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相差57岁的人生问答,这才是跟孩子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者:娘娘说 04-28阅读:4525次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每个人犯了错误,都自称是经验。——王尔德

我不完全否认“经验之谈”。有些“经验之谈”确实能帮助我们少走些弯路,比如一些匠人的技艺、比如学习英语的方法、比如烹饪的技巧、比如把一件东西快速推销出去的门道儿……

一次相差57岁的人生问答,这才是跟孩子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但在真实的复杂无常的现实生活中,“经验之谈”就显得格外不自量力了。生活没有所谓的捷径,更没有可预料的完全正确的道路。

很多时候,“经验之谈”跟神话故事颇有些相通之处,老人们讲道理的时候并不知道真假,但说着说着,也就成了真的,美其名曰“老话儿说得好”,实则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颇有神化年龄的味道。

想想从小到大,我们被多少“经验之谈”所误导?

比如: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小时候,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勤能补拙”“聪明始于勤奋”;几十年后,勤奋依然被当做一种优秀品质,社交网络上充斥着大量歌颂勤奋的文章——“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勤奋”“比你有钱的人,比你还要勤奋”……

如果真要比谁更勤奋的话,人类应该比不过蚂蚁和老鼠,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应该比不过起早贪黑的煎饼贩。难道我们接受高等教育、接受文明的熏陶、接受创新的洗礼,到头来还是为了跟食物链低端的生物比谁更勤奋吗?

如果将来有一天,技术不断突破,人们只需要花一半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同样的生产任务。大量低密度劳动力被技术取代,谁还会歌颂勤奋呢?

罗素在《闲暇颂》中说,“当勤奋成为一种高品质,是统治阶级为平民制造的枷锁。”

一次相差57岁的人生问答,这才是跟孩子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从文明之初开始,到工业革命为止的漫长岁月里,生活的惯例是,如果一个人足够勤奋,的确能够生产出令他自己和家人维生的东西,还能略有富余,尽管这一切是以他的妻子担负同样或更加繁重的工作、他的子女一到年龄就投入劳碌为代价的。除去刚刚能维持生计的东西,富余的产品并不归生产者所有,而是被武士和教士阶层侵占。一旦饥荒来袭,物资便没有富余;然而挨饿致死的不是武士和教士们(他们和丰年时吃得一样多),反倒是劳动者。”

“现代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使得闲暇不再是小部分特权阶级的专利,而是一种在社群之中均等分配的权利。爱好工作的道德是奴隶的道德,而当今世界并不需要奴隶。”

我们努力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被歌颂为“勤奋”“奋斗精神”,而是有独立的意识、独特的价值和掌控自我的权利,有钱有闲,有诗有酒,更加优雅和洒脱的生活。

一次相差57岁的人生问答,这才是跟孩子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东京大学特聘教授上野千鹤子在2019年东京大学入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你们应该都是抱着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信念来到这里的。可是,等待你们的是,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公平回报的社会。”

相比于互联网大佬们鼓吹的奋斗之光,这才是“真话”。

更多的时候,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龟兔赛跑的故事不是讲给乌龟听的,而是让兔子们引以为戒。

“以资论辈”的谈话叫人反感,即使是正确的道理,也显得咄咄逼人。一个人总是拿年龄上的优势来压倒别人的话,恐怕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了。因为就连那年龄也不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最近在Facebook上看到一个视频,视频中7岁的男孩尚恩和64岁的老人戴斯面对面坐下,彼此交流关于“变老”的看法。

一次相差57岁的人生问答,这才是跟孩子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Q:年纪小,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A:这个嘛,你会有很多功课要写。但上学同时也很好玩,上学其实是介于「坏」与「好」之间。

Q:年纪大,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A:没办法去做那些年轻时能做到的事。

一次相差57岁的人生问答,这才是跟孩子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可能会生很多病。对,这样还蛮糟糕的。

一次相差57岁的人生问答,这才是跟孩子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Q:你会想快点长大吗?

A:或许吧,长大了我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还可以结婚。

Q:那你会希望自己能再次年轻吗?原因又是什么?

A:年轻有个很大的优点是,你会有更多的时间。你有更多的时间能做更多的事。我可以玩游戏,我可以发挥我的想象力。

Q:你会谈恋爱吗?你觉得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A:我不知道哎,我觉得我们会生小宝宝,那一定很好玩。喔,但我得帮他换尿布。虽然我得帮他换尿布,但还是很好玩!

一次相差57岁的人生问答,这才是跟孩子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戴斯说,人生在世,常常是在脑海的回忆中度过,你可以记住所有美好的回忆,这才是最重要的。

视频最后,两个人互相给了彼此一些建议。

戴斯给尚恩的建议:人不一定要有钱才会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并让自己感到快乐。因为当你自己是快乐的,其他人也会跟着快乐。

做你自己,别让其他人左右你该成为的人。就做你自己,最真实的你。

尚恩给戴斯的建议:就是……正常一点,别做些蠢事。不要凌霸其他人,我在学校有一个叫Alex的朋友,每次他受伤的时候我就会抱抱他,虽然我这样做不见得能帮上忙 ……

一个走过人间疾苦的老人,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两个人的对话不是为了认同、说服和引导,而是真诚、直接的表达自己在当下的想法。没有刻意对比或抹杀隔阂,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真实的记录。看着让人感觉很感动、很舒服。就想让这样的对话一直一直进行下去。

一次相差57岁的人生问答,这才是跟孩子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很多人问,怎样跟孩子交流。我想这大概就是很好的样本示范了:去提问,去倾听,不去理解。

用心感受到的东西,语言是解释不通的。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