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作者:鱼心理 03-27阅读:1284次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作者 | 杨瑶

“陪孩子写作业,内心是崩溃的。”这是很多陪读父母内心的真实写照。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孩子不会主动学习。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一位对孩子学习心灰意冷的小学家长的描述。

从心理学来说,每个孩子从小都有自主发展的潜能

就像孩子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模仿大人的嬉笑、表情,孩子只用靠平时的观察就学会了。

这其中,有些孩子会学得慢,比如,别人都会这项技能了,但孩子迟迟不会,也许再延迟一段时间,不经意间发现孩子能做出来了。

有些孩子学得快,在别的小朋友还只会坐的时期,他已经学会爬了;当别人会爬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走了。

无论或早或晚,我们会发现,其实孩子在整个生长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都会一项项的完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需要催,在该完成的时候自然会完成。

这是孩子主动探索世界的欲望驱使的。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如果把孩子主动探索世界的节奏打破,孩子生命的秩序就会中断,探索会变得索然无味,他也会变得不知所措。

如果你正在开心的享受美食,突然有人指使你去做这个,做那个;

如果你正在专心玩捏塑,捏一座城堡,突然有人跑来说,给我捏个小兔子吧?

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如果这种情况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呢?

这不正是孩子生活中经常会遭遇到的状况。父母不分时机的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破坏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最后却埋怨孩子专注力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打断孩子的节奏,阻碍了孩子的自主发展。

还有,家长过高的期望。

当你在操场上玩单杠,高中低三个,低的正好可以游刃有余的玩,中的蹦一蹦,也能够得着,但高的,怎么够都碰不到。如果爸妈非要你玩一下高的,还会使用各种“提高”办法,最后证明还是做不到。

你会不会有很大的挫败感?一方面是父母的殷切希望,他们为此还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自己真的做不到。

带着满满的负罪感和受挫感,孩子离目标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无力。

第三,是那些控制欲很强的家长。

一位家长:“老师,孩子的暑假我是这样给他安排的。钢琴每周一三五上午,篮球是二四六上午,然后假期是排的满满的。请问,老师,你觉得怎么样培养孩子的这种内在动力,让他主动参与这些呢?”

家长都给他安排好了,还让他怎么去参与呢,怎么让它变成自主性?因为这件事情安排了,就变成了家长让孩子去做的事情,你还要让孩子自主的去做这些事情。

外在的压力一般很难让孩子真正从内心去接受这件事情,也许暂时做了,也是被“强迫”做的。

只有当孩子拥有内心才做的动机,才可以主动的去做。就像学习,心里有了想要学习的欲望,才会自己去做。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一切强化外在动机的方法,都会削弱内在动机。如果想让孩子主动学习,就强化内在动机。

什么是内在动机?

就是孩子做起来能够非常专注、享受,并达到身心愉悦,意味着不用任何外在的条件约束、帮助,比如,惩罚,奖励,负罪感,道德感等措施迫使达到的专注。

就像孩子玩游戏时,妈妈看电视剧、购物时,爸爸玩网游时,所能达到的状态。这就是内在动机在发挥作用。

如果平时孩子的专注力只有三十分钟,在玩游戏中,往往专注的时间超过三十分钟;爸爸玩网游,一次可以达到两三个小时。如果再有奖励作为诱导,专注时间还可以延长。

什么叫削弱内在动机?

比如,孩子玩排名游戏,你要孩子在一天内达到排名前十,很明显孩子是达不到的。玩游戏变成了不是随心所欲的玩,一定要有成绩,玩的过程愉悦感就会下降,也就削弱了内在动机。

让“我要玩”变成了“他要我玩”,自然兴趣度、专注度都会下降。

一则众所周知的故事很清楚的讲明这个道理。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孩子们刚到园子里玩耍,完全是内在动机在起作用,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想在园子里玩,不计回报。

但老人很巧妙的采用奖励的办法,削弱了内在动机,强化了外在动机。当心理受外在动机支配时,把外在动机(奖励的金额)一点点减少,孩子们“表演玩”的行为也就随之没有了。所以,孩子们发怒了。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提出的,叫做自我决定理论

其中,提出想要孩子主动学习,需要满足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自主需求、归属需求和胜任需求

当这三种需求被满足,孩子就可以不用任何外部的约束,主动的去学习。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有个“小癖好”,就是老爱翻东西,抽屉里、柜子里、茶几里,只要他能翻到的都会翻一下,有些男孩会把东西拆开了来看。

孩子的好奇无处不在,正是这种探索心理促使孩子主动的学习。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很享受,看见想看的很满足,并且自已的行为能够自己做决定。

这种自发的行为会增强孩子对未知的探索欲望,让孩子热衷于“学习”,如果父母能不打扰孩子,在此基础上稍加引导,则会让孩子探索的范围更广一些。

这就是孩子的自主需求。

此外,还有归属需求。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不是足够好,无论孩子做出行为的结果如何,都能够坦然接受,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

孩子在家里,能够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尊重和接纳。是孩子能否主动学习的心理条件。

最后一个,是胜任需求。

孩子去不去做,是主动的需求;但是孩子能不能做成,就是是否胜任的问题。

如果孩子信心满满的去做一件事情,而且他能够自己完成,那就放手让他做,最后他能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这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做的中间不顺利,父母也可以稍加引导,结果还是不错的。

但如果孩子一边做,家长一边泼冷水,这就是不对的,不利于孩子的胜任需求。

其实,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如果做某一件事情,可以做的很好,就会越做越开心,越做越想做。反之,则会越来越没兴趣,是一样的道理。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同样重要的是,满足孩子的外部需求。

有选择的使用打骂、奖励、逼迫、批评等手段“激励”孩子,以免弄巧成拙,强化外部动机,弱化内部动机。

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多样的快乐,但不要强制他一定要投入其中。如果他玩得开心,可以陪他一起,给予一些帮助。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会不自觉会为孩子的未来做设想,看到孩子学习困难忍不住要推一把,学习不好,会求助外面的辅导机构。总之用尽所有的力量,想让孩子未来过上好的生活。

但我们忘了,孩子是独立于我们存在的一个人,他有思想,有意识,有能力,有潜力,他拥有着我们做梦也无法企及的明天。

想让他主动学习,多给予他爱的支持,满足他的自主需求、归属需求和胜任需求,合理引导,智慧的去做,相信孩子可以做到。

总之,在养育孩子时,我们不是要用尽办法去“控制”孩子,而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引导,然后,就是多控制自己。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也送给曾经是孩子的大人。

“你真正的潜力,埋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在你腹部最低处,在你的知识和紧张触及不到的地方,埋藏在你的恐惧和焦虑之下,虽然它隐藏起来了,但它还在那里。

我知道,因为我以前感受过它的存在,我知道别人也有,因为我见过别人做过奇迹一般的事,我们体内都有一股无可匹敌的潜力,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当我们找到它时,它就会发出万丈光芒。”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