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大家一个靠谱兼职。只需一部手机,每天收人20——200不等适合宝妈,上班族,学生党。闲来无聊想挣份外快的你可以加小编的微信了解一下哦,你不需要投资一分钱,只要一个微信群即可,有兴趣的粉丝可以联系我,小编亲自带队哦!! 长按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我
教育 夸大 面子
共2348个字,建议阅读时长6分钟
昨天打开微博,看到一个8岁孩子的留言。 睿妈刚开始又点好奇,这么小的孩子能说些什么呢?但慢慢看下去,真有点心酸...
睿妈给大家转述一下孩子的话:同桌有一个橡皮,非常漂亮。孩子就想借来用用,顺便把玩一下,大家都知道,孩子都有这种好奇心的。本来想下午还给同桌,但是放学带回家了,而且,第二天竟忘了带回去。
也许是有这种好奇心的孩子太多了,第二天,同桌竟然忘了是谁借走的。还把这事告诉了老师,说有人偷了他的东西。最后这事就闹大了...
所以,最后的结局,老师批评了他,并给妈妈打了电话。然后,妈妈回家毒打他一顿,嘴里还骂着:小小年纪就不学好,学人家偷东西....
孩子心里委屈极了。也许孩子是因为害怕才不敢承认,也许老师、妈妈根本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就把他定义成“小偷”,也许...
但是,不管是哪种也许,我想这件事在孩子心里,已经烙下了很深的“伤疤”,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存在这样的错误,孩子犯了一点小错就无限夸大,丝毫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也许父母以为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你永远想象不到,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多大的伤害!
千万别再这样做了!
◆◆◆
事情真的没那么严重
记得睿睿小时候发生过一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孩子才6岁,我让他去楼下的小商店买包盐,然后给了他如数的钱。过了好长时间,也不见睿睿回来,就有点着急,赶紧下楼看看。
走到商店,看到睿睿戳着衣角,低着头不做声。肯定是发生什么事了,我把睿睿拉到怀里,问他发生了什么?但是孩子依旧不出声。
这时候店主说话了,说睿睿拿了一个陀螺,没有付钱就想走!我就问睿睿,果然有这回事。
本来当时心里火冒三丈,但看着有几个人陆陆续续进来,就小声给店主说了几句,付了钱,拉着睿睿回家了。
回到家,我将他叫到身旁,让他坐下。压制住心中的怒火,温和地问:“孩子,为什么要拿商店的东西不付钱?”“我很想买,但身上又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就...”儿子说这话时,我明显感觉得到,他已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没有再责骂他,说“以后想买什么东西,就跟爸爸妈妈说,不能随意拿别人的,更不能偷偷拿了就走,要清清白白做人,好吗?”儿子低头拨弄着自己的小手指,连连应声。
其实,孩子是很聪明、很懂事的。他还小,六岁,刚上一年级,对于自己想要的、心爱的东西,当然想拥有,想得到,又怎能像大人一样,能完全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而且,在他的心里,根本就没建立起“偷“”的概念。
相信很多孩子小时候都犯过类似这样的小错误。孩子根本想不到“不付钱拿别人东西”有那么严重?倒是我们成人,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小题大做”,“放大”孩子的错误,将“拿”说成“偷”,以成人的心思、标准去揣度、衡量孩子无邪、纯真的心灵。
这样,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就会变得复杂化、成人化。随意涂抹、糟践孩子的单纯世界,这无异于我们以自己的错误去修正孩子的错误,再次地伤害孩子。
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态度、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处理孩子的问题。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这才是是成人首先应该有的教育姿势和正确的教育方法。
◆◆◆
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一所教育机构曾经对两千名在校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单凭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从来不问孩子真实的情况和内心的想法。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行为,不管孩子是否做错了事情,不去问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把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当孩子申辩和解释的时候,父母就会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大喊一声:“住口!”你能想像孩子这个时候该有多么委屈吗?即使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仍然无法弥补。
经常被喝令“你不用解释”的孩子,渐渐放弃了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他们背负着很多的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而这样的负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当父母认为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要急于做出判断和结论,而要首先倾听孩子的解释。你可以说:“好吧,和妈妈说说当时的情况。”当孩子对一件你曾经认为错误的事情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时,你应该说:“原来你有自己的想法,妈妈明白了!”
千万不要一看到孩子做了不顺自己心意的事情,就劈头盖脸地斥责孩子。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一定要首先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然后再下结论。这才是正确的管教方式 。
◆◆◆
给孩子留点面子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当然也不会例外,也有自尊心。但现实生活中,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父母不正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家长当着同学的面数落孩子“没有人家聪明“,“脑子笨“;凭借父母的权威,强迫孩子按成人的意图行事,使自己的孩子在众人面前尴尬“丢面子“,甚至打骂孩子。
父母自认为这是对孩子严格要求,让孩子吸收教训。却不知这是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做法,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永久的难以抹去的痕迹,成为诱发孩子心理问题的地雷。
如自卑和偏执心理的产生,孩子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缺乏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固执己见,总觉得别人是故意挑自己的刺,用消极或敌对的眼光看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孤僻,或具攻击性行为,这些都是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父母要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在管孩子时,给孩子留点面子,让天真活泼的孩子始终抱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作为家长,有责任教会孩子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顶住逆流,排除世俗偏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尊和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生存的价值,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权利。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充分考虑孩子的尊严。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受知识教育,发展智能的同时,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优良的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