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第一季的时候,我写过"欢乐颂:我们时代的《三等车厢》"。
现在第二季渐入佳境,营销号纷纷开始对人物品头论足,最多的是以曲筱绡和樊胜美为正反面教材,让孩子见世面的重要性,让孩子有格局的重要性。
这里至少犯了三个逻辑上的错误。
第一个:回顾性宿命论
回顾性宿命论( Retrospective determinism)也叫事后诸葛亮。
❖
皇马赢了, 你说:这是必然的啊。。 然后滔滔不绝论述十大理 由。早知道?你应该已经赢了几百万。同理,用戏里人物处境起伏来应证人物出生家世的必然影响,也是同样的错误哦。
第二个:循环因果
循环因果 (Circular cause and consequence ),也叫循环论证。某事的原因又回归到某事本身解释。
❖
“因为曲筱绡有钱所以曲筱绡能赚钱所以她成功”,“因为樊胜美穷所以樊胜美升不了职钓不到金龟婿所以没钱所以失败”。这样也真是把这部戏看扁了,扁着看了。出身论又堂而皇之卷土重来。
其实有无数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反例。但是喜欢循环论证的“慧眼”早已看破一切,只对自己的话有兴趣。
第三个: 辖域谬误
辖域谬误(scope fallacy),辖域是逻辑学上各种逻辑算子的作用范围。因为寓意含混或者歧义造成误会或者不当推理。
❖
“穷养”和“富养”到底是什么呢?是“穷人养“和”富人养“,说的是父母的经济能力? 还是愿意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精力金钱,还是仅仅观念上的区别?你可能会说,不都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是,相差太大了。
如果是“穷人养“和”富人养“的区别,父母的经济地位直接决定了孩子的人格,能力和前途——我的天啊,太邪恶了。
——穷人的孩子上学根本就是浪费资源啊,既然他们以后人生注定是要被荒废的。——然后问题就是界定谁是穷人——不如直接回到贵族继承制度呢,既然金字塔尖的人注定是统治者。
如果指愿意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精力金钱。可以说,条件越好的家长,越觉得给的不够,远远不够。他们才是最会被 “穷养”和“富养”话题刺激到的人。海淀区的家长们,已经站到起跑线顶端了,同时他们也是最焦虑的人。
如果说是观念差异吧,穷人宠孩子,给钱随便花就是“没有培养孩子的财商”,零花钱给的少吧就是“让孩子从小有拮据感,格局不高”,那好,既不让孩子挥霍也不让他有拮据感,无感!那就是“没有形成和金钱的链接,没有养成对金钱的喜爱,所以也富不起来”。 反之,川普不给孩子零花钱,孩子从小打工那是CEO养成,多多给钱就是“不让孩子受金钱的制约”。反正穷是原罪,呼吸也是错的。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定义。
窦文涛弄的“圆桌派”,最近也讨论了”家世-出身“对人的影响。请来柯蓝(红三代,早早出国留学);马未都(空军大院子弟),蒋方舟(襄樊铁路子弟,妈妈是铁路子弟学校老师兼作家)。
柯蓝看起来很洋气,说话很清高,有点象高晓松。一种非常有实质的云淡风轻。爷爷是开国上将,她说:我对家世根本没感觉,所有家具都是公家的,没有任何私人财物。
这样不客观很不可爱啊。你明知道那都是什么待遇。
强调的是家族祖传的智慧和骨气。
马未都说他爸爸是七品芝麻官。爸爸一辈子宠妈妈。妈妈挑食得厉害,葱姜蒜等有异味的都不吃。因为妈妈祖上几辈子是山东某县首富,盐商。
马未都讲了一段子。说被拉去一个“开国元勋子女的聚会”,听说是一位“贺梅”老总买单。他想可能是贺龙家什么人吧。最后闹清楚了,是鹤壁煤矿的总,一煤老板。他就觉得在场诸红二代都太没有出息了。
这回我信他爸真是七品芝麻官了。
蒋方舟很谦虚,说自己自卑。但是柯蓝和窦文涛说她有没有搞错,根本你妈妈是很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好吧。
所以还是越聊越一锅粥,没有讨论清楚“家世-出身”对人生的作用。
美国人最近也很关注这个问题。
哈佛政治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几乎每一本书都引起美国轰动。
上一本《独自保龄》,揭露了美国社会社团主义的崩溃和民主的骨质疏松。2015年的新书《我们的孩子:美国梦的危机》則进一步揭露了这样日益松散的社会结构下穷孩子们的困境。
