他们的依恋对象。事实证明,孩子们基本都与老师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深入班级考察的那几天,孩子们都以为班里来了新老师,上课时、活动时,总有孩子主动坐到我怀里、或者吊在我脖子上和我玩。有时还同时两三个孩子围着我。我想这是因为他们信任老师,才会主动亲近陌生人,并相信她们都是友善的。
在我们考察项目的最后一天,我的孩子有些咳嗽,想着并无大碍,我还是将她送去了幼儿园。那一天,我都在忙着处理杂事,直到下午4点,我才打开手机APP看幼儿园的实时录像。一看孩子一直被老师抱在手里,我就觉得不对劲了。
赶到幼儿园时,老师说,尝试与我联系,但没有联系上。孩子从上午十点开始发烧37.5度,之后就由一位老师全天负责她。将近30斤的孩子被老师抱着到处走,可想而知多么辛苦。
当时,我无法用英语准确表达出自己感谢及愧疚的心情,于是在回国后,又特意写邮件表达。
CEFA老师对孩子的这份爱,让家长感到很放心。同时,她们也享受其中。
我注意到,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时,自己也沉浸其中,脸上洋溢着孩子一般简单快乐的笑容;她们称呼孩子“My friend”(我的朋友),孩子主动与老师嬉戏时,老师也会很开心;当然,孩子也有不守规矩的时候,老师会温和而坚定地把孩子抱到角落的小板凳上,2-3分钟后,再问他:“我的朋友,你好些了吗?准备好加入我们的活动了吗?”
在小班考察时,自由活动时间,中班孩子户外活动,我见一个小女孩趴在我们教室前的窗户上张望寻找。老师也发现了,非常惊喜且热情地打开门叫她进来,就像见到一个久违的朋友,老师抱着她,关心地问:“你在JK2(中班)还好吗?适应吗?好久没有看到你了,好想你啊!”孩子腼腆地点点头,和老师交谈几句,“电量满满”地跑走了。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能体会到这份工作带给老师的价值感、满足感。
只是在一位临时的实习老师那,我却完全找不到这种感觉。这是一位从上海移民来的妈妈,原先是位初中英语老师。我能感受到,这对于她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
她的关注点总落在课堂纪律以及呆板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上。
后来与她聊天,她也表示,初来温哥华,因为觉得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可以胜任,于是就应聘来了。但不想长干,或许有别的工作机会与选择。
与她的对话,让我想到国内幼儿园的师资问题。国内很多普通的幼儿园,老师选择这份工作仅仅是因为“感觉”能胜任,要么是他们会弹钢琴、跳舞,要么是上学时成绩不足够好,选择了幼师的专业技术学校。
我们的教育最近几年才开始真正的重视所谓的“兴趣”。而反观CEFA老师他们的个人简历,加入幼儿园的原因无不是因为他们爱孩子、喜欢和孩子在一起。
因为“爱”这行才做,和因为“能”做这行所以选择,这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当然,除了“兴趣第一”的理念造就出了状态迥异的老师,还有一点,我们也不能忽视,那就是合理的师生配比。CEFA是国际标准1:7,国内的一些幼儿园可能到达1:15。孩子多,老师少,自然就照顾不周,规矩立得更加严格,老师对工作的享受度也直线下降。
好的启蒙理念与课程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但是好的师资却能影响孩子的性格与社会能力。不知这篇文章,能否为您的择园提供一个别样的角度呢?
如果条件所限,无法选择到这样理想的幼儿园,其实我们也大可从自己做起,先成为一个爱孩子、享受与孩子玩耍的父母,毕竟,好父母于孩子的影响胜过好老师,不是吗?
作者简介:心心妈,育儿路上努力追求自我成长的全职妈妈,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坚信先有好父母,再有好小孩,而学习是成为好父母的唯一捷径。
品读“亲子沟通如何说”头条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一起探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