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摔跤吧!爸爸》,害怕了

作者:慧妈妈家庭教育 05-30阅读:2309次

《摔跤吧!爸爸》票房10亿,好评度9.8。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它成功了。演员细腻的表演赢得了不少赞赏和眼泪。然而,却有很多教育专家把此片作为教育佳片,我不禁感慨,又要为此牺牲多少孩子的幸福。看了《摔跤吧!爸爸》,害怕了

  1. 有些家长看到两个孩子苦尽甘来获得世界冠军的时候。对自己平时严厉的管教孩子,甚至惩罚孩子,找到了一剂安慰药。那些虎爸虎妈理直气壮的严厉要求孩子,理所当然的将此归于为了孩子未来的成功。可是大家不要回避一个事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忍受得了这种“折磨”,有些得了抑郁症,有些破罐子破摔,有些成功了。所以,孩子是否可以承受如此压力,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2. 看了《摔跤吧!爸爸》,害怕了

    把孩子作为父母实现梦想的工具

    这部影片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家长的共鸣?那是因为很多家长就是这样做的。自己当年家里穷买不起颜料,作画家的梦想成为幻想。然后,就会逼着自己的孩子去画家。不管孩子是否有天赋,孩子是否愿意,这些都不重要,一句“都是为了你好”绑架了孩子所有的反抗。回到影片,在印度,爸爸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值得庆幸。因为,在他们这个阶层的女孩,如果没有这个强加的理想,女孩子是不能有自己的梦想,到了14岁嫁人,过着普通印度女人该有的生活。在中国,完全不需要父母的梦想,因为每一个孩子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所以,在中国,最好的父母是激发孩子成就自己的梦想。所以,父母千万不要以为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电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希望孩子可以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看了《摔跤吧!爸爸》,害怕了当然,本片最值得家长借鉴之处就是引导孩子的社会价值。

我们感慨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不愿意刻苦受累。我们家长从小教育孩子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呢?考第一名,就可以考重点中学,考第一名可以考重点高中,就可以考名牌大学,好好学习就可以有好工作,然后呢?……大学毕业,有了好工作呢?有了好的收入,然后呢?孩子会问:妈妈,你现在工作好吗?你过得幸福吗?我为什么要学习,我找到好工作又能过什么样的生活?父母如何回答?其实我们教育很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把孩子的培养赋予社会意识。从心理学上讲,人的社会性才是每个人努力的内在动力。影片中,为祖国争光,为印度被嘲笑的妇女争取权益,这才是主人公获得世界冠军的内在原动力。所以我们的父母应该想想如何激发孩子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意识,一个格局大的孩子才可以成就伟大的梦想。

一部影片很快就会被新的影片取代,热度终将散去,而我们父母每一个教育理念和手法会影响孩子一生。父母们应该不断学习,才能做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