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98分却挨了家长的巴掌,这幅漫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天空树 06-09阅读:3362次

得了98分却挨了家长的巴掌,这幅漫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文 | 雨霏

成长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chengzhangshu9)

又是一年高考时,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的高考作文题:

得了98分却挨了家长的巴掌,这幅漫画想告诉我们什么?漫画中

第一次考试:

一个孩子考试得了100分,得到了一个吻;

另一个孩子考试得了55分,得到了一个巴掌。

第二次考试:

曾得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得到了一个巴掌;

曾得55分的孩子考了61分,得到了一个吻。

此题一出,媒体人饶有兴致的讨论着出题者的水平与出题意图,微博上的段子手们也乐此不疲的抖着自己的机灵,博取点击。漫画中的故事略显夸张,但漫画中的“巴掌”,不得不承认确实是普遍的存在。

我见过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因为考试不及格而不敢回家,在冬天的室外冻得瑟瑟发抖;见过一个初中的孩子,因为在试卷上写“老师,可怜可怜我吧”,而沦为全部的笑柄;还见过一个孩子,每次考试考得不好,就开始战战兢兢的过日子,分数下来之后脸色近乎惨白。

得了98分却挨了家长的巴掌,这幅漫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教育孩子

请放下巴掌

不难想象这些为了考试成绩而提心吊胆的孩子们的心情,考得好了,欢天喜地;考得不好,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会得到父母的“巴掌”。而几乎所有给孩子“巴掌”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打是爱。

这些父母认为,孩子考试考得不好,是因为平时没有努力。打了他,让他得到了教训,他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这些父母的口头禅一般是“棒子底下出孝子”,“我打你也是为你好”,“等你长大了就知道感谢我了”。

可实际上,打骂教育并不能算真正的教育。即使马戏团的狮子也会因为怕鞭打而学会坐在椅子上,但我们都会说这是“训练得好”,而不是“教育得好”。

长期生活在巴掌里的孩子,变得敏感、自卑,与父母的关系尴尬冷淡。至于学习成绩,也许会在打骂中略有上升,但学习和考试永远成为了他惧怕的东西,而一个惧怕学习,惧怕考试的孩子,又能有多少上升空间呢?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里有这样一段话:“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要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人生是一条线,考试是一个点。分数的高低,只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一次两次的成绩起伏,无法对孩子的人生宣判。我们都希望孩子学习成绩一路领先,但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方法绝对不是巴掌和鞭子,而是更多的耐心,更科学的方法和更长远的眼光。

得了98分却挨了家长的巴掌,这幅漫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亲吻你的孩子

别为成绩只为爱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每天所祈祷的不过是孩子平安健康,不缺胳膊少腿。孩子出生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天所希望的不过就是孩子多吃多睡,没灾没病。

可就如林清玄在《再加两个苹果》里说的,等孩子长大了,万一功课不如人,我们就在心里对孩子生起嫌厌的心;如果不幸的孩子又进入“放牛班”,我们就感到无望,甚至舍弃了对孩子深刻的爱;等到孩子几年考不上大学,游手好闲的时候,简直是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恨不得孩子在我们眼前消失。

每个父母对孩子,绝大多数都是无条件的爱的。可是只要牵扯了分数,就有了不少分别。用一句网友的话来形容,就是孩子生活在被分数控制的世界里,悲喜交替,无处可逃。这是应试教育的可悲之处,但只要换一种心态,我们也完全可以拯救自己和孩子于分数的魔爪之中。

无论孩子现在得55分还是100分,在他今后的人生路上,他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成为一个过普通日子的普通人。学习成绩的确非常重要,但是比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爱,如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如何乐观勇敢的面对生活。

就如高晓松所问的,长大后懂得平衡生活、调整心态,有能力面对有挫折有挑战、并不美满的生活。这不是比“把孩子培养成各个领域对口有用的机器”更加重要吗?

无论孩子现在得55分还是100分,都希望家长们可以试着放下分数,去亲吻自己的孩子,不为了成绩,只是单纯的表达对他的爱。告诉孩子,无论他日后成为出世的智者,入世的强者,或者正常而阳光的普通人,父母给他的爱与信任都不会减少,就如同他出生的时候。

得了98分却挨了家长的巴掌,这幅漫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得了98分却挨了家长的巴掌,这幅漫画想告诉我们什么?