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那些“莫名其妙”的害怕 ?

作者:育儿千字文 05-28阅读:3170次

怕恐龙?根本不存在呀!

怕黑影?影子有什么危险呢!

床下的怪物?你看,什么都没有呀!……

即便理念上再认同“理解孩子、接纳感受”,但当这些“莫名其妙”的害怕摆在面前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也仍然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否定它的合理性。然而这些“莫名其妙”,真的等于“莫须有”吗?还是因为远离童年的我们,早已不明白(或者忘记了)孩子心中恐惧的根源。

在《游戏力2》中,作者列举了孩子几种“莫名其妙”的害怕,并对它们背后的原因作出了分析。

衣柜里的怪物

玛格丽特是我的一位朋友,她的儿子害怕衣柜里有怪物。据玛格丽特回忆,儿子在说到怪物之前的那几个星期,一直在说他害怕晚上自己一个人睡觉。当时玛格丽特只是对儿子说“不会有事的,你必须马上回自己床上去睡觉”。就这样,孩子觉得妈妈不重视他的感受,于是决定换一种说法:怪物——他认为这下就能引起妈妈的关注了。玛格丽特说:“我姐姐认为,孩子只是想找个依赖的借口。而我认为,既然他如此费尽心思,那肯定是非常非常需要我陪伴在他身边。”

孩子产生这类“莫名恐惧”的一个原因,是他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恐惧。他可能害怕孤独或死亡,但他不知道怎么告诉你。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内心恐惧的根源,因此就选择了一些听起来很吓人的东西,比如床下的怪物。孩子并不是在耍手段,床下的怪物确实让他感到害怕。他只是没有察觉到自己的恐惧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可怕的欢乐歌曲

有时候,“傻乎乎”的担心其实一点儿也不傻,只是我们不知道故事的全部。

一个名叫安东尼的小男孩一听到《芝麻街》的主题曲就神色惊恐。因为年纪太小,他无法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害怕。假如你只了解到这些,你是否会告诉安东尼“这首歌多欢快呀,没必要害怕”?

让我们再把这个故事讲一遍,这次加上更多的细节。安东尼的妈妈来信告诉我,在安东尼两岁的时候,他第一次看了《芝麻街》。她写道:“我听见安东尼发出奇怪的喊叫声,我跑过去一看,他站在房间里,瞪着电视,脸上一副惊恐的表情。电视上,一个长着眼睛和嘴的石头怪物,正在追赶两个其他的动画人物。我立刻把他抱起来,他全身都在发抖。我从来没见过他如此害怕,他哭了好一阵子才平静下来。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似乎也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困扰。

可是几个月以后,有一天我们吃早餐时,另一个房间里传出《芝麻街》的主题曲。安东尼听到后,吓坏了,想要我抱他。此时此刻,我才意识到那部动画片给他带来了心理伤害,而且已经好几个月了。我开始用游戏来帮助他修复心理创伤。有一天,我用橡皮泥捏了一个长得像石头的球,从他的房间里找来一个娃娃,玩“石头怪追娃娃”的游戏。安东尼很快拿起娃娃打碎了石头怪。我们玩啊玩啊,直到他心满意足,不想再玩了。后来,他对石头怪连同那首主题曲的恐惧就消失了。”

当你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那么害怕一首欢乐的歌曲时,把这个故事的两个版本比较一下,你会发现“了解全部”和“只看到局部”的差别有多大。但是,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让我们了解到它的来龙去脉。因此,当我们不知道孩子为什么紧张的时候,我们最好先做出这样的假设:这其中一定有他的道理。......

“坏人的攻击”与“父母的争吵”

一个男孩在我这里接受治疗,他对我说,只要母亲和继父稍微发生一点点争论,他就会感到非常紧张。他已经遭遇过父母婚姻的破裂,不想再经历一次了。结果,只要听见家里人说话的声音稍微提高一点,他就会抓起所有的“武器”,穿上所有衣服当“盔甲”,跑到大人的房间里“保护他们不受坏人的攻击”。

任何年龄的孩子都有可能会因为家庭问题(如父母吵架、疾病或对贫穷的担心)而产生长期焦虑,并把这种焦虑转化为更加具体(如对“怪兽”或“绑架”)的恐惧。......

......为什么孩子不害怕现实中的危险,反而会害怕诸如“床下的怪物”或“恐龙”这类想象中的东西,以及那些根本没什么可怕的事情,比如冲马桶?

某种程度上,这些念头和想象在孩子脑子里所引起的害怕反应,与面对真实危险时产生的恐惧一模一样,特别是当这些想象的画面栩栩如生时。此外,如果感觉器官接收到超负荷的信息(比如电影里坏人出现时伴随的刺耳恐怖的音乐),也会让孩子脑海中的画面更加生动。

童年时期一些“幼稚傻气”的担心,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这对于成人理解孩子十分重要。例如,对于上厕所后冲马桶感到焦虑,是年幼的孩子较为常见的反应。他在试图理解自己的存在性:我的便便是我的一部分吗?它不见了,我还完整吗?或者有这样的担心:要是我把头发剪掉了,要是当我换了一身衣服,要是我戴上一副面具,我还是那个我吗?

我们的任务,就是敏锐地捕捉到孩子表面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哪怕表面的担心是多么的幼稚可笑或不可理喻。

《罗杰斯先生的邻居》是美国著名的儿童电视节目,节目主持人弗雷德·罗杰斯就具有这种敏锐的观察力。他写了一首歌,是关于害怕厕所水管堵塞的情绪。歌中唱道:“你怎么也冲不下去,怎么也冲下不去,怎么也冲不到下水道里去。”对此,《时代》杂志著名评论员詹姆斯·波尼沃茨在网上称赞道:“当我们描述童年的时候,我们认为它一定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其实我们错了。弗雷德·罗杰斯知道真正的童年是什么样的——那是热情与痛苦、快乐和恐惧搅拌在一起的时光。”

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最害怕的可能是分离、危险或者独自待在黑暗里;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恐惧可能与学校、朋友或者受欺负有关。总之,无论表面上看着多么“幼稚可笑”、“不可理喻”的担心背后,都可能藏着这类深层的恐惧。

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害怕的情绪,要把它当作真实的恐惧来处理,并认真地安慰孩子,因为它对孩子来说,就是真实并且重要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