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究根寻底,有一个熊父母”
01
“4个熊孩子,跑进瓜棚,踩坏9千斤西瓜”
昨天的新闻被“4个熊孩子踩烂9千斤西瓜”给刷屏了。大茉莉的群里也都在讨论这件事:
4个熊孩子因为家中父母出去打工,无人看管,又觉得无聊,跑到附近的瓜农的瓜棚里,踩西瓜玩。几个小时里,农户的损失超过2万元。
在熊孩子踩烂西瓜之前,我相信或多或少的也出现过其他类似“熊”的事情。大茉莉曾经做过一个数据的收集,比例非常的吓人。10%的未生育的妈咪,表示不想要孩子的原因就是当年受到熊孩子的骚扰,导致不太喜欢小孩子。
这太让人难过了。
02
熊孩子的背后,通常都有一个熊父母。
知乎有一个问题:“如何摧毁熊孩子”,里面的回答各种各样。有比较温和的教育方式的,也有暴力一点直接呵斥的。关注与回答都有好几万+,可见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讨人喜欢的程度。
而熊孩子们的父母呢?多半,是待着滤镜看孩子的。
何为滤镜?
看着自己家的小孩子,觉得哪哪都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可爱的有趣的。即使熊孩子对周围的人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他们也一定可以拿出万能好用的惯用句子“哎呀,小孩子嘛,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伐”
这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也不少见。
孩子在公共场所跑来跑去,影响到周围工作或者休息的人,父母不但不加以阻止,反而觉得自家孩子腿脚利索;
去别人家做客,乱翻别人的抽屉以及各种隐私,家长反倒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在电影院的观影途中大喊大叫甚至哭闹,家长也只沉浸在自己的电影世界或者象征性的呵斥一声or打骂;
这样的公共场所,不正是教育他们的好机会吗?教会他们遵守公德,尊重别人,不打扰别人,如果有打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哪怕只需要做到这样,熊孩子,也不一定会那么熊了。
03
熊孩子的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各种熊孩子因为熊而闹出事的新闻太多太多了。周围受到影响的人,要么狠要么忍。忍了的人,会助涨熊孩子继续熊的火焰。狠了的人,打骂熊孩子,动辄上新闻,或者引起纠纷。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看见的。
不作为,是首要责任:
以前老古话形容孩子4、5岁是狗都嫌的年纪。这个时间段的孩子特别的调皮,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作为家长,时刻都得注意他的行为,并加以改正。如果丝毫不问,在孩子的世界里,只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没错的,无害的。
对使用暴力说NO:
还有一些父母,当熊孩子使出熊的本性的时候,采用的是非常极端的打骂方式。身上经常可以看见伤痕。这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
孩子会产生反抗心理,越是打骂,越反抗。一次比一次的厉害。最后你会发现对他已经束手无策了。
别人家的孩子千万不要说出口
一些父母可能会意识到孩子开始熊的问题,但总会拿出隔壁老王家的孩子来做比方,给孩子压力。部分孩子会接受压力,并做出努力。但这招不是对每个孩子都适合,还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感的表现。
只要家长们有心去教育,熊孩子,最终都会变成好孩子。
04
公共场所,家长如何教育熊孩子呢?
几年前在看爸爸去哪儿的时候,张亮和天天就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张亮会让天天身处父亲的角度,喊自己起床。自己吵闹不起,让天天感觉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好的,赖床行为就此get!
更为直接一点的,不护着他,让他知道犯了错,就需要被批评,就需要被改正。改正了去给他鼓励,告诉他,你依然爱他。
每一个孩子进入“公众”的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打扰别人。不要让他养成年纪小大家就必须要让着他的想法,教他去遵守规章制度,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
毕竟,社会这所大学校,是没有任何庇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