没有父母,没有导师,没有长辈的陪伴和指引,他们孤独度过成长期。
尤其是低学历单亲家庭的孩子。
罗拉和索非亚的成长里,没有教练,没有家里的长辈,没有朋友父母,没有牧师,没有邻居。也没有学校老师。学校老师公然说:才不关心你们学了多少。我们就是拿了工资来看(一声)孩子的。
老师只给快班的学生讲什么是SAT(标准学术测试)。
她们想参加学校的课外班,只有在这里才可能参加到什么活动里面去。但是罗拉据说是因为阅读能力不够参加读书俱乐部的标准,索菲亚的成绩不够好所以不能打排球。
帕特南的研究里说,在70年代,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和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陪孩子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在今天,受过好教育的父母平均每天会多花45分钟在孩子睡觉前给他们讲故事,读书,谈话。
在专业人士的家庭里,孩子每小时能听到2100个词,工薪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听到1200个词,靠救济生活的家庭里,孩子每小时听到600个词。日积月累,孩子在语言能力上的差异就显示出来。(Hart & Risley 1995)
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收入较高的家长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聊天,多多少呢?比低收入家长每周平均多花三小时。他们更愿意和孩子讨论问题,问: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总而言之,更会和孩子交流。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收入高的家长会更频繁地带孩子去公园啊,教会啊那些人多热闹的地方(Phillips,2011)。
帕特南书里的结论是,中产和低收入阶层育儿最大差别是是否有正确的方法。有学历的父母愿意和孩子进行精疲力竭的苏格拉底问答,让孩子自己找到对和错和方法。
低收入父母则因往往简单粗暴。
时间,精力,见识教育成本支出、责任心都决定了孩子人格和思维方式养成模式。
另一个重大区别是对人的信任。那些有高等学历父母的孩子,比低学历父母的孩子更容易信任他人。
可以看到,家长在收入,教育水平上的区别只是一个做社会学研究统计时的分类标签,真正对孩子产生影响的还是那些有质量的陪伴。很多作家和文艺精英回忆童年,最宝贵的记忆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妈妈,奶奶或外婆,伴着星夜讲的那些故事。同样,知识分子家庭,或者殷实的生意人家庭,小孩子的童年也可能是乏味无聊地独自长大。
养育鸿沟(Parenting Gap)已然是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它肯定不仅个人的宿命,也不是家长收入,它关系到家庭阶级公平,养育技能的传授。
我们不要把“穷养”,“富养”视为天然的阶级壁垒。固然在育儿观念和行为上的差异打着阶层的烙印,但是,学会当更好的父母也只需要观念和行为上的改变。
学会和孩子聊天,耐心地陪他们成长,鼓励他们接受更多的挑战,培养和他们感情上的纽带。
有时候只需要一点方法和一些外部的协助。
在西弗吉尼亚,有一个“父母即老师”的组织派出“家长老师”去有需要的家庭做家访,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技能,改善家庭育儿环境。比如,家里的书是不是少于十本?一家人是不是一周都不出去一次?
哈佛大学有一个“成就鸿沟倡议”项目。在这个网站上,家长,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都能找到丰富的资源。
2014年特别流行的一本书叫《资本论:在21世纪》。这书是法国经济学家皮克提对近百年来社会财富再分配写的宏论, 迄今已经卖掉250万本。
皮克提观察到的一个大趋势是,贫富差别的减少,总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实现的。
咱们具体到育儿,就是教育父母,比什么穷养富养重要。
所以,不要陷入宿命论了,那不科学。
公众号: JustFine就酱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