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潇|文
有次去朋友家做客,正赶上她喂孩子饭。孩子吵吵着要自己吃,结果不小心把碗里的粥撒了。朋友气急败坏地说:“看看你,我说你别自己吃,你看你弄得哪儿都是!别吃啦!滚开吧!”
孩子跑一边玩玩具去,她又大喊道:“你给我过来!昨天晚上你扔的玩具还没收拾,收拾了再玩那个!”
后来我们要一起出门,孩子哭着死活不出去。她指着孩子训道:“你出不出去?不出去我就走了啊!行,我走了,你这孩子,成天不听话!”
然后砰的把门一关,孩子在屋里哇哇大哭。一分钟后她开门训斥:“出不出去?”孩子哽咽着说:“出去。”
在相处的一个多小时里,她发了五六次脾气。她说,孩子不听话,每天把孩子从早训到晚。
其实,我从小到大看别人发脾气,心里都特别恐惧。可能是在幼年时期经常被父母训斥的缘故,所以当妈妈后,几乎没有大声训斥过孩子。好在我的女儿很乖巧,犯了错误不需呵斥就能立即改正。
很纳闷,为什么好多妈妈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有的说遇上熊孩子了没办法;有的说没能控制住自己;有的说是为了教育孩子,让孩子长记性。
事实上,脾气没有教育功能,却是反教育的。你的情绪虽然发泄了,但是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下次他还会这样。
脾气的坏处大多数人都明白,只是做不到不发脾气。好多家长说,也想克制来着,可一看到孩子犯错,就气不打一处来。更有人说,我这脾气就这样,天生的,改不了。
儿童的性情是从身边人习得的,最容易受到大人的影响。蒙台梭利说:“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这就是在无意中教会孩子用破坏性的方式表达不同的观点。同时,家里时常充满火药味,让孩子的心理总是充满负面情绪,会在小小的心灵中积淀下越来越多的负能量。
父母如何才能减少发脾气呢?如下三个方法,或许值得你尝试一下。
1.发脾气前忍住,多想想如何解决
脾气这个东西,不发也就不发了,越纵容越嚣张。心理学家观察认为,惯于摆出暴力姿势的人,只会增加自己的愤怒。任意表露出情绪,就会强化情绪;尽可能抑制情绪,就会削弱情绪。
人的情绪具有互动性,投射出去的情绪往往又会反弹回来。所以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好的情绪就有好的强化,坏的情绪就有坏的强化。与其暴怒,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解决事情,反正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要能够约束自己的坏情绪,就能享受好情绪传导给你和孩子之间的温情。
2.把问题交给时间来处理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就已经够人操心的了,工作之外还要照顾孩子,使得爸爸妈妈很容易失去“平静”的心态。所以,一遇到孩子犯错误,脾气马上就上来了。建议爸爸妈妈在做出反应之前,先抽出时间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反思自己脾气发作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段时间不一定需要很长,五分钟、十分钟,或者半小时都可以。经验表明,经过长短不一的时间停顿之后,父母们对孩子的错误做出的反应往往会冷静得多、冷智得多,从而对孩子和自己的伤害也会少得多。
3.试着降低说话的声调
当你实在克制不住要发脾气的时候,试着将声音降低几个分贝,而不是大声呵斥与命令,因为你的暴躁会让孩子感到不安与反叛,从而激发孩子做出针锋相对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只会激化你们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冲突升级,使问题解决偏离正确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