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哄宝宝睡个安稳觉

作者:潮妈育儿经 05-26阅读:3018次

宝宝半夜反复哭闹,大人孩子精疲力竭……相信很多有宝宝的家庭,都经受过孩子睡眠困难的折磨。近日,在“对话中美婴幼儿睡眠专家”媒体专访会上,与会专家就婴幼儿睡眠问题,给出了实用、科学的指导。

宝宝睡眠困难

多是行为原因导致

美国IMPI/EPE认证婴幼儿睡眠咨询师王石云月指出,调查显示,我国0岁~5岁儿童的睡眠问题发生率为20.67%。以上海为例,0岁~2岁宝宝睡眠问题发生率为65.9%,表现为频繁夜醒、入睡困难、睡眠不安、早醒等诸多症状。值得注意的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婴幼儿睡眠问题仅占5‰,绝大多数婴幼儿睡眠问题是行为性的,缘于不恰当的干预方式和不合理的父母预期。

“自从生了宝宝,我就没睡过一个整觉,抱着哄,折腾一两个小时才能睡着。好不容易睡着了,一两个小时就醒一次,哇哇大哭,喂了夜奶能睡一会儿,但过不了几个小时又哭醒了。” 有“夜哭郎”的家庭都会有类似体会,家长常常被宝宝折腾得身心俱疲。

国际妇女和儿童健康协会调查显示,在0岁~3岁孩子的家庭中,约53.7%的女性认为育儿最累的是晚上频繁起来。睡眠对儿童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孩子睡不好、睡不够,生长发育相对迟缓,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都会受损,还可能诱发一系列情感行为问题,如好斗、多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所以,要想让孩子拥有高质量睡眠需要引导。这在国外已不是新鲜事,从理论到实践,从方法到工具,已经非常普及。

从行为习惯和生理节律

进行干预

全球婴幼儿睡眠学科创始人、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儿童睡眠障碍中心”创办者理查德·法伯认为,在尊重每个家庭养育理念和现实情况的前提下,提倡从行为习惯和生理节律的角度,对孩子睡眠问题进行行为干预。例如,在宝宝入睡前,先建立爱意浓浓的睡前仪式,给宝宝唱摇篮曲,或读一本书。

仪式完成后,在宝宝还醒着时,把他放在床上,让其自己入睡,然后父母再离开房间。这时如果宝宝哭闹,一定要等一段时间再去看。而这“一段时间”取决于你的接受程度、这是当晚第几次去看他以及这是施行该法的第几天。每去看一次,其后等待时间延长一点,比如第一次等10分钟,若看过后宝宝还哭闹,第二次等15分钟再去。去看宝宝时,可以轻轻拍拍他,用温柔的话语进行安抚,但一定不能抱起他或是喂奶。每天等待时间要逐步延长。采用该法一般只需1周左右,宝宝就会知道哭闹是没用的,从而学会自己入睡。

爸爸妈妈帮助宝宝

建立睡眠规则

王石云月表示,要想让孩子变成“睡眠天使”,爸爸妈妈不妨从调整家庭动力系统入手,从家庭的角度,为宝宝打造睡眠计划。

1.作息调整计划从今天开始。许多婴儿把日子“过乱了”,下午的小觉持续很长时间,夜间难以入眠。此时,孩子的睡眠需求和昼夜节律的睡眠驱动力并不匹配,因此孩子无法顺利入睡,并保持持续的睡眠状态。爸爸妈妈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调整孩子的作息安排,推后或者前移孩子的入睡时间,让宝宝明白,白天睡觉有度,夜晚就是用来睡觉的。

2.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室温最好维持在18℃~23℃(因居住环境、家庭习惯、所处地区和季节而异),尽量少在夜间使用人工光线,在白天多接受自然的光线。

3.不刻意回避宝宝哭泣。试着将孩子放在婴儿床里,即使他依然清醒,此时宝宝或许会哭,爸爸妈妈们可适当给些暗示,告诉他你就在附近。如果你从方方面面满足他的需求,这样的努力并不会降低孩子的不安。一般婴儿到五六个月大时,情况会越来越好,因为宝宝已经逐渐适应。

4.规律睡眠贵在坚持。在建立“睡眠规则”的过程中,宝宝会认识到,哭闹并不是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你前后做法不一致,宝宝便会认为哭闹很有用,反而会更加哭闹,影响睡眠引导